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耀武张雅茹是小说《重生渔村:1982》的角色人物,是由作者蝼不是蚁写的一款都市种田类小说。目前小说连载中,以下是小说《重生渔村:1982》的章节内容
春天的第一场雨随风而下,落地润物无声。
经过几十年风吹日晒,那破旧的屋顶,根本不能完全挡住连绵不断的雨水。
躺床上的李耀武,被屋顶上滴落的雨水弄醒。
慢慢地睁开双眼,望着昏暗老旧的房间,李耀武一时失神。
就连滴落在脸上的雨水,也没有及时去擦。
雨水完全打湿了脸庞,待凉意充满全身后,瞬间让李耀武回过神来。
右手用力扇了自己几巴掌。
啪啪啪...
随后,李耀武喃喃自语:“自己还活着?”
抬头看清墙上的日历,上面写着1982年3月20日。
不敢相信穿越的事,竟然发生在自己身上。
李耀武低声自语:“自己从2024年重生回到80年代?”
记得自己当时患了癌症,面对过百万的治疗费,儿女为了自己到处凑钱,把他们的房子,也挂在中介网上卖。
回想自己前半生,亏欠儿女太多,为了不拖累他们,自己选择跳海自尽。
自己从海边出生,也希望从海里结束一生。
为了验证真假,李耀武立刻起床,走出房间。
待看到正在厅堂修补渔网的两人,那是健在的母亲以及年轻貌美的妻子雅茹。
李耀武顿时热泪盈眶,身体激动得有点颤抖,快步跑过去,用力紧紧地抱着妻子。
在旁边看着的母亲,用鞋子拍打着李耀武。
“你是不是没睡醒,大白天就在这里拥拥抱抱,羞死个人。你快躲一边去,碍着我们补渔网。”
看着娇艳欲滴的妻子,李耀武顿时忍不住,在她红润的俏脸上亲了一口。
松开对妻子的拥抱,快步跑回房间,嘴里不忘开着玩笑。
“娘,你要是羡慕的话,我去跟爹说一下。”
确认自己真的重生回到80年代,李耀武按下激动万分的心情,开始回想82年所发生的事:
自己时常跑到镇上打牌赌博,最终欠下赌债1230元。
城里月均工资50元左右的年代,这是工人近两年半的工资总和。
在债主上门催债时,因与对方争吵打斗,自己持刀重伤了债主和其他人。最终自己被逮捕,需要蹲8年的大牢。
坐了8年大牢,等自己出来后才知道,三弟李耀文在大学毕业后,本来是有工作分配的,但因为自己的事情,工作分配被取消了。
三弟回到老家渔村,跟着父亲出海捕鱼。
父亲为了早日帮自己还清赌债和医疗款,风雨无阻的出海捕鱼。
在1983年9月份,父亲和三弟耀文出海捕鱼时,遇上海上暴风巨浪。
老旧的小木船根本无法抗衡,最终两人永远葬身大海。
在80年代初,吃不饱穿不好的农村,家里一下子少了三个青壮力,简直雪上加霜。
小妹李瑶双为了这个家,在1984年嫁给城里近三十岁的工人,换来300元的彩礼。
那年她才十八岁啊,最终一辈子都得不到幸福。
妻子张雅茹当时只有20来岁,为了养活儿女,风雨来风雨去的辛苦劳作。
等自己坐牢8年后出来,明明只有30岁的妻子,看起来却像40多岁的女人。
满脸沧桑,身体消瘦,明显是吃了太多的苦。
因为辛苦劳作,饮食休息又不好,所以母亲和妻子都在40多岁就病逝。
一家人的不幸,成了自己一辈子的痛,所以自己得癌症后,才选择跳海自尽,不再拖累儿女。
回想到这里,李耀武双拳紧握,在心里重重发誓:“上天给自己重来一次的机会,自己一定要阻止这些不幸,努力让家人幸福。”
今天已经是3月20日,那么明天就是债主上门的日子。
想起债主上门催是一切不幸的开始,李耀武瞬间坐不住了。
在房子里找出一件破损的雨衣,打算冒着雨赶到镇上,跟赌长刘三谈谈还款计划。
母亲和妻子雅茹仍在厅堂内,帮别人修补渔网赚取工钱。但是忙一天,只能赚5毛钱到1块钱。
见李耀武又要出门,母亲丢下手中的渔网,瞪着眼睛朗声开口骂着。
“下雨天,还要冒雨出去吗?叫你干活赚钱,不见你这么积极,马上就要吃午饭了,你还要出去干嘛?是不是又跑去打牌赌博?”
在旁边一起修补渔网的妻子,也停下手上的工作,用委屈巴巴的眼神看着李耀武。
过去的自己,整日游手好闲以及打牌赌博,让本就不富裕的家,生活更艰苦。
李耀武看着母亲和妻子,用坚定的语气回话:
“过去,我的确很不争气,但从今天开始,我不再去赌场打牌了,我会用心去赚钱,今年先赚一个万元户。”
听到李耀武这么说,母亲立刻站起身来,用右手揪着李耀武的耳朵,笑骂道:
“你是咸菜吃多了?说什么万元户呢,你以为万元户是大白菜啊。你今年要是能赚几百块,我都心满意足了。”
看着母亲和妻子的神情,她们显然是不相信自己说的话。
在她们眼中,一万块已经是巨款,不是游手好闲的自己能够赚到。
“我说到做到,你们看着吧。我现在出去办点事,午饭不用等我了。”
说完这句话,李耀武紧了紧雨衣,冒雨跑了出去,背后传来母亲的笑骂声。
偏远的龙湾渔村,离港口镇的镇中心比较远。本就不太好走的土路,遇上下雨天,更是泥泞不堪。
李耀武足足步行了近一个小时,才进入港口镇的中心。
对比2024年的港口镇,80年代的港口镇,就显得十分落后。
当然,对比更落后的偏远渔村,这时的港口镇中心,已经算很不错。
到处都是几层的水泥砖房,路上的行人和商贩也有不少,显得十分热闹繁荣。
赶了这么长时间的路,李耀武感觉饥渴难熬。
翻遍所有口袋,最终在上衣缝制的内口袋,找到一个5角硬币。
李耀武走到一家包子店停下,花2毛钱买了两个肉包子。
这年代的包子比较大和实惠,就着包子店免费提供的茶水,很快就把包子吃完。
看到老板手上戴着手表,李耀武便开口询问现在的时间,得到回复下午1点15分。
这时,外面的雨已经停了。李耀武收拾好雨衣,把杯子里的茶水喝完后,赶往刘三的赌场。
刘三的赌场开在街尾横巷,虽然赌场比较偏僻,但这个时间点,生意还是不错的。
毕竟在这个年代,游手好闲或者想不劳而获的人太多了。
刚走到赌场门口,就遇到经常一起打牌的张大虎和张小虎两兄弟。
张小虎连忙迎了上来,笑着打招呼:“武哥,我们今天一起耍几把。”
李耀武知道这俩兄弟,是隔壁浪头村有名的街溜子。
以前跟他俩打牌比较多,自己输出去的钱,大部分都是进了他们的口袋。
心里顿时有点不爽,但伸手不打笑脸人。
“你们玩吧,我已经输出去太多,从今天起不再打牌赌博,今天过来找刘三谈点事,先这样吧。”
李耀武说完,不等他俩回话,就往刘三办公室走去。
见到李耀武有点不同往日的神态,转头向张大虎问道:“哥,你刚才听到没有,李耀武那个赌鬼,说戒赌了?”
张大虎没有回话,只是点头示意听到了。
张小虎往地上吐出一道口水,继续开口:“呸,我宁愿相信寡妇能守寡,也不相信赌鬼能戒赌。”
已经走到刘三办公室的李耀武,并没有听到这俩兄弟的对话。不过就算听到了,也不会太在意。
毕竟他是真心戒赌了,也想远离这些赌鬼。
自己今天只想找刘三,协商好还款计划,然后开始好好赚钱,让家人幸福安康。
在刘三的办公室内,只有刘三一个人在泡茶抽烟。
见到李耀武走进来,刘三站起身笑着开口:
“小武,今天怎么到现在才过来,要不要给你找一张牌桌,让你好好耍几把?”
在刘三对面的凳子坐下,李耀武掏出一支香烟丢给对方。
李耀武也点上一根后,才开口回话:“我今天过来不是打牌,想跟你谈点事。”
听到李耀武这么说,刘三连忙正色的开口问:
“那你今天过来是还款吗?我记得,你的欠款是明天到期,本金1000多,连本带利是1230元,是这数目对吧?”
刘三说起欠款这个事,李耀武便接上对方的话:
“我今天过来,是想跟你协商还款计划,你知道我的情况,不要说我自己了,就算我整个家庭,也不可能一下子拿出1230元。”
听到李耀武拿不出钱,刘三的脸色瞬间黑下来。
知道刘三此时有点怒火,李耀武赶紧开口:
“三爷,你别生气,我不是想赖账,欠债还钱天经地义,我想让你那边,给我多宽容一些凑钱的时间,我现在已经戒赌,今后会出海捕鱼,会努力攒钱还款给你。”
刘三脸色好了一点,语气低沉的开口:“我这边不是开善堂的,借出去的每一分,都要按借贷的约定收回来。”
“三爷,我是想跟你重新签订借款协议,现在连本带利欠你1230元,你给我一年的还款时间,到时连本带利,一共还你1500元。”
说完这句话后,李耀武就看着刘三,等待刘三的答复。
但刘三却没有回话,只是坐在那里抽着烟。
知道刘三一时半会做不出决定,于是便打算逼他一下,李耀武双手用力握紧拳头,开口说着狠话。
“三爷,我知道你开赌场只为求财。但如果你逼得我无路可走,那么我只能拼命反抗。”
“我今天过来是协商还款的,多给我12个月。我连本带利还你1500元,而且我还会尽量提前还款。”
刘三听到李耀武这么说,也觉得自己开赌场的确是求财,没有必要鱼死网破。
等抽完一支烟后,便同意李耀武的还款计划。
最终双方签订新的欠款协议,从今天开始算,约定6个月内还清,连本带利付1350元。
12个月内还清,需要连本带利还1500元。
协议一式两份,双方签名画押后。李耀武带着自己那份协议,离开了刘三的办公室。
路过赌桌时,有不少人拉着李耀武,要一起打牌。
“我已经戒赌了。”
李耀武留下这句话后,便匆匆离开赌场,往家里赶去。等到家时,还没有到下午3点钟。
进入院子,便见到三岁的儿子祖明,和一岁多的女儿祖月。
两人在菜地里玩耍,用挖到蚯蚓去喂小鸡。
见儿女把衣服弄得脏兮兮,李耀武满脸溺爱的开口:
“明儿,月儿,你俩不要玩了,赶紧去洗洗。弄这么脏,要是妈妈回来看见,肯定会打你俩的屁股。”
听到李耀武的声音,两人丢下手中的铲子,马上跑过来。
祖月抱着李耀武的大腿,用糯糯的声音说:“粑~粑,你去镇上,有没有买糖糖,我们要吃糖糖~”
女儿的话,让李耀武心里刺痛。自己游手好闲这几年,不是赌博就是喝酒,对家人的关爱照顾太少了。
每当儿女看到其他小孩有糖吃,总是羡慕得很。
而自己却很少给她们买零食,以后要好好补偿他们。
摸了摸儿女可爱的小脑袋,李耀武解释着:
“爹今天去镇上办事比较匆忙,下次去镇上,一定给你俩带好吃的,你们先去洗洗吧。”
李耀武给儿女擦干净后,让他俩继续在院子里玩。
走进厅堂,看见爹李宗汉拿着烟枪,在饭桌边上抽烟。
“爹,我娘和雅茹她们呢?”
看到这个不争气的儿子,李宗汉顿时板着脸,有点生气的回话:
“你以为家里其他人,都像你那样游手好闲,不去干活哪来吃的?听你娘说,你早上又跑镇上去了,是不是又去赌博了?你要是敢再去赌博,我就打断你的腿。”
真怕惹老爹生气后,拿上棍子追着自己打,李耀武赶紧解释:
“我真的已经戒赌,今天到镇上只是办事去了。另外,我今后会努力赚钱。”
说完,不等父亲回话,李耀武就回自己房间了。
李耀武决定把还款协议藏起来,他可不想因为这欠款,给如今一贫如洗的家庭,增加更多的压力。
在房间找了一本旧书,把还款协议折好,夹在书本里,然后锁进自己的柜子。
这个柜子只有自己手上这条钥匙,其他人根本打不开。
坐到床上后,李耀武开始思考今后的打算。
现在只是把上门催债的事推迟了,不还清欠款,这事便一直是个雷。
还好自己,从2024年重生回到80年代。
凭自己超前的见识,在海洋资源丰富的80年代,想要赚钱,应该比大多数人更容易。
想到这里,李耀武顿时心安了不少。
趁现在时间还早,李耀武打算修补一下漏水的房顶。
给自己找点事做,好让家人看到自己的改变。
李耀武走出房间,去杂物房找修缮房顶的工具和材料。
说是杂物房,其实就是一间茅草房,用养猪房改造过来的。找了一圈,竟然没有找到木梯。
找到父亲询问,才知道自家的木梯,上个月借给大伯了。
没办法,只能去大伯家,把木梯拿回来。
爷爷奶奶一共有五个孩子,分别是大伯二伯,自己父亲排第四,还有两个姑姑嫁到其他村。
大伯的大儿子,是国企单位工人,大女儿也嫁给城里的工人。小儿子的年龄跟李耀武差不多,而且也是街溜子。
因为大女儿和大儿子比较争气,所以大伯家里的生活条件,比李耀武家里好太多了。
这个大伯一直看不起父亲,不要说关照兄弟亲人,就连爷爷奶奶的赡养,也丢给父亲。
仍记得在前世出事后,大伯趁李耀武家里缺少青壮力,就想霸占家里的土地。
最后还是爷爷奶奶和二伯拦着,大伯才没有得逞。
所以李耀武对这个所谓的大伯,没有什么好感。
龙湾渔村近200户,修建2层以上砖头水泥房的仅有十来户,他大伯就是其中一户。
到大伯家里,遇见堂弟李耀阳,他正准备出门玩耍。
见到走进来的是李耀武,李耀阳便主动开口邀请:
“武哥,你现在过来刚好,我们一起去镇上耍耍,镇上新开一家的酒吧,氛围挺不错。”
“你去吧,我过来是拿回木梯的。家里的屋顶漏水,我打算修缮一下漏雨的房屋。”
要是以前的李耀武,肯定答应马上出发了。
但现在决定改过自新,李耀武便果断回绝对方。
看到自家的木梯,就放在围墙边上,李耀武拿起木梯,就往家里走去。
却听到背后的李耀阳嘀咕道:“哼,你不去更好,就你现在穷得叮当响,我还不想花钱请你哩。”
这个院子只有四间一层的土石房,却住着大大小小14个人。
除了李耀武住的这间,因为带有吃饭的厅堂和灶堂,所以稍微有60平方左右,其余三间估摸25平方以内。
父母和四妹一间,爷爷奶奶和正读大学的三弟耀文一间,大哥耀全和妻儿一间,自己和妻子儿女一间。
现在的这些房子,太小太老旧了。看来要赶快赚钱,建几栋全村乃至全镇最好的房子,改善家人的生活。
但想要新建几栋砖头水泥结构的房子,至少需要几千块以上,根本不是现在可以考虑的。
只能先修缮漏雨的房顶,再熬一段时间。
李耀武把木梯搭好,拿上修缮工具和材料,就要往上爬。
父亲听到声响,出门过来查看,见到没有人扶着木梯。父亲语气不善的开口:
“木梯没有人扶着,要是摔倒了怎么办?你赶紧下来,让我上去弄吧。你整日游手好闲,哪里能够弄得来。”
父亲根本不知道,在前世自己出狱后,吃过的苦太多了,什么脏活累活都做过。
修补一下房屋,根本难不倒自己,而且自己哪能让父亲爬上爬下。
“爹,那你扶着木梯,让我先弄弄吧。要是我弄不好,你再上来弄。”
说完这句话,李耀武便不理父亲的劝导,顺着木梯爬上屋顶。
经过风吹雨打,倒V字的屋顶,已经有不少瓦片松动和移位。
由下往上,把瓦片重新整理一遍,一层一层的叠好压紧。
等把四间房子的房顶修缮好,太阳已经准备下山了,估摸着已经5点钟左右。
这个时间,母亲和妻子已经把晚饭做好。
李耀武收拾好木梯和工具,洗手后走进厅堂。
除了在外上大学的三弟李耀文,一大家子13个人,围着一张不大的饭桌。
桌上摆放着四菜一汤,巴狼鱼鱼干,清蒸杂鱼,白灼花甲,腌萝卜丝,海贝青菜汤。
因为家里太清贫,所以几个菜都只有半点油,更不要说放其他调味配料了。
这是李耀武重生回来后,和家人吃的第一顿饭。虽然饭菜没有多大的特色,但吃得特别开心。
自己在乎的家人都在,就是自己最大的财富和幸福,李耀武很快就吃完两大碗稀饭。
母亲见李耀武吃得这么快,顿时放下碗筷,有点不悦的开口:
“又没有人跟你抢饭吃,吃这么快干什么。是不是吃完饭后,又想跑出去玩?”
李耀武真没有想不到,自己因为开心幸福,所以吃得比较快一点,而落在母亲眼里是这么想。
顿时有点被噎着,赶紧喝了一大口海鲜汤。
李耀武深刻的体会到,只要一个人的底子黑了,进门先迈左腿,也是错的。
奶奶见母亲这么说,立马就不悦的开口:
“小武才20来岁,跑出去玩一会,那又怎么了?”
奶奶一直比较宠李耀武,也许就是所谓的隔代亲吧。
但她根本不知道,之前的李耀武出去玩,是打牌赌博。
母亲和妻子雅茹只能在内心吐槽,却不敢接奶奶的话。
“你这么宠他,是因为不知道他,出去打牌赌博的事。20来岁的男人还小吗?都已经是两个孩子的爹了。”
坐在对面的大嫂黄爱莲,小声开口说:“你大哥不是跟人出海,就是到码头扛货。你也可以找点事做,赚钱补贴家庭的生活开支。”
大哥耀全咳嗽了几下,打断了还想继续说下去的大嫂。
因为家里穷,李耀武又不去赚钱,所以父母一直没有同意分家。
而大哥赚到的钱,都需要拿一部出来,补贴整个家庭的开支,所以大嫂一直有怨气。
李耀武见气氛有点沉闷,便赶紧开口:“我一会打算去沙滩赶海,看看有什么收获,顺便散散饭气。”
晚饭后,拿上铁皮桶、手抄网、蛇皮袋、铁钳和手电筒等赶海工具,李耀武就往沙滩走去。
在院子里,跟大哥孩子一起玩耍的儿女,见到李耀武要去沙滩赶海,就立马跑过来说:
“爹爹,我们也要去沙滩。”
天已经完全黑下来,虽然现在是退潮,但是孩子还小,带她们去沙滩,太危险了。
李耀武蹲下来抱着儿女,对他俩道:“你们在家陪妈妈,爸爸去沙滩赶海,赚钱给你俩买糖糖,乖。”
儿女听到李耀武赶海赚钱,给他们买糖糖,顿时欢快的跑向妻子那边。
并在路上喊道:“娘,爹爹说给我们买糖糖~糖糖”
安顿好儿女,李耀武提着赶海工具,走往沙滩方向。
因为李耀武住的院子,离沙滩就几百米,所以到达沙滩,根本不需要多久。
今天不是初一十五,不是大退潮,所以今晚出来赶海的人并没有多少。
来到海水边上的沙滩,找到一些沙眼,李耀武用沙铲挖了几下,立马就挖出两个沙白。
根据经验,沙白多是聚集在一起,所以李耀武放下沙铲,改用沙耙。
划拉一下沙耙后,用手电筒一照,果然7-8个沙白被沙耙翻了出来。
李耀武感慨80年代的海产资源,真是丰富啊。
忙活了大半小时,李耀武挖了近一铁桶的沙白。提了提铁皮桶,足足有30斤以上。
现在沙白比较便宜,拿去码头收购站,估计只能卖5分钱一斤。毕竟在菜市场,也才卖1毛钱一斤。
大半小时就赚1.5元以上,对于其他人而言,已经很满足了。
母亲和妻子帮别人修补渔网,一天才赚几毛钱。
但对于欠款1000多元的李耀武来说,这点钱还是太少了。
提着铁皮桶,往礁石滩走去。湿润光滑的礁石滩,一个人也没有。
礁石经过海水长时间泡着,每一块都是既光滑又锋利。
要是不小心滑倒,轻则划伤,重则有性命危险。
所以这片礁石滩,一般都是晒干后,才会有人爬过去。
李耀武知道礁石滩之所以容易滑倒,是因为重心不稳。
身体尽量蹲下,小心点缓慢前行,问题应该不大。
把铁皮桶藏到一块大礁石背后,打着手电筒缓慢前行。花费一番功夫,才进入礁石滩。
李耀武拿着手电筒,照往礁石间隙。连续找了几个礁石间隙后,终于看到间隙里露出一只大蟹钳。
看这蟹钳大小,这只青蟹至少1斤半以上。
就在铁钳伸进礁石间隙时,青蟹感觉到危险,马上逃离。
但李耀武早就有准备,立刻夹紧铁钳,把青蟹夹了出来。
从身上拿出绑蟹绳,把张牙舞爪的青蟹绑了起来。
用手掂了掂,这只青蟹果然超过1斤半,估计快接近2斤左右。
现在的青蟹,码头收购价,半斤到一斤是5毛钱一斤,一斤到一斤半是6毛钱一斤,一斤半到两斤是8毛钱一斤,两斤以上一块到1.5块一斤,具体要看大小。
意味着这只大青蟹能卖1.5元以上,赶上花费大半小时,弄到的30斤沙白了。
把青蟹放到蛇皮袋里,继续查看石头和礁石间隙。
随后的半小时里,李耀武又抓到了5只青蟹,都是1斤以上的。
有一只比较大,绝对超过2斤。还有一些小海鱼和鱿鱼、海螺。
继续往前走去,看到一条几十斤以上的大石斑鱼。
李耀武快步走过去,发现这条大鱼已经死了。
用手电筒照了一下鱼鳃,鱼鳃已经发白。又用手指按压一下鱼身,按下去的鱼肉已经不能够回弹。
证明这条鱼死去很久,已经不能够食用。
李耀武有点懊恼,自己这是空欢喜一场。
又往前走了20来米,面前出现一个十平方左右的坑。
因为退潮原因,现在水面只有几个平方。
李耀武在心里期待着:“希望有一些贪吃的鱼,逗留在水坑里,没有离去。”
下到水坑里,发现水位只到膝盖位置。李耀武拿起抄网,往水里抄去。
就在这时,一条鱼跳跃起来。看着那一抹红色的身影,应该是5斤以上的红斑。
往鱼落水的附近抄去,很快就抄到这条红色的鱼。用手电筒照了一下,果然是一条红斑。
在码头收购站,5斤以上的红斑,收购价8毛一斤。
用石头围了一个小水坑,把这条红斑放进去先养着。怕它跳出来,又把装着青蟹的蛇皮袋盖在上面。
然后拿着抄网继续抄鱼,有一条红斑,也有可能还有第二第三条。
果然,在抄到几条杂鱼后,又抄到一条更大的红斑,估计有8斤以上。
可惜今晚没有带手套,不敢去摸水坑里的礁石间。
刚才用铁钳捅了几下,发现里面有螃蟹和鳗鱼。
但这些太凶猛了,在水里很容易被咬到。
明天带手套过来,一定要好好收拾这些躲礁石间隙的好货,那都是钱啊。
想到明天还会过来弄这个水坑,李耀武记得前世看抖音的赶海视频。
那些人喜欢用死鱼或者猪下水,去打窝这些水坑,然后把贪吃的鱼虾蟹留在水坑里。
在这个年代,根本没有人会用这个方法,毕竟这个年代家家户户都吃不饱,哪里会用这些去打窝。
要是死鱼,又不能吃,连多看一眼都不会。
所以打窝这个方法,是李耀武领先这个年代的捕鱼方法。
刚好遇到一条死太久,不能吃用的大石斑。
刚才还可惜这几十斤的大鱼,一点用处都没有,想不到现在还真有用处。
李耀武把那条大石斑提了过来,用绑蟹绳结实绑好。
再把绳子的另一端,绑上一块几十斤的石头,避免被大鱼拖走,或者涨潮退潮弄丢。
把这大鱼连带石头,丢到水坑的中心后,开始期待明天退潮的大收获。
把小水坑里养着的鱼,全部弄到抄网里。提起蛇皮袋,李耀武赶紧往回走。
红斑必须要弄到桶里养着,因为活着的红斑贵太多了。
回到铁皮桶位置,把沙白全部弄到蛇皮袋里,而青蟹则放在沙白上面。
给铁皮桶打一点海水后,赶紧把抄网里的红斑,放到桶里养着。
背起蛇皮袋,提着铁皮桶,收拾好赶海工具,就往码头收购站走去。
偌大的沙滩上,在这个时间点,已经没有其他人了。
等到达收购站,做海鲜生意的阿强和工人,在整理今天收购的海鲜,准备运往县城那边。
龙湾渔村的渔船都不大,大多都在近海捕鱼。
一般都是傍晚6点左右就回来,8点多这个点,都卖完海货回家了。
收购站没有其他村民更好,这样的话,那个水坑还能给自己,提供一段时间的经济来源。
来到阿强身边,李耀武开口道:“强哥,帮我过一下秤。”
阿强转过身来,见到是李耀武,顿时回道:
“小武,今晚没有出去玩吗?对了,你说什么?你要卖海货?”
李耀武点点头,把铁皮桶提到他面前。
看见桶里那两条鲜活的红斑,阿强眼睛一亮。
城里宴请客人,就喜欢这种红色喜庆的海鱼。
阿强亲自把鱼拿去过称,一条5斤6两,一条8斤9两。
见阿强称好鱼,李耀武便询问价钱。被告知5斤以上的红斑,收购价8毛钱一斤。
这么鲜活的红斑比较少见,镇上酒店的收购价,一斤绝对可以1.5元以上。
李耀武开口道:“强哥,这么鲜活这么重的红斑,很难弄到的。我也不多要你,一元一斤。你要是不要,我拿到镇上去卖得了。”
听到这话,阿强顿时就急了。因为前几天,有重要客户让自己帮忙,收购一些红色的海货,用来宴请客人。
价格拉扯一会后,阿强最终答应收购价一元一斤。两条一起14.5斤,14.5元。
留了3斤左右的沙白后,余下的沙白,全部卖给阿强。
大大小小6只青蟹,卖了8.6块。28斤左右的沙白,卖了1.4块。
阿强把钱算好后,拿出24.5元,交给李耀武清点。
给李耀武递了一根烟后,阿强微笑着开口:
“小武不错啊,现在知道赶海赚钱了。以后有什么货,都可以拿来我这里。价钱方面,我绝对给你一个公道价。”
李耀武点头回应:“到时候再说吧,我也不知道下次,还有没有这么好的运气。”
清点完卖货款,李耀武便离开收购站,往家里走去。
渔村晚上没有什么节目,虽然去年通了电,但电费不便宜,大多数人都不舍得多用电灯。
而黑白电视机,估计整个龙湾渔村,也不会超过5台。
在路上,刚好遇到刘伟,陈志荣和吴磊三人。
曾经,他们四人比较要好,一起去后山掏鸟,捕野兔挖田鼠等等。
只是后来,染上了打牌赌博,玩伴就逐渐疏远自己了,也多次劝自己戒赌。
记得前世自己入狱8年,他们三人一直关照着自己的家。
在这个艰苦的年代,在缺少三个青壮力后,让亲人还能坚持下来。
可惜自己前世,生活也只能苟且着,未能报答他们的恩情。
现在自己重生回来,有了领先几十年的见识。要是有机会,李耀武愿意拉他们一把。
他们三人嬉戏打闹,很快就到了李耀武身边。
见到李耀武提着铁皮桶,拿着赶海工具。
陈志荣微笑着开口:“武哥,你去赶海回来,今天没有出去打牌啊?”
知道他们一直劝自己戒赌,李耀武便回道:“我已经戒赌了,现在要努力赚钱,刚赶海回来。”
听到李耀武说已经戒赌了,三人都非常高兴。
刘伟开口道:“那武哥,我们约时间一起赶海捕鱼赚钱。”
“好。”
四人结伴走了一段路后,便各自回家去了。
回到家里,家人都已经回房间睡觉了。
李耀武把带回来的沙白,用清水养起来,让它们吐一下体内的沙。
至于那些杂鱼和鱿鱼,就放在灶膛上。放好赶海工具,简单洗洗,便回房间。
儿女已经睡着了,而妻子张雅茹听到声响,打开了电灯后开口:“你回来了,早点睡觉吧。”
妻子说完这话,打算继续睡觉,明天还要干活。
见状,李耀武赶紧拉着她,满脸笑意的开口:“你先别睡,把钱收起来后再睡。”
妻子满脸疑问:“什么钱?”
把卖海货的钱递给妻子,李耀武解释道:“这是我今晚赶海,卖海货的钱,24.5元,你点一下。”
妻子拿着钱,一时不敢相信这是真的。丈夫这几年游手好闲,根本没有赚过什么钱。
今晚赶海几个小时,竟然赚到近25元,这相当于大部分工人,一个月的工资。
足足清点了三次,才确定这是真的。妻子连忙问道:“你今晚赶海,究竟捕获了什么,卖了这么多?”
李耀武把今晚的渔获说了一遍,也说了那个水坑的情况。今晚用死鱼打窝,明天再去一趟,估计还能有收获。
妻子听后十分高兴,一来是丈夫真的开始赚钱了,二来是按照丈夫所说,这打窝要是有效的话,以后还能有所收获。
不过知道礁石滩那里,十分光滑凶险。妻子便说道:“那礁石滩太凶险了,你以后还是少点过去那边吧。”
知道妻子是在关心自己,李耀武微笑着开口:“放心吧,我有办法降低滑倒风险,进入到礁石滩。”
妻子听闻后,表示明天晚上,也要跟去看看。
看着妻子准备把钱收起来,想到明天要制作捕鱼工具。
李耀武便说道:“我明天要制作捕鱼工具,和购买一些鱼钩鱼线,你给我留5块钱吧。”
妻子怕自己拿钱后,又去打牌赌博,所以有点犹豫。
所以李耀武又加了一句:“放心吧,我真的已经戒赌了,我想制作一些捕鱼工具,方便更好更快的赚钱。”
听闻这话后,张雅茹也觉得丈夫已经戒赌了。
要是还想打牌赌博,今晚卖海货的钱,也没有必要全给自己。
张雅茹拿出5块钱,递给了李耀武后,其余的钱都收起来。
忙了一天,真的太累了。关灯后,抱着妻子,李耀武很快进入梦乡。
第二天早上6点多,李耀武就起床了。因为儿女睡醒后,就在床上闹腾。
李耀武洗漱完出来,母亲已经做好早饭。腌萝卜干,和白灼沙白,一锅稀饭。
妻子在给一岁多的女儿喂早饭,儿子已经吃完早饭,跑出去找伙伴玩了。
小月儿见到李耀武过来,嘴里含着稀饭,口齿不连贯的喊道:“爹~爹,吃饭~饭~”。
摸了摸女儿的可爱小脑袋,李耀武笑道:“多吃点,才会长高高。”
小月儿很认真的点头道:“我要长~长高高。”
李耀武盛了一碗稀饭,刚坐下来。
母亲就开口说:“你昨晚出去几个小时,就弄回来几斤沙白吗?还有弄回来的那些杂鱼,你也不杀好腌制一下。我起来看到的时候都臭了,只能丢去喂鸭子。”
听母亲说到那些杂鱼,李耀武才想起来。昨晚回来太累,忘记处理这些杂鱼。
下午没有什么事做,刚好可以拿来钓海鳗。
李耀武吃了一口稀饭后,对母亲说:“那些杂鱼,我昨晚太累忘记处理了。你不要丢去喂鸭子,我下午有用。”
母亲听到李耀武说太累,便开始唠叨起来:“一个晚上就弄几斤沙白和几条杂鱼,哪来的累啊。”
奶奶听到母亲这么说,立刻就维护起李耀武,毕竟这是她最宠爱的孙子。
李耀武不想辩驳,之前给家人的印象不太好。
现在说太多,家人也未必相信自己,只好自顾自的吃着早饭。
但妻子雅茹知道昨晚赶海的事,不想丈夫再受家人的误解。
张雅茹便开口:“妈,昨晚耀武赶海回来,已经9点左右了。而且他赶海的鱼获,卖了24.5元。他昨晚回来后,都交给我了。”
听到张雅茹这么说,一家人都给惊喜到了。
毕竟在这个年代,近30元已经是不少的数目。
顿时,一家人都望着张雅茹,想等她解释一下具体情况。
李耀武只能给大家说一下,昨晚赶海的渔获情况,以及那个水坑的事。
今天要制作一部分捕鱼工具,事情比较多,李耀武吃完早饭,赶紧忙活去了。
在杂物房里翻找,找出一块破裂的白玻璃,刚好拿来做潜水镜的挡水玻璃。
花了近一小时,李耀武终于做出一个潜水镜。放到眼眶上试了试,感觉还不错。
现在就差用于固定的压脉带,那压脉带只能到镇上购买。
做完这些,已经8点多了。李耀武打算去找二伯家,借一辆自行车。到镇上买一些鱼钩鱼线,还有压脉带。
其实隔壁的大伯也有自行车,但是李耀武不太喜欢跟大伯打交道。
而且二伯对自己家还不错,这几年也是跟父亲和大哥,一起出海捕鱼。
鱼获卖了,父亲出船占7成,二伯占3成。
不过听说,二伯已经买了新船。所以今天,父亲和大哥都没有出海。
去到二伯家里,二伯也没有出海,在整理渔网渔具。
跟二伯打一个招呼,给他派了一根烟点上,李耀武开口道:“二伯,我想借用一下你的自行车。到镇上买鱼钩鱼线,打算钓鱼赚钱。”
二伯语气爽快的回话:“你拿去骑吧。你也老大不少了,确实应该努力赚钱,加油吧。”
李耀武骑着自行车,十分钟左右就到了镇上。
先去杂货店,花了2块钱买了10根压脉带。长期泡着海水,估计耗损比较快,所以多买点。
去渔具店花了2.2块,买了十个20号的大鱼钩,和一卷五十米的20号鱼线。
全是奔着钓大鱼去的,毕竟只有弄到大鱼,才能更赚钱。
而且在80年代,海洋资源太丰富了。只要找到合适的海底,放置海底钓,钓到30斤以上的大鱼不难。
这也是前世刷抖音时,经常看马来国的小伙弄海底钓。在礁石或者珊瑚礁旁边,钓到不少大鱼。
路过自行车修理店,花了2毛钱买了一条破损严重的内胎,和小半罐粘合剂。
回去把内胎剪下来,装在潜水镜木框边上,可以增加与脸部的贴紧度,而粘合剂则用来固定挡水玻璃。
昨天答应儿女,要是到镇上,就给她们买糖果。
刚好余下6毛钱,买了3毛钱水果糖,最后3毛钱买了一包烟,5块钱全部用完。
把全部东西放在网兜里,李耀武骑着自行车往家里去。
把自行车还给二伯,提着一大网兜的东西,步行回家去。
刚到院子门口,小女儿便就跑过来,抱着李耀武的腿,萌萌哒的叫道:“爹爹,抱抱。”
弯腰抱起了小月儿,李耀武对儿子说:“爹给你们买了水果糖,赶紧去洗洗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