萧彦李云舒是小说《太子爷他指定有什么大病》的角色人物,是由作者奶油不用加糖写的一款宫斗宅斗类小说。目前小说连载中,以下是小说《太子爷他指定有什么大病》的章节内容
如今正是初春,山坡上野菜长得特别鲜嫩。
都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对于村里人而言,这些野菜可都是宝贝。
乡下能吃的东西本就少,故而这些野菜可以拿来做野菜饼、野菜窝窝头、又或者是拿来做荠菜饺子,给家里添道菜。
李云舒和村里的几个关系比较要好的姑娘约了今日一起去挖野菜,这会儿几人正在山坡上挖着野菜。
就在这时,李云舒突然听到有人喊自己的名字。
“云舒!”
李云舒停下动作,朝着声音的方向望去。
就见她家隔壁的张婶子正站在远处冲自己挥手。
李云舒用手做成喇叭状,大声冲张婶子问道:“张婶子,您叫我有什么事么?”
张婶子心急如焚说道:“云舒你快别挖什么野菜了,快回家去吧,你爹派人来了!”
听到张婶子的话,李云舒有些懵。
她没听错吧?
张婶子方才是说什么来着,她爹派人来了?
可她爹不是早死了么?她哪来的爹?
李云舒询问张婶子道:“张婶子,您是不是弄错了?我爹他不是早死了么?”
她爹在她还没满一周岁的时候就已经死了,这死了的人怎么可能又活过来。
张婶子说道:“这个我也不清楚,反正我听那些人是这么说的,你快些回去吧!”
李云舒虽心中存疑,但是见张婶子不像是骗人,于是只得对一起来挖野菜的几人说道:“真不好意思,我家有事,就先回去了,你们慢慢挖吧。”
“我们挖得也差不多了,我们也跟你一起回去吧。”
“是啊,我们挖那么多也够了,就不挖了,大家一起回去。”
李云舒和张婶子的对话几人自然也都听见了,所以这会儿哪还有心思挖什么野菜,只想着前去看看热闹。
毕竟身为同村人,她们自然知道李云舒家的情况。
这李云舒她爹都死了十六年了,这是从哪里冒出来的。
她们实在是好奇,所以想要跟着李云舒回去看看到底是怎么回事。
李云舒还没有回到家,就看到她家门口围了一堆村民,旁边还停了一辆十分华丽的马车。
“云舒丫头回来了!”
“云舒你快进去吧,你家来了一堆人!”
村民们看见她,激动的冲她喊了起来。
李云舒在大家的注视下走了进去,然后在家里看到了几个衣着光鲜靓丽的陌生人。
在李云舒打量着他们的时候,那几人也在打量着她。
面前少女虽衣着朴素,但是容貌秀丽,更重要的是皮肤生得白净,一点也不像那些皮肤被晒得发黑的乡下姑娘。
如此,也不算是辱没了平阳侯府。
为首的中年妇人忍不住暗暗点头。
“你便是我们家老爷的女儿云舒小姐吧?”
李云舒闻言说道:“我爹早就死了十六了,这位大娘你搞错了吧?”
妇人听到李云舒的这话,转头看向李云舒的娘亲沈氏:“这件事还是夫人与小姐说吧。”
“娘?”李云舒充满疑惑的看向沈氏,想要知道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很快李云舒便从母亲沈氏那里得知了真相。
原来她爹李明海根本没死,而是在京城做了大官,如今派人前来接她们母女回京城去享福。
“娘,会不会是您被骗了,要是我爹还活着,怎么可能那么久都没来找我们。”李云舒根本不相信这是真的,觉得这些人是骗子。
“你也不瞧瞧你们有什么,值得我们费心思来骗你们!”听到李云舒说他们是骗子,一个穿着粉衣的年轻姑娘讥讽出声。
瞧着她穿着打扮,显然是大户人家的丫鬟。
沈氏并未理会,而是拿出了一封信纸,对李云舒说道:“你爹的字迹娘不会认错的,舒儿你爹他……的确还活着。”
李云舒出生才两个月,父亲李明海便去京城赶考了,从此便一去不回,所以她自然对自己父亲没有任何印象。
不过李明海的遗物都被沈氏保存得很好,所以李云舒自然也十分熟悉他的字迹。
所以在看到信纸上那熟悉的字迹后,李云舒终于相信了她爹死而复生的事实。
“原来我爹他真的没死啊!”
“现在你相信我们是你爹派来的了吧?”老妇人适时开口。
“既如此,那赶快收拾东西,跟我们回京城吧。”
李云舒闻言说道:“谁说我们要跟你们回京城了?”
听到这话,那几个京城来的人不由得一愣。
那年长的老妇人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失声道:“你不和我们一起回京城?”
他们前来接她们母女回京城享福,她们不该立马高高兴兴的收拾东西跟他们走么?怎么可能会不愿意跟他们离开。
就是沈氏也有些不解的询问李云舒道:“舒儿,你爹派人来接我们去京城团聚,你难道不高兴么?何况你爹他如今做了大官,我们去了京城以后,就可以跟着他享福了。”
李云舒听到沈氏的话,将自己的担忧说了出来。
“娘,既然我爹还活着,还当了大官,那他怎么这么久都不来找我们?如今他突然派人来将我们接回去,只怕是别有企图。”
李云舒可不相信什么接她们母女回京城享福的话。
既然人还活着,那为什么这么多年来一直对她们母女两人不闻不问?
沈氏在听到丈夫还活着的消息激动不已,她光顾着高兴,竟然忽略了这么重要的问题,如今听到闺女的话,也终于意识到了不对。
是啊,闺女说得对,既然夫君他还活着,那为什么那么多年了都不来找她们母女!
李家派来接沈氏她们母女回京城的人闻言,不由得吃惊于李云舒的谨慎和敏锐程度。
这要是换成其他人,在得知死去多年的爹原来没死,还当了有权有势的大官,如今派人前来接她们回去享福,只怕早就激动和高兴得失去了理智,哪还能想得到那么多。
其实李云舒猜得没错,李家派人前来接她们母女回家,的确别有所图。
不然也不会过去那么多年了,才来将她们母女接去享福。
事情还得从三个月前说起。
三个月前,李家小姐李云婉与母亲去灵泉寺上香,谁知道竟然与平阳侯府的二公子秦飞宇遇上了。
李云舒的母亲王氏是个大美人,而她继承了王氏的美貌,容貌生得十分漂亮,在美人云集的京城也能排得上名号。
那平阳侯府的二公子秦飞宇乃是一个好色之徒,见到了李云婉的容貌之后,对她起了色心,回去之后便让人前来李家提亲。
秦飞宇乃是平阳侯的嫡次子,虽然不能承袭爵位,但是李大人不过只是一个正五品的光禄寺少卿,所以这门亲事还是李家高攀了。
只是京城谁人不知,那秦飞宇就是一个纨绔子弟,整天混迹青楼楚馆,还尚未娶妻房里就已经有好几个通房妾室了,所以但凡疼爱女儿的人家,没人愿意将女儿嫁给这样的人。
而李大人与李夫人就李云婉这一个女儿,对她疼爱有加,自然不愿意将女儿嫁给秦飞宇这种纨绔,何况李云婉早就心有所属,所以拒绝了这门亲事。
谁知道秦家并未死心,竟然求到了宫里的贵妃娘娘那里。
秦家乃是贵妃娘娘的娘家,秦飞宇是贵妃娘娘的亲侄子,所以贵妃娘娘自然应下了此事,向皇上求了一道赐婚圣旨。
如今圣旨都下了,若是李云婉不嫁,那可是抗旨不遵,整个李家都要遭殃。
为着这件事情,整个李家可谓是愁云惨淡,李婉儿更是整日以泪洗面。
这时李夫人突然想起来李大人在娶她之前,在老家曾成过亲,还与前头那个夫人生了一个女儿,于是便打算派人前来将人接回去,代替李云婉嫁给秦飞宇。
毕竟皇上的赐婚圣旨上写着赐婚李家小姐与平阳侯府二公子,又没有指名道姓写李婉儿的名字,他们这么做也不算是违抗圣旨。
于是李家派了李夫人的心腹张嬷嬷,前来云溪村将人接回京城,替李云婉嫁去平阳侯府。
其实李家也担心那么多年过去了,会不会李云舒早就不在人世了,又或者是已经嫁人生子了,毕竟李家对远在云州的沈氏母女根本没有任何关注,并不知道她们的任何情况。
要不是李云婉被赐婚给秦飞宇,只怕李大人与李夫人都想不起来还有沈氏母女的存在。
万幸张嬷嬷等人按照李大人给的地址,来到了李大人的老家,得知李云舒还未出嫁的消息。
李云舒的一番话,让被丈夫还活着的消息给冲昏了头脑的沈氏清醒了不少,她看向张嬷嬷询问道:“李明海他既然还活着,那为什么这么多年一直不来接我们母女?”
“这……这老奴也不知道。”张嬷嬷被问得哑口无言。
她总不能说是因为他们老爷已经在京城娶妻生子,早就将她们母女两个抛之脑后了吧?
李云舒见张嬷嬷答不上来,于是质问道:“那我问你,他这么多年一直对我娘不闻不问,为何如今又突然想起来我们母女,总不能是突然良心发现了吧?”
明明这会儿并不热,但是张嬷嬷还是被问出了一身汗,她擦了擦汗说道:“这个老奴一个做下人的哪里知晓,这个问题还是等夫人与小姐回去了在询问老爷吧。”
她自然不敢将真相告知沈氏母女,这要是她们知道了自家老爷和夫人的打算,并不愿意跟他们回京城可怎么办。
虽然张嬷嬷觉得沈氏与李云舒母女肯定并不会拒绝去京城享福的,甚至得知能够嫁到平阳侯府,说不定还会十分高兴,欢欢喜喜的嫁进去。
毕竟李云舒一个村姑能够嫁给侯府公子,简直是捡了大便宜,要不是他们家小姐,她哪能有这造化,所以她担心的事情显然不会发生。
不过为了稳妥起见,不生任何事端张嬷嬷才会想着隐瞒下来,等将人给接回了京城在让她们知晓真相。
届时木已成舟,不管沈氏与李云舒到底是愿意还是不愿意,李云舒都得替他们家小姐嫁给那平阳侯府的二公子。
然而张嬷嬷越是不说,李云舒越是觉得这其中有阴谋,所以她其实心里不是很想跟着这些人前去京城的。
只是这到底去不去京城,还得看她娘的意见。
李云舒看向沈氏询问道:“娘,您想去京城么?”
沈氏闻言沉默不语。
她心里自然是想去的,她想亲自去问问自家夫君,为什么那么久了都不来接她们母女,是不是有什么苦衷。
只是女儿的话,也让她有些担忧和顾虑。
一旁的张嬷嬷见状劝说道:“夫人,如今老爷可是正五品光禄寺少卿,去了京城可就有享之不尽的荣华富贵了。何况你不为自己着想,也得为云舒小姐考虑不是?她如今已经满十六岁了,正是婚配的年纪,留在这乡下,日后只能够嫁给一个乡下的泥腿子,过苦日子。”
沈氏心里本就想去京城找李明海,听到了张嬷嬷的话后,更是坚定了决心。
“我想去京城找你爹。”沈氏说道。
想到曾经丈夫对她的温柔体贴,两人之间的浓情蜜意,还有山盟海誓,沈氏觉得她应该相信自家夫君,或许他真的有什么苦衷也说不定。
何况她是他的妻子,云舒是他的亲生骨肉,沈氏觉得李明海应该不会伤害她们母女。
沈氏说道:“舒儿,我想去京城找你爹。”
听到这话,张嬷嬷心中一喜,而她身边的李家其他下人,则心中忍不住有些鄙夷。
他们就说么,这沈氏母女不过是个没见过面的乡下人,怎么可能拒绝得了他们李家的荣华富贵。
也就张嬷嬷太过小心谨慎,怕沈氏母女知道了真相后不愿跟他们离开。
李云舒听到她娘的话,倒没有觉得意外,毕竟她娘对她爹的感情有多深,她心里是清楚的。
李云舒点头说道:“好,那我们去京城找爹。”
既然她娘想去,那便去吧,无论她娘做什么决定,她都支持。
只希望她那个爹,不要让娘和她失望才好。
张嬷嬷听到沈氏愿意跟他们回京城,于是当即便高兴说道:“既然夫人决定跟我们回京城,那我们这就回去吧。”
沈氏闻言不由得蹙眉说道:“这般着急?我们还没有收拾行李呢,何况我们要离开,怎么也得跟亲戚朋友们道个别。”
沈氏与李云舒没想到张嬷嬷竟然这般着急,她们如今行李什么的都还没收拾呢。
何况她们这一去不知道何时还会再回来,所以自然得去和那些与她们关系交好的同村之人道别,向他们说明情况,免得让他们担心。
站在张嬷嬷身边的丫鬟听到沈氏她们想要收拾行李,不由得出声道:“你们那些东西有什么好收拾的,不过是些不值钱的破烂东西罢了。”
这丫鬟跟张嬷嬷一样,是李夫人王氏院里的人,故而她自是不喜欢沈氏和李云舒母女
甚至因为沈氏和李云舒是乡下人,她对两人十分瞧不上眼。
再加上她被派来这千里之外的云州接沈氏母女,一路上舟车劳顿,所以她心生怨怼,觉得若不是沈氏母女二人,她也不用辛苦走这一趟。
然而她似乎忘了,她自己也不过是一个伺候人的奴婢罢了,又哪里比沈氏和李云舒两人高贵。
何况她瞧不起乡下人的时候,可有想过,自家老爷李明海,曾经也是个乡下人。
不过是因为他有出息,考中了秀才,才摆脱了乡下泥腿子的称谓,如今更是成为了一个朝廷官员,彻底改变了门楣。
“翠竹!”张嬷嬷听到翠竹的话,不由得瞪了她一眼。
虽然张嬷嬷也看不上沈氏母女,但是如今他们老爷夫人还有用得到沈氏母女的地方,故而她这会儿自是不想引得她们不满。
翠竹被张嬷嬷呵斥,虽心中不满,但是还是听话的闭了嘴。
张嬷嬷乃是王氏身边的管事嬷嬷,是王氏从王家带来的陪嫁,乃是王氏的心腹,在王氏跟前十分得脸,翠竹自是敬着她。
张嬷嬷呵斥完翠竹,随后扭头看向沈氏和李云舒说道:“路上所需的东西老奴都会替沈夫人与云舒小姐安排好的,你们不必担心。”
若是敏锐之人,定然会注意到张嬷嬷对沈氏的称呼有问题。
毕竟按理来说沈氏乃是李明海的妻子,张嬷嬷应该称呼她为夫人才是,而她却称呼沈氏为沈夫人。
对于李云舒的称呼也有些奇怪,在小姐的称呼上还加了名字,似乎是为了区分什么。
不过李云舒和沈氏并没有注意到。
最后在张嬷嬷的劝说下,沈氏与李云舒简单的收拾了一下行李,只带了一些值钱的东西,其他的都没有带。
她们只简单的和与她们交好的乡亲们道了别,便坐上了马车,离开了云溪村。
云溪村距离京城有一千多里,需要将近一个月的行程。
眼看着距离京城越来越近,沈氏的心里越发难以平静。
毕竟她终于要见到十六年未见的夫君,她如何能不激动和忐忑。
也不知道他如今的容貌是否还和以前一样。
终于,在沈氏的期盼下,他们抵达了京城。
马车在李府的大门前停下。
张嬷嬷提醒道:“夫人,云舒小姐,我们到了。”
沈氏闻言,紧张的拉住李云舒的手。
分别十六载,她如今终于要见到自家夫君了。
母女二人从马车上下来,随后看向李府那气派的大门。
这里,便是李府。
真不愧是当官的,连一个大门,都修建得如此气派。
不过沈氏虽惊讶,但是她到底没有表现失态。
至于李云舒,则更加不觉得有什么惊奇。
毕竟她可是见过许多世面的人。
连皇帝住的宫殿她都见识过,何况只是一个普通官员的府邸。
没人知道,李云舒其实是一个穿越者,她穿越过来的时候,这具身体才刚五岁。
当时五岁的小云舒发高烧危在旦夕,要不是李云舒穿到小云舒的身体里,小云舒早就死了。
不过李云舒在穿越前只是一个普通的高中生,并没有书中那些穿越女们的本事,在古代混得风生水起,而是一直过着平淡的生活。
张嬷嬷说道:“我们进去吧,这会儿老爷他们只怕已经在等着了。”
说着她领着沈氏和李云舒往角门走去。
李云舒见状询问道:“张嬷嬷,我与娘亲第一次回府,为何不开正门,而是让我们走角门?”
听到李云舒的话,所有人都愣住,看向了她。
翠竹则心急口快,想也没想便下意识的脱口而出说道:“你们是什么身份?也想从正门进去!”
翠竹是李夫人的人,自然对李云舒和沈氏不喜,对她们没有半分恭敬。
在她看来,李家有资格从正门走的,只有李大人、李夫人,以及两人所生的一双儿女。
张嬷嬷虽不满翠竹说话的语气,但是也极为认同她的话,不然她也不会领着李云舒和沈氏走角门了。
她看向沈氏说道:“这正门平日里很少开,何况这从哪里进去不一样,夫人和云舒小姐还是快些进府吧,莫要让老爷久等了。”
沈氏一介村妇,自然不知道这些,没觉得哪里不对,而且她这会儿只想快些见到丈夫,于是对李云舒说道:“对啊舒儿,张嬷嬷说得没错,从哪里走不一样。”
李云舒闻言,知道她们如今初来乍到,不好生事,何况她们还不知道她的那个爹对她们母女是何态度,所以没再继续坚持非要从正门走。
其实李云舒和沈氏能做母女,也是有缘,两人的性子还是有些相似的,都不是爱惹事的性子。
李云舒在没穿越前,就是个乖乖女,性子乖巧懂事,从不让父母操心。
不过李云舒虽乖巧听话,但是绝不是那种任人欺负的软包子。
她不惹事,但是也绝不怕事。
如今忍着那翠竹没发作,不过是因为沈氏不想惹事罢了。
李云舒与沈氏跟着张嬷嬷进入了李府,终于见到了她那十六年从未见过面的父亲。
“明海!”虽然十六年未见,但是沈氏在看到李明海的那一刻,便一眼认出了他,顿时她激动得热泪盈眶。
十六年过去了,李明海的变化极大大,不仅脸上多了皱纹,还长了胡须。
然而比起沈氏的激动,李明海则表现得十分冷静。
“月娘。”他的声音淡淡,没有表现出多么激动。
沈氏名唤沈月,她出生在晚上,正好那天是十五,月亮长得又大又圆,于是家人就给她取名沈月。
李明海将目光落在了沈氏旁边站着的李云舒身上,询问她道:“这便是舒儿吧?”
沈氏忙将李云舒拉到李明海面前,对她说道:“舒儿,这是你爹,快叫爹。”
李云舒闻言,听话的冲李明海唤了声:“爹。”
李明海见状终于露出了笑意,满意的点了点头,对着李云舒说了声:“乖女儿。”
这时,站在李明海身旁,一衣着华丽,头戴珠翠的中年美妇人笑着开口说道:“恭喜老爷父女团聚。”
她的出声,引起了沈氏的注意。
“他们是?”沈氏疑惑问道。
沈氏多年未见李明海,所以注意力全被他给吸引住了,哪还会注意到旁人,如今李夫人出声,才让她将目光看向屋里的其他人。
这屋里除了他们一家三口之外,竟然还有好几个人,他们服饰精美,一看就是出身不凡。
李明海介绍道:“他们是我的妻儿,这位是我的妻子王氏,这是我与王氏所生的一对儿女,分别是婉姐儿与远哥儿。”
听到李明海的介绍,沈氏顿时如遭雷劈,指着王氏不敢置信说道:“她是你的妻子,那我是什么?”
沈氏没想到自家夫君竟然在京城已经娶妻生子了。
李云舒这下确定了,她的这个爹便是那传说中的陈世美!
难怪他会让人骗她娘说他在进京赶考的路上病死了,感情是为了摆脱她们母女,迎娶白富美。
想必他会用假死欺骗她娘,只怕是怕被她们母女知道后前来京城寻他,从而被人知道他是个为了娶富家千金,抛弃糠糟之妻的负心汉。
一时间,李云舒只觉气愤,为母亲沈氏不平,对李明海这个渣爹自是没有半分好感。
李云舒穿越来到这个世界已经十一年,与沈氏相依为命,早就将沈氏当成自己的母亲,母女感情深厚。
而李明海这个父亲,她从未见过,自是没什么感情可言。
如今知道了对方做的这些事情之后,对他只有厌恶。
“难道这就是你明明还活着,却不回去找我们母女的原因么?李明海你骗得我好苦!”
沈氏觉得,自己这辈子简直就是一个笑话。
得知夫君去世的消息时她肝肠寸断,哭晕过去,要不是想着还有女儿,她只怕早就随他而去了。
这么多年来,她一直无法忘记自家夫君,对他时常思念。
然而如今却告诉她,她心心念的夫君不仅没死,还另外娶妻生子,在京城过着锦衣玉食的生活,而她与女儿两人却在乡下过着吃糠咽菜的苦日子。
况且瞧他与那王氏的女儿,看着与自己女儿一般大,只怕当初他来京城之后没多久便怀上了。
这如何能让沈氏心里平衡!
因为悲伤过度,沈氏竟然一下子晕了过去。
李云舒见状,忙惊呼出声:“娘!”
要不是她动作快及时扶住了沈氏,只怕沈氏就要摔倒在地上。
看着昏迷的沈氏 李云舒气愤的冲李明海喊道:“你这个负心汉!若是我娘有个三长两短,我不会放过你们的!”
李明海原本对沈氏母女有些愧疚的,但听到李云舒的话后,不由得生气,指着李云舒说道:“你这逆女,真是反了天了!”
李明海已经许久未被人这般指着鼻子骂了,而且骂自己的人还是自己的亲生女儿,觉得自己的权威受到了挑衅,故而十分震怒。
一旁的王氏忙拉住李明海,劝说道:“老爷,您少说两句吧,沈姐姐晕倒,舒姐儿只是担心过度才会口不择言,如今最重要的,还是先请大夫替沈姐姐看看,免得出事。”
说着,她对李明海使眼色,让他不要忘记了他们接沈氏母女来京城的目的。
李明海方才也是太气,见到王氏对自己使脸色,这会儿才想起来他们原本的打算。
他轻咳一声,对李云舒软和了语气说道:“其他事情等之后再说,如今你娘昏迷,还是先请大夫来替她看看。”
李云舒虽气李海明,但是如今沈氏的身体情况最重要,于是她只得点头。
“好。”
有什么事情,等她娘醒了再说。
沈氏只是悲伤过度,故而昏倒,身体并没有什么大碍,大夫替她把完脉后,又开了帖药,喂她喝下后过了一个时辰,她便悠悠转醒了。
“娘,您终于醒了!”李云舒一直守在沈氏床边,见到沈氏醒了,顿时激动不已。
“舒儿。”沈氏看见眼睛红肿的女儿,知道自己将她吓到了,只觉心疼不已。
“是娘的错,让你担心了 。”
李云舒哽咽说道:“娘您没事就好。”
沈氏抱着李云舒好一会儿,随后突然说道:“舒儿,我们回云溪村吧。”
沈氏如今一点也不想待在这里。
她的夫君如今已经有了其他女人,还有了其他的孩子,她还留在这里做什么。
让人看笑话么?
又或者是留下来看他们一家人的甜蜜幸福?
想到那个长相美艳有气质,衣着华丽的女人,再看自己长满皱纹的脸和粗糙的双手,沈氏心中不由得升起了一股自卑感。
那女人长得这般漂亮,且瞧她模样,想必也是大户人家出身,而她不过是一介乡野村妇,自己与对方简直是云泥之别。
沈氏这会儿有些后悔来京城了,她再继续留在这里,只会自取其辱。
如今沈氏恨极了李明海,他既然骗了她十六年,那为何不继续骗着她,这样或许她就不会这般伤心了。
李云舒说道:“娘,您甘心就这么回去么?您才是他的妻子!”
李明海如此对待自己的母亲,李云舒自然不想那么算了。
“不算了能如何,难不成我们要去官府告他们不成?你爹他如今可是一个大官,我们如何能够斗得过他们。”
沈氏虽然只是一个乡下妇人,但是也知道民不与官斗的道理。
她们只是普通的老百姓,既无权又无势,能拿李明海怎么办。
沈氏是个懦弱性子,哪怕心里委屈气愤,也不敢找李明海的麻烦。
何况她也怕牵连女儿。
“娘如今只想回云溪村,至于你爹他,就当他死了吧!”
然而沈氏说完这话之后,脑海中突然想起张嬷嬷当初对她说的话,她又改变了主意说道:“他再如何混账也是你爹,你是他的亲生骨肉,如今他是大官,留在京城你便是官家小姐,日后也能说个好人家,娘决定等你嫁人之后,再回云溪村。”
沈氏虽想回去,但是她不能不为女儿考虑,张嬷嬷的话说得很对,她就算不为自己考虑,也得为女儿的将来考虑一二。
她不怕吃苦,但是她不想女儿跟着自己过苦日子。
何况有李明海这个当官的爹,她的女儿本该是个千金小姐,有丫鬟服侍,而非跟着她受累。
李云舒闻言,不由得一阵感动,娘亲她明明不想留在京城,但是为了自己她竟然选择留在京城。
不过她并不想娘亲为了自己委屈求全,再说她并不稀罕做什么大小姐。
比起这里,她更喜欢云溪村,虽然那里的日子过得清贫,但是至少她们过得开心。
何况她今日瞧着她那渣爹对她们母女的态度,显然对她们母女并不在意,她们留在这里,只怕也不见得好过。
李云舒对沈氏说道:“娘,女儿不想留在京城。”
沈氏以为她是为了自己才这么说的,于是说道:“傻孩子,你没必要为了娘这般说,留在这京城对你才是最好的,何况你舍得这天大的富贵么?留在这,你就是官家小姐,不仅可以享受荣华富贵,还有奴仆使唤,日后也能说一门好亲事。”
沈氏怕女儿因为一时意气用事,将来会后悔,到时候埋怨自己。
李云舒摇头说道:“女儿不想留在京城,比起京城,女儿更喜欢云溪村。”
何况她心里清楚,有了后娘就有了后爹。
更别提这个爹与她十多年没见过,并没有任何感情。
沈氏说道:“你这孩子,难道你想回去过苦日子么?留在这,你将来可以找个好婆家,过着锦衣玉食的生活,要是回了云溪村,就只能跟着娘亲吃糠咽菜了。”
沈氏不想耽误了闺女的前程。
闺女要是回云溪村,将来只能在地里刨食,而留在京城,能够过上锦衣玉食的生活。
李云舒闻言说道:“女儿不怕吃苦,何况女儿喜欢云溪村,并不觉得在云溪村的日子过得艰苦。”
这话并不是李云舒为了安慰沈氏才这么说的,而是她的确喜欢在云溪村的生活。
她在云溪村生活了十一年,对那里有感情,而且那里有与她交好的朋友。
虽然她们在云溪村日子并不富裕,但是也不愁吃穿。
李云舒的外祖母是一名绣娘,沈氏得到沈老太太的真传,有一门刺绣手艺傍身,靠着给县里的绣楼绣屏风挣钱。
当初她那渣爹还只是个秀才的时候,便是靠她娘卖绣品供他读书的。
这年头读书费钱,光是笔墨纸砚就是一笔巨大的开销。
李明海是一个肩不能挑手不能提的文弱书生,自然做不了粗活,只能靠着给书斋抄书挣点辛苦费。
然而他挣的那点钱连他的束脩都不够交,更别提他平日里所用的笔墨纸砚了,更何况还有他日常所需的衣食住行。
就连当初李明海进京赶考的路费,也是用的沈氏的体己钱。
可以说若是没有沈氏,就没有李明海的今天。
然而他却这般对待沈氏,可以说是忘恩负义。
也应了那句“上岸第一剑,先斩意中人”的话。
“如今女儿已经将娘您刺绣的手艺学了七八成,就算不靠我那个爹,也能跟娘您一样,靠卖绣品挣钱养活自己,所以娘您不必担心女儿。”
这是李云舒最为骄傲的一件事情,她虽不像书中的那些穿越女有大本事,但是在女红却十分有天赋,而且她耐得住性子。
不是她自夸,如今她的女红已经不比沈氏差多少了。
沈氏见她说得认真,不像是哄骗自己,于是相信了她的话。
“好,咱们回云溪村。”沈氏说道。
然而她的话音刚落,一道冷漠的声音从门口传来:“你们想回云溪村”
这声音正是李明海的声音。
李云舒和沈氏闻言扭头,便看到站在门口板着张脸的李明海。
在他的身边,还站着王氏。
“没错,我们要回云溪村。”沈氏冷声说道。
她如今已经对李明海已经彻底死心了,对他只剩下恨意。
故而自是不会给他什么好脸色。
王氏劝道:“沈姐姐为何会想回云溪村那种乡下地方,留在府里过锦衣玉食,有奴仆伺候的日子不好么?何况如今云舒她都十六了,正是适婚年纪,留在京城我与老爷会替她做主寻一门好亲事。”
沈氏闻言看向王氏缓缓开口说道:“你真的希望我们母女留下来?”
王氏和善笑道:“那是自然。”
沈氏反问:“既如此,那我们母女是以何种身份留下?”
王氏说道:“云舒是老爷的女儿,是婉姐儿的姐姐,所以自然是我们李家的大小姐。”
见王氏不提自己,沈氏追问:“夫人还未说完呢,我留在府里,是以何种身份?”
“这……”王氏不知道如何开口,于是她抬头求助的看向身旁的李明海。
对于沈氏的安排,早在让人来接沈氏母女的时候,王氏与李明海其实早就已经商议过了。
不过这个话王氏不想自她口中说出来。
李明海说道:“是我对不起你们母女,只是婉娘你也知道,我如今已经娶妻,而且湘儿的身份贵重,乃是户部尚书之女,断不能为妾,所以只能委屈你做妾。不过你放心,我与夫人不会亏待你的。”
虽然沈氏知道李明海并不在意她们母女,不然也不会对她们母女一直不闻不问,但是听到他说的话,还是有些受伤。
“李明海,我是你明媒正娶的妻子,你怎么能够说出让我做妾的话!”沈氏说着,忍不住红了眼眶。
李云舒是听到李明海这个渣爹的话,也是气愤不已。
亏他饱读圣贤书,却尽干缺德事,不仅对妻女不闻不问,还贬妻为妾。
真是书都读到狗肚子里了,难怪人都说仗义每多屠狗辈,负心多是读书人。
李云舒抱住沈氏安慰道:“娘您别难过,您还有我呢。”
沈氏听到反手保证李云舒,哽咽说道:“对,娘亲还有舒儿!”
至于李明海这个夫君,她就当他死了吧。
毕竟他不在的这十多年里,她不也都过得好好的么。
沈氏松开李云舒说道:“舒儿,娘没事,娘有话要和他说。”
说着她看向李明海说道:“李明海,我要与你和离!”
李明海闻言说道:“你要和离可以。”
他自然巴不得与沈氏和离。
当初他中了二甲进士,被王尚书榜上抓婿,王尚书乃是户部尚书,从一品的大官,他的女儿王三小姐长得极为貌美,是他见过的长得最美的女子,他自然心动,更重要的是,王三小姐的爹可是户部尚书,若是他与王三小姐成婚,那他可就搭上了王家,日后必将官运亨通。
至于与他有过山盟海誓的妻子,早就被他给抛到了脑后。
因为害怕沈氏哪天会找上门,他编造了自己病逝的假消息,让人将消息告诉沈氏。
其实李明海成过亲这件事情,他一直瞒着王氏,不过后来他与那帮他传假消息给沈氏的同乡的书信被王氏发现,王氏这才知道了这件事情。
好在王氏善解人意,原谅了他的隐瞒,不仅如此,还帮他解决了那个一直借着这个把柄要挟他的同乡。
李明海因为心怀愧疚和感激,对王氏越发好了,甚至承诺王氏这辈子永不纳妾。
如今沈氏愿意和离,那有了和离书,将来这件事情就算被人知晓,他也可以拿出和离书。
李明海说道:“不过和离可以,但是舒儿不能跟你一起离开,毕竟舒儿是我的女儿,是李家的血脉。”
“你如今记得舒儿是你的女儿了?那为何你这十六年来一直对舒儿不闻不问?”沈氏被李明海的话给气笑了。
虽然她更希望女儿能留在京城,但是女儿既然想要跟她回云溪村,那她自然尊重女儿的选择和意愿。
李云舒也表态道:“我要和我娘在一起。”
对于李明海这个渣爹,李云舒是半分好感也无。
这种男人对她一直不闻不问,没养过她一天,如今她长大了,却来跟她娘抢她,也不知道他的脸皮是什么做的,怎么这么厚。
李明海听到李云舒的话后说道:“舒儿,你难道想和你娘继续回去过苦日子么?留在京城你日后就是官家小姐,锦衣玉食,专人服侍,还能嫁个好人家。”
李云舒摇头说道:“并不是所有人都像你一样,将这些东西看得那么重,我只想和娘亲在一起,哪怕日子过得再苦,心也是甜的。”
王氏听到李云舒的话,不由得高看她几分。
她原以为李云舒只是个普通的乡下丫头,但没想到她小小年纪心性竟然这般高洁,能抵挡住这些诱惑。
而听到李云舒的话的李明海,则脸色尤为难看。
她这话,不就是在讥讽他么?
“你是我李明海的女儿,无论原意不愿意,都得留在李家!”李明海丢下这么一句话后,便一甩衣袖转身离开了。
王氏并没有随李明海一同离开。
她看向沈氏和李云舒,随后对她们说道:“沈姐姐,我知道是我与老爷对不起你们,这次我们让人去云溪村将你们接回来,便是觉得太亏欠你们母女了,想要弥补你们。如若不然,我们不让人去找你们,你们这辈子也不会知道老爷他并未去世。”
这话没错,若不是李家派人去云溪村,李云舒和沈氏也不会知道李明海还活着,一辈子也不会知道这个真相。
可李云舒对王氏的说辞根本无法相信,何况瞧她那渣爹的模样也不像是愧疚的样子。
沈氏并不恨王氏,毕竟没有王氏也会有张氏和李氏。
真正可恨的人是李明海!
她对王氏说道:“你放心,我会与李明海和离,日后也不会纠缠于他,但是我要带舒儿一起离开。”
王氏闻言解释道:“沈姐姐你误会了,我并不是这个意思,如若不然,也不会让老爷将你们母女接回来。”
“姐姐你将舒儿带回去,那就是害了她,我们这做人父母的,自然希望孩子过得好,将来有出息。舒儿留在李家,我日后也会将她当成自己的亲生女儿对待,给她说门好亲事。”王氏劝说道。
沈氏一开始本就不想带着李云舒一起走,跟着自己受苦,被王氏劝说,又忍不住有些动摇起来。
要说沈氏最在意的是什么,那便是她的女儿李云舒。
毕竟她就这一个女儿。
王氏见状再接再厉道:“我瞧着宫里贵妃的娘家嫂子,平阳侯夫人如今正在给她的小儿子相看,我与她关系交好,若是舒儿留在李家,我可以从中牵线,让舒儿嫁进平阳侯府。”
王氏其实与平阳侯夫人并不交好,甚至因为当初拒绝了平阳侯府的提亲而得罪了对方,她之所以这般说,自然是哄骗李云舒的。
李云舒和沈氏初到京城,自然什么都不知道,所以王氏一点也不担心会被沈氏知道真相。
就算李云舒将来知道了也没关系,因为那时候她已经嫁进了平阳侯府,已经无法更改了。
沈氏以前连县太爷都没见过,在她心里县太爷就已经是个大官了,听到王氏说可以让李云舒嫁进侯府,还是宫里的贵妃娘娘的娘家,她自然心动。
没有什么比自家闺女的幸福更重要。
何况这做娘的,自然希望闺女能有个好归属。
再说闺女如今的确到了议亲的年纪,若是回到云溪村,以她的能力,自然无法给女儿说门好亲事。
“舒儿。”这般想着,沈氏看向了李云舒,想要劝她留下。
然而她话还没说出口,便被李云舒给打断。
“娘,女儿不想嫁给什么侯府公子,何况人家堂堂侯府公子,想必也不会看上女儿一个乡下丫头。”
李云舒不傻,她那渣爹只是一个正五品的光禄寺少卿,这门亲事是李家高攀了。
王氏自己就有个女儿,这么好的亲事她不留着给自己女儿却说给她,可见这其中肯定有猫腻。
何况对方乃是侯府公子,这样的男人将来定然会纳妾。
李云舒根本无法接受与人共侍一夫。
毕竟她来自的,是奉行一夫一妻制的世界。
她宁愿嫁个普通的农户,也不愿意嫁给一个身份尊贵的男人,与其他女人分享自己的丈夫。
更何况人家堂堂侯府公子,怎么可能会看上她一个乡下丫头。
虽然她不该如此妄自菲薄,但是这就是事实。
毕竟大户人家都会讲究门当户对。
沈氏听到李云舒不愿意,自然不勉强她,何况她的话也极为在理。
于是她对王氏说道:“舒儿不愿意也不能勉强她,夫人的提议便算了吧,何况舒儿说得也没错,侯府那样的人家,我们也高攀不起。”
王氏闻言对沈氏说道:“婚姻大事一向都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至于般不般配这个问题,你们也不必担心,舒姐儿虽然长在乡下,但是也是我们李家小姐,那侯府公子如何配不上。”
王氏这话完全是胡扯,李明海不过一个小小的光禄寺少卿,如何能够与平阳侯府那样的勋贵人家相比。
她这不过是欺沈氏母女是乡下人,什么都不知道罢了。
然而她不知道,李云舒乃是穿越者,这点常识她还是有的。
因而她越发觉得这王氏有问题。
“我支持舒儿的选择。”沈氏坚持说道。
这时李云舒说道:“娘,我们收拾东西走吧,我不想待在李家。”
沈氏闻言点头:“好。”
她自然也不想多待。
王氏见李云舒和沈氏要收拾东西,当下脸当即沉了下去,阻拦道:“你们不许离开李家!”
若是让李云舒离开,那谁来替她女儿出嫁。
原本她想好言相劝,但是如今沈氏母女不愿意,想要离开,那她自然只能采取强制措施了。
王氏招来了下人,吩咐道:“你们将她们两人看管起来,不许她们离开这处院子!”
下人闻言应道:“是夫人。”
李云舒和沈氏闻言,质问王氏道:“你这是什么意思?”
按理来说王氏是最不愿意留下她们才是,怎么她要把她们软禁起来,不允许她们离开李家。
“李家可不是你们想来就来,想走就走的!”王氏一改刚才的温和模样。
“当然,若是你们肯乖乖听话答应我一件事情,我便不会对你们如何,甚至对你们客客气气。”
李云舒与沈氏没想到李家竟然不放他们离开,她们此刻十分后悔来京城了。
难怪这十六年来他们一直对她们母女不闻不问,却突然不远千里将她们接来京城,原来是有所图谋。
只是她们两人身上哪有什么值得李家图谋的地方。
李云舒询问道:“到底是什么事情?值得你们千里迢迢派人将我们接来京城。”
王氏说道:“说起来也是好事一件,甚至还是你占了大便宜。”
王氏觉得,李云舒一个乡下来的丫头能够嫁给秦飞宇这个侯府公子,应该感恩戴德才是,毕竟要不是他们,她如何能嫁到那么好的人家。
只是她没想到李云舒竟然会拒绝,所以如今她只能采取强制手段了。
“只要你答应嫁给平阳侯府家的二公子,我便不会为难你们,等你出嫁之后,你娘想要回云溪村,我也不会拦着,甚至可以给她足够她生活一辈子的银钱。”
听到王氏大费周章,就是为了想让自己嫁给那个平阳侯府家的二公子,李云舒觉得这其中肯定有什么不为人知秘密。
不然王氏也不会非要逼迫她嫁给对方。
不过李云舒实在想不出来。
于是她干脆直接问了出来。
“你们如此大费周章,就为了让我嫁给那位平阳侯府家的二公子,这是为何?”
王氏没有隐瞒,说道:“这是因为皇上下了赐婚圣旨,将李家女许配给了平阳侯府二公子,但是婉姐儿她心有所属,不愿意嫁给对方,为了不违抗圣旨,所以只能让你替嫁。”
李云舒和沈氏没想到竟然是因为这个原因。
“这可是欺君之罪,你们就不怕杀头么?”李云舒询问道。
李氏闻言说道:“我们也是没有办法,为这这件事情婉姐儿她整日哭,所以只能出此下策。”
“何况皇上并没有在圣旨上指名道姓,所以这般也不算是欺君之罪。”
王氏解释完,再次询问李云舒道:“你是否答应嫁给平阳侯府二公子?”
李云舒反问:“若是我不答应呢?”
王氏闻言,眸中闪过一丝狠厉,声音不寒而栗:“不管你答不答应,都得嫁给平阳侯府的秦二公子。”
她问道:“怎么样?可考虑清楚了?”
李云舒点了点头,说道:“我答应嫁给那人。”
李云舒清楚,如今自己只能答应。
毕竟她与母亲如今在对方手中。
“舒儿!”沈氏闻言忍不住出声。
虽然她先前在听到王氏说要给闺女说亲,说的还是侯府公子时,她十分赞成这门亲事,甚至还想要劝说闺女答应,只是闺女不愿意,她便也不勉强,但是现在女儿是被逼嫁给那侯府公子,这让她对女儿心疼。
女儿就是她的命根子,她不想女儿被逼迫,委屈自己。
李云舒握住沈氏的手,挤出一个笑容来说道:“娘您方才不是还劝女儿答应么?怎么这会儿女儿答应了,您反倒不高兴了。”
然而她嘴角虽然上翘,但是眼睛里闪烁的泪花,出卖了她的真实情绪。
李云舒并非古人,接受不了嫁给一个自己从未见过面的男人。
她连对方长得是圆是扁都不知道,怎么可能会愿意。
只是她听出来了王氏话里的威胁之意,知道自己若是不答应,只怕她会拿她娘来威胁她。
她们如今被困在李府,根本走不出李家的大门。
与其做无谓的反抗,还不如让李家放松警惕,再徐徐图之。
等王氏离开,沈氏这才询问李云舒道:“舒儿,你原先不是说不想嫁给那个什么侯府公子么?为何又改变主意答应了?”
李云舒忍不住苦笑:“娘,若是我不答应,只怕她也会逼着我答应。”
瞧她那渣爹和王氏的架势,显然若是她不答应,她们母女怕是要被囚禁起来,强逼着她替嫁。
所以她只得先答应下来,安稳住王氏再说。
沈氏忍不住怒道:“他们还有没有王法了!”
“娘,如今我们被困在李家,自然什么事都是他们说了算,我们哪能反抗。”
“不过那毕竟是侯府公子,你能嫁给他,也算是不错的选择。”沈氏其实觉得这门亲事不错,以女儿的身份能嫁到这样的人家,换做以前她是想都不敢想。
只是女儿不愿意,她不想勉强女儿。
如今李家逼迫,若是女儿只能嫁给那侯府公子,她还是想要劝说女儿放宽心,毕竟在沈氏看来,那的确是一门极好的亲事。
李云舒看了眼外头,见外面没有旁人,于是将门给合上,这才对沈氏说道:“女儿就怕平阳侯府的那位二公子有问题,不然他们也不会如此不辞辛苦将我们接回来,甚至不惜逼迫女儿。”
沈氏闻言磕磕巴巴说道:“不、不可能吧?那王氏不是说……说是因为她的女儿有心上人,不愿意嫁么?”
李云舒说道:“女儿也只是猜测罢了。”
她自然也希望是王氏说的那样,但是她的怀疑也不是没有道理。
沈氏说道:“若是那什么侯府公子真的有问题,不是什么良人,那肯定不能嫁。”
沈氏就李云舒这一个孩子,自然将她看做是自己的眼珠子,之前她会同意闺女嫁进侯府,也是希望她能够过上好日子。
若是平阳侯府二公子有问题,她自然不想让李云舒跳进这个火坑。
李云舒说道:“我们背地里悄悄打听一下那个平阳侯府二公子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然后在做打算。”
沈氏就不是一个有主见的,听到李云舒这般说,自然点头。
“好。”
……
王氏离开没多久,又有人来了。
来的还是李云舒她们的老熟人张嬷嬷。
张嬷嬷并不是一个人来的,还带了个十六七岁的小丫鬟。
张嬷嬷对李云舒说道:“大小姐,这丫鬟叫小如,日后便跟在你的身边服侍。”
如今王氏已经下令,让府里的下人都称呼李云舒为大小姐,对下人的解释是说她乃是李明海在老家与原配所生的女儿,因为身体不好一直养在乡下,如今才刚被接回府。
小如对着李云舒福身道:“奴婢见过大小姐。”
李云舒闻言,点了点头:“嗯。”
张嬷嬷对李云舒和沈氏说道:“大小姐,沈氏,夫人给你们安排了住处,你们随老奴走吧。”
如今李云舒和沈氏所在的地方乃是客房,李云舒既然是李家大小姐,总不能让她住客房。
至于沈氏,王氏也给她安排了住处。
沈氏的身份在李家有些尴尬,她虽然是李明海的妻子,但是如今李府已经有了女主人,所以下人自然不能称呼她夫人。
只是姨娘的称呼又不大合适,所以张嬷嬷干脆直接称呼她为沈氏。
李云舒和沈氏被张嬷嬷带到了一处院子。
张嬷嬷对李云舒说道:“这处院子名叫芳兰院,以后便是大小姐的院子。”
说着她招来了芳兰院的下人,对她们介绍李云舒的身份。
“这是大小姐,日后便是这芳兰院的主人。”
芳兰院的下人并不多,只有两个粗使丫鬟,平日里负责打扫院落。
两个丫鬟闻言朝李云舒见礼说道:“奴婢见过大小姐。”
对于李云舒和沈氏的身份,两个丫鬟心里虽十分好奇,但是她们也知道什么该问什么不该问,只听从吩咐便是。
待李云舒认完了人,张嬷嬷这才说道:“沈氏,我这就带你去日后你住的地方,你随我来。”
沈氏闻言诧异问道:“我不住这里?”
这院子比她们在云溪村的房子要大多了,她们母女住在这里绰绰有余,为何还要给她另外安排住处。
李云舒也说道:“我要与我娘住在一起。”
张嬷嬷为难道:“这不合规矩。”
哪家小姐这般大了,还跟母亲住一个院子的,也不怕被人笑话。
张嬷嬷心想:真不愧是乡下来的,一点规矩都不懂。
“而且老奴也不好同夫人交代。”张嬷嬷说道。
李云舒坚持说道:“若是不让我娘和我住一起,我便不嫁你家夫人说的那劳什子侯府公子了。”
张嬷嬷听到这话,只得同意道:“既然大小姐这般说了,那沈夫人便住这里吧。”
夫人可是说了,要尽量满足大小姐的要求,免得她改变主意了。
至于这件事情,想来夫人也不会说什么,毕竟这只是件小事罢了。
李云舒与沈氏在李家才刚住了一日,第二日王氏便让人将她们母女请过去商量婚事的事宜。
也不怪王氏着急,主要是如今距离婚期的时间已经所剩不多了,所以得开始准备了,不然只怕会来不及。
李云舒和沈氏过去的时候,王氏的女儿李云婉也在。
李云婉继承了王氏的美貌,生得娇美动人。
看见李云舒母女过来,她冲李云舒喊了一声“姐姐”,随后便找借口离开了。
对于李云舒这个姐姐的态度,李云婉显然并不热络。
李云婉也是几个月前才知晓,自己父亲原来娶过妻子,还与其育有孩子。
而她的母亲,并非父亲的原配妻子。
这要是被人知道,只怕她娘会被人嘲笑,自己也会被人笑话。
更何况,李云舒还抢了她李家大小姐的位置,害她从李家大小姐变成了李家的二小姐。
所以李云婉对李云舒和沈氏自然不喜欢。
只是李云婉也清楚,若是不将李云舒接回来,那她便只能嫁给那个秦飞宇。
她不想嫁给秦飞宇,所以她甚至还庆幸她爹除了她之外还有一个女儿。
不过这并不代表她就得喜欢李云舒这个姐姐。
王氏看见李云舒和沈氏,笑着对她们说道;“我让你们过来,是想商议一下舒姐儿的亲事。”
说着她让丫鬟拿来了一张单子。
王氏说道:“这是我与老爷给舒姐儿准备的嫁妆单子,你们过目一下。”
但话刚说完,她似是想起了什么,尴尬说道:“我忘了,你们应是不识字,我让丫鬟念给你们听吧。”
李云舒说道:“我识字,自己看便好,不必如此麻烦。”
说着她接过了丫鬟手中的嫁妆单子。
待看清单子上的内容,她忍不住咋舌,没想到这李家真有钱,光压箱底的银子就有五百两,更别说是还有其他珠宝首饰之类的东西了。
李云舒虽不清楚单子上那些东西的价格,但是她猜测这些东西加起来,单子上的所有东西都加起来,只怕也有上千两银子。
听到李云舒说自己识字,王氏不由得惊讶,她原以为李云舒是个大字不识之人,毕竟她自小养在乡下,肯定没人教导。
虽说她是老爷的女儿,但是老爷在她刚几个月大就离开了,所以她这是和谁学的?
听自家老爷这沈氏大字不识一个,所以王氏清楚肯定不是沈氏所教的。
她好奇问道:“没想到舒姐儿竟然识字,不知道是何人所教。”
没等李云舒回答,沈氏便自豪说道:“舒儿自小聪明好学,村里的老秀才喜欢她,让她跟着村里的其他孩子一起学习。”
云溪村有个老秀才,在村里办了间私塾,附近村子的人家都送自家孩子来老秀才这里读书习字。
当然,那些送来的孩子都是男娃。
毕竟这乡下能舍得花钱送孩子来读书的父母都是极少数,更别提送女娃子去读书了。
而且也没有哪家私塾会收女娃娃的。
还是老秀才见李云舒在私塾外拿着根小木棍在地上比划,好奇凑过去看,发现她写的竟然是自己刚教学生认的字。
而且还写得挺有模有样。
老秀才是知道李云舒的,毕竟云溪村也不算太大,拢共只有三十七户人家,而且李云舒的父亲李明海小时候也是在他这起的蒙。
老秀才早就发现李云舒这段时间一直在外面偷听他讲课,不过他并未说什么,毕竟李云舒并没有打扰到他讲课。
何况这种事情李云舒并不是第一个这般做,以前也有不少村里的孩子趴在门外偷听的,毕竟不是所有人家都有钱供孩子读书,舍得花这个钱。
不过村里的小孩子大都调皮,根本没什么耐心,来个一两天觉得无趣便不来了。
李云舒是老秀才见过坚持得最久的孩子。
老秀才考较了一番李云舒,发现自己问的问题她竟然都能够回答得上来,顿时感慨她不愧是自己所教的最聪明的一个学生的孩子。
一时间老秀才产生了惜才之心,破例收下了她这个学生。
李云舒也成了私塾的第一个女弟子。
李云舒听到沈氏的夸奖,其实有些不大好意思,她哪是聪明好学啊,只不过是她带着前世记忆罢了。
她之所以想着去林夫子那里听课,这样大家见她识字也不会怀疑。
毕竟她没人教就会识字太不合常理,只怕会被当成是妖怪给烧了。
王氏闻言笑道:“原来如此。”
王氏是不过是随口一问罢了,虽然她知道李云舒跟着一个老秀才读过书,但是她觉得李云舒顶多就识几个字罢了,没多少才学。
毕竟一个小地方的秀才,能有多少真才实学。
王氏对这个话题并没多大兴趣,于是转移话题对李云舒说道:“我让人去请了霓裳楼的绣娘来给你量尺寸,帮你缝制嫁衣,人等会儿应该就到了。”
李云舒与沈氏没想到她们昨日才刚到京城,今日王氏就是又给她们看嫁妆单子,量尺寸缝制嫁衣,这未免也太赶了些。
王氏也知道自己实在太赶了些,但是这不是没办法么?
再不快些准备,就怕到时候来不及。
王氏说道:“婚期定在下月初十,因为是陛下赐婚,所以虽然婚期无法更改。”
听到王氏的话,李云舒和沈氏终于知道为什么当初张嬷嬷会急着催她们赶紧上路了。
原来是担心耽误了婚期。
下个月初十,距离现在只有十六天了。
十六天的时间,自然来不及做新的喜服,所以是拿已经做好的喜服来按照李云舒的尺寸来改改。
全程李云舒十分配合,乖乖听话,并未表现出任何抗拒,这让王氏十分满意。
她喜欢识时务的人。
毕竟要是李云舒反抗,她还得多费功夫调教。
只是这婚期没剩几日了,所以她忙得很,自然没什么多余时间。
回到了芳兰院后,沈氏询问李云舒道:“舒儿,你爹和王氏给你准备了多少嫁妆?”
沈氏丈夫虽然是读书人,但是她却大字不识一个,故而并不知道嫁妆单子上都写了什么。
李云舒将嫁妆单子拿出来,将上面的内容念给沈氏听。
沈氏听李云舒念完,忍不住说道:“我的乖乖,竟然有那么多,这得多少银子啊!”
沈氏哪见过这么多银子,一时间不由得惊叹。
跟在她们身边的小如听到沈氏的话,眼底闪过一丝鄙夷。
没见过世面的乡下人,与他们夫人给二小姐准备的嫁妆相比,这点嫁妆根本算不得什么。
不过也是,这母女两个是乡下来的,哪见过这么多银子,所以吃惊也正常。
虽然小如眼中的鄙夷只是一闪而过,但是李云舒还是注意到了,她不由得蹙眉。
这个小如是王氏送来的人,所以李云舒对她并不信任。
而且从小如来到她身边后的表现来看,她对于服侍自己这个主子显然并不怎么情愿。
不过李云舒并不在意小如,所以对她有没有把自己当成主子她并不关心。
她此刻最关心的,是她的亲事。
如今距离婚期只有十多天了,她得赶紧打听一下自己的成婚对象是个什么样的人才行。
李云舒向小如旁敲侧击,想要从她口中探听到秦飞宇的一些信息。
只是小如显然是得了吩咐,嘴巴特别严,根本一点消息都不透露。
不得已,李云舒只得将目标转移到了芳兰院的另外两个丫鬟身上。
通过观察,李云舒发现,那两个粗使丫鬟一个性子谨慎,寡言少语,另一个则比较爱掐尖要强。
这日李云舒将小如和那个沉默寡言的丫鬟支开,然后趁机将留下的那个丫鬟叫来,用银子诱惑,终于从她的口中打听到了那平阳侯府二公子是个什么样的人。
秦飞宇在京城算得上是个名人,所以京城几乎人人都知道他是个什么样的货色。
何况经历了平阳侯府上门提亲以及皇上赐婚这两件事情,秦飞宇的八卦早就在下人之中流传了,所以那丫鬟才会知道得那么清楚。
李云舒将那丫鬟打发走,屋内只剩下了她与沈氏母女。
“难怪那王氏不愿意将女儿嫁给那叫秦飞宇的,原来竟然是这样的人!”沈氏气愤不已。
“娘,我们得想办法尽快离开这里,女儿不想嫁给那个秦飞宇。”李云舒的脸色也不大好,不过她还算镇定。
原本她就不想嫁给一个自己不认识的人,更何况如今还知道对方是那样的一个烂人,她更加不愿意了。
沈氏说道:“可我们如何离开李家?那王氏吩咐了门房,拦着不让我们出府。”
前两天她们母女试图出府,可刚到门口就被门房给拦住了,不许她们出去。
显然王氏并不信任她们,怕她们会反悔,出府之后逃跑。
“总会有办法的。”李云舒安慰自己道。
只是如今距离婚期只剩下十天了,留给他们的时间不多了,若是她们再不想办法离开李家,她就只能嫁给那个秦飞宇。
沈氏实在想不出什么好办法,于是说道:“要不娘去求你爹,不管怎么样,你都是他的女儿。”
李云舒闻言赶忙阻止:“娘您还是别去找他了,您忘记他接我们来京城的目的了么?”
渣爹与王氏将她们母女接回来,不就是想让她替他们的女儿李云婉嫁给那个秦飞宇么,所以怎么可能会答应。
沈氏也是慌了神,才会想着去求李明海。
沈氏问道:“那我们该怎么办?”
李云舒说道:“既然前门走不了,那咱们就不走前门。”
沈氏闻言,不由得疑惑:“不走前门,那走哪里?”
李云舒说道:“明日女儿在李府四处逛逛,看看能否找到可以出去的地方。”
李云舒想着以前看的那些穿越小说里,女主都是钻狗洞跑出去的,于是她打算看看李家有没有狗洞。
王氏虽然下令不许放李云舒和沈氏出门,但是并没有禁她们的足,她们可以在李家四处走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