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桂枝是小说《农家女翻身记》的角色人物,是由作者爱吃浮梁茶的海龙兽写的一款种田类小说。目前小说连载中,以下是小说《农家女翻身记》的章节内容
本文为架空年代
一条小河边,一个小女孩儿晃晃荡荡站了起来。不知道躺了多久,肚子饿的咕咕咕叫,饿的感觉抽搐,情不自禁的流下眼泪来。这是哪儿?王桂枝左右看看,想了一下,对着河水照了一下,噢!这是我吗?怎么穿越到一个小姑娘的身上了?
自己一个农村长大的女孩子,父母省吃俭用才上了大学。刚刚毕业正准备去应聘个大公司职位,却因为想省下一点车费,早早起来准备走路去,过马路时明明左右看了没有车啊,怎么就被一辆急速行驶的卡车撞飞了。
睁开眼睛又被一阵头疼晕了过去,感觉记忆里多了点什么再睁开眼睛时,发现自己手脚都好,却短了很多,衣服也是补丁又补丁,还短了很多。晃晃悠悠站起来,对着河水照了照,瘦小的样子也看不出来美丑。只是胃里难受,饿的慌。
王桂枝平时也看过网络小说,知道自己是穿越了,现在的她是一个不知何朝何代的小姑娘。
家里有四个女孩,她是老三,只有五岁,一个妹妹刚刚才两岁,大姐十岁,二姐八岁。
父亲是家里长子,母亲因生不出儿子总是被爷爷奶奶看不上,被奶奶经常骂白吃,要让王家绝后了。
三个叔叔家都有了儿子,母亲更是雪上加霜,每天干不完的活,尽量的少吃少穿,抬不起头。大姐是爷爷奶奶的大孙女,第一个出生时,爷奶还很稀罕,可随着后面几个孙女出生,爷奶的脸色一天比一天难看,难听的话张嘴就来。
桂枝是老三,奶奶已经不待见了,妹妹出生后奶奶彻底爆发,什么赔钱货啊,什么要绝后啊,生不出孙子要儿子休妻啊…
总之桂枝在这种环境下,敏感又胆小,经常饿肚子。
因为岁数小又不能干活,母亲要照顾更小的妹妹,两个姐姐要去挖野菜喂猪,洗衣服适当的帮家里干活,这不桂枝来到村里唯一的小河边,看到一只蛤蟆,跑去抓,蛤蟆没抓到,踩到石头上滑倒摔在岸边。
幸好没有摔到河里,睁开眼睛就是穿越过来的王桂枝了。
勉强消化了这些,还在想自己的父母听说自己的噩耗,不知道要怎么伤心,不由得泪流满面。
忽被人拍了一下,又拉又拽,"三丫,还不回家吃饭?等下又没有你的份了,哭哭哭!就不能机灵点,喊你几遍了也不理我!"
是二姐,刚洗完衣服喊桂枝回家吃饭,再晚家里人吃完了,不会有人想着姐妹两人的。
桂枝忙擦干眼泪,小声说道“好的,二姐,我饿了。我帮你拿盆。”
两人抬着湿衣服的盆慢慢回家去。一间间低矮的茅草屋出现在桂枝眼前,回到家后两人赶紧晾衣服,一个挽着髻在脑后的老太太走了出来,“怎么这么晚才回来,不是踩着饭点偷懒去了吧?要吃饭了才回来,两个懒蹄子!”
“奶奶,我和三妹一起洗衣服,她小我教一教她,再大一点了三妹也能帮着干活了。奶奶看,三妹能和我一起晾衣服哦!”
“哼!就是要学会干活才行,不要到时候吃啥啥不剩,干啥啥不行!咱家不养闲人!”二丫一捅桂枝,又嘴呶向奶奶,示意桂枝说话
“哎!奶奶,我学,我不偷懒”桂枝说道。“呦!娘!太阳打西边出来了,三丫会说话了呢!”二婶从厨房出来,笑眯眯道。
她正在往二老房间端饭,一大家子都在二老房间吃,炕上一桌,地上一桌。
桂枝娘跟着做好饭后,趁着还没吃饭先盛了一点粥回自己屋喂四丫,她太小了,上不了桌,怕闹腾,赶紧先把小的喂饱,大人才能紧着吃一口。
不然娘两个都得饿肚子还要挨骂。以前的三丫不敢说话,怕挨打怕挨骂,声音小如蚊子哼哼,要不就一句话不说,站着不动。
桂枝穿来了赶紧表态,向二姐学习,二姐说话干脆利落,还带着笑,一看就很讨喜。
大丫拿着碗筷也往老屋走,嘴里说着“奶,进屋歇着,不用您忙活,我们一会儿就都拿进屋了。二妹三妹,快点晾完,进屋帮奶盛饭!”
“哎哎!”两姐妹异口同声答应着,又互望一眼笑了。老太太不放心,又到厨房看一眼饭菜,估摸着心里有数了,要是有人偷吃也能看出来,转身进屋坐等给大伙分饭。
家里穷,一大家子人就熬了一大锅大碴子粥,一人一碗,自家菜园里摘的豆角炖的土豆。
老头儿也领着三个儿子从地里干活回来,老三在镇上找了份活计,在车马行给人赶车,和媳妇儿带儿子租房子在镇上,媳妇儿手巧会点绣活,能卖个帕子之类的,也有点收入。
老五在镇上读书,准备考童生,放假时会到老三那里吃饭,美其名曰改善伙食。
老四还在议亲,能吃能干活,没有多余的房屋,目前只有和二老睡一屋,南北两个炕,分炕住。吃晚饭了,男人一桌在地上,女人带孩子在炕上坐一桌儿。
桂枝进屋时,奶奶已经分好大子粥,出苦力干活的男人吃大碗,孩子们小碗,几个女人用二碗,一人一碗,土豆豆角也不多,炕上这桌也就一人一筷头,地上那桌也是配下饭吃。
桂枝娘喂完四丫把四丫放炕里自己玩,招呼三个姑娘坐旁边吃饭,老太太居中面对着地上那桌。
“老二,你照顾着大宝些,别光顾着自己吃!”二叔家有三个孩子,大女儿是桃枝八岁,大儿子大宝六岁了,二婶让他去男人那桌,必竟是饭菜略丰盛一些,能多吃几口,小儿子二宝坐在奶奶旁边慢慢吃着,也能把自己喂饱。
大伙都闷声吃饭,很快就都吃个半饱,男人们虽然分的多但是干出力的活也多,吃饱得两三碗。人穷啊肚子里没有油水,只能吃粮多一些。可是自家的地也不多,现在的地出产也不多,还要给老三和老五准备粮食,一家人只能勒紧裤腰带,早晚吃个半饱,中午再吃一顿,如果冬天没活干就一天两顿饭。
吃过晚饭后,大丫,二丫勤快的收拾碗筷,桂枝也连忙上去帮忙,桂枝娘和二婶各抱各的小娃娃回自己屋去,或缝缝补补或铺炕哄娃睡觉。
都去做自己的事去了,桃枝紧跟她娘身后说要学针线。
剩下三姐妹慢慢收拾东西,以前桂枝早跑回去带妹妹,叫她娘来收碗洗碗,今晚上桂枝想和姐姐们一起。
“奶,我和大姐二姐学着干家务活,我慢慢来”
“嗯,慢点,不要一下子拿太多。别打了盘子碗,不然这个家可不够你们败坏的”奶奶看到桂枝小小的人小心翼翼的收碗收盘子,也不骂人,只要几姐妹肯干活,不偷懒,她也懒的啰啰嗦嗦。
这边收拾好了,大丫二丫一起洗碗,桂枝搬不动桌子,桂枝爹帮忙收好两个桌子。
爷爷说话了:“今天的地锄完了。明天没什么活了,这几天都没有事了,你们准备去镇上找活呢还是上山?”
奶奶说:“老四这几天好好收拾收拾,干净利索的。咱找媒婆好好给你相看个媳妇儿”老四不好意思的笑着答应了,高兴的出去溜达串门去了。
老二说:“爹娘,我觉得累了,这几天歇歇,有时间就上山溜达一圈”说完回屋逗娃去了。
桂枝爹没说话还没考虑好,爷爷开口了:“老大啊,你准备去镇上找活呢还是上山啊?你啊,也没个儿子,只这几个丫头以后也帮不上什么忙。唉!这往后分家了可咋整?”
“咋整?这段时间老二家的没少埋怨,养了几个赔钱货,以后全靠侄子们养着,觉得吃亏了呢!那往能有好脸色给你啊!”奶奶接话。
“爹娘,我再考虑考虑。我回屋问问丫头她娘。”
“问她干嘛?一个不下蛋的玩意儿,也想当老爷们儿的家,做老爷们儿的主。不用管她,你想干啥就干啥!”奶奶气呼呼的叫。
桂枝爹低头坐在炕沿上不讲话,也不知道说什么好。
桂枝人小不起眼,轻轻拉了拉爹的衣摆,她爹看看她,“爹娘,我先回屋了,我会好好干活的!”
“你一个人怎么比得上几个壮劳力,还是要有男娃啊!唉!”爷爷又说。
桂枝看向她爹摇摇头,示意回自己家去再说。两人慢慢往回走。剩下两个老的在屋低声说话。
“总是这样下去也不行,老大家的没有男娃,光是丫头片子干不了重活,下不了地,长大了一个个嫁去别人家,剩下他们两口子怎么过?谁给他们养老?靠几个侄子吗?老二老三自己也要靠儿子呢!再说还要养几个丫头好多年,都有怨言。”奶奶说道。
爷爷想了好久。“儿女都是债啊!不是我偏心,老大是能干肯干,但是他一个人养不起他们几个媳妇丫头,一直都是占几个弟弟的便宜。都是大伙帮衬着,这么多年了,也没生个男娃,以后还要靠多长时间,这总不是个事啊。”
“嗯,现在我们还能压一下他们,再过几年老了可就靠孩子们养老,那就压不住了啊。到那时候分家我们也难做啊。要不把老大分出去?让他们先自己过吧,大丫二丫也大了能帮忙了,过两年早点订亲有点聘礼他们自己安排也好过一点点。”
“唉!早点睡吧!累了一天了!还是得多考虑考虑。”两个老人都在焦虑中睡了。
桂枝和爹爹站在门外面听了许久,默默回到自己屋里。
桂枝躺炕上想着目前,想着将来。在这个家里,爷爷奶奶没有像好多刻薄的家庭那样苛刻自己的父母,但是大家长难做,不可能做到真正的公平公正。
毕竟每个人心里的那杆秤不一样。站在叔叔的角度来看,在农村干农活方面,以后男娃长大了会越来越有力气,也能撑起一片天。可女孩本身力气小,长大了能起作用了,就嫁去别人家了,还要给嫁妆,所以只能是赔钱货。
自己家四个女孩,在农活上帮不上大忙,只靠爹爹一个人到田地去干活,过两年叔叔家堂弟们就会帮忙家里,必竟是力气大过女孩子。
古代的农村,包括现在的农村,男人才是主要的劳动力。桂枝觉得想问题应该双方代入考虑一下,目前自己家真的被分出去了,那么爹娘,姐姐会理性的听五岁的自己慢慢分析吗?
一切应该是利字当头。前提是分家后自己家真的能衣食无忧。万事开头难,怎么样才能赚到第一笔金呢?
随着公鸡打鸣的声音,村里家家炊烟逐渐升起。新的一天开始了!
桂枝扬起小脸“爹,我们一起去镇上走走吧。爹这么忙,趁着农闲时间带女儿们也去见见世面吧!”
桂枝爹本来打算上山看看有没有什么野菜啊,野果之类的,可以换点零钱花。
可是面对小女儿却又无奈的道:“三丫,爹爹没用,爹爹没有银子!”
在桂枝眼里,山上有很多好东西,但是去的人也多,认识山货的也不少。物以稀为贵,多了反倒不值钱了。去镇上毕竟人流量大一些,富户也多一些,看看需求,没准有不一样的收获。
桂枝和爹爹带上两个窝窝头当早餐就一起去镇上了。
没有银子坐牛车,凭着两条腿走了差不多一个时辰到了镇上。
走走看看,人来人往,市场上人还是很多的。街道两边商铺也不少,卖日杂的,卖菜的,卖肉的,卖布料的等等。
“爹,你带银子了吗?”“没有,爹去看看有没有人招工。”
好吧,老实的爹,出门都不带铜板。两个人慢慢走到平时招劳工的地方,有几个人或蹲或站着聊天,等待有人找他们干工。
“我的粮店到货了,你,你一起跟我卸车去。”一个中年男子走过来,顺手指了桂枝爹和旁边站着的男人,带两人去干活。
桂枝乖巧的跟在后面一路到粮铺。粮铺门前有四辆牛车上堆满了粮袋,仓库门打开,伙计过来站在车上往下抬,要求刚到的桂枝爹二人扛进仓库摆放整齐。掌柜的在边上计账。
全部扛完算账付工钱倒是没有克扣,扛一包给一文钱,两个人每人三十包各赚三十文钱。比给别人干一天的零活赚的还多!
干完活后已到午时,虽然很累,但是第一天能有一点收入,桂枝爹还是很开心。
“三丫,爹带你去买包子吃!”两个人买了两个素包子花了四文钱,还向店家讨了口冷水喝。
“爹,您赚的铜钱都交给奶吗?”“嗯,没有分家之前,都交给奶奶管。爹也不是每天都能赚到铜钱。没有活干也要回家吃饭的。”桂枝爹闷声说道。
桂枝眨眨眼又问:“爹,我们会分家吗?我们家没有男孩,会被分出来了吗?”“不知道,唉!小孩子家哪来那么多话。”“嘻嘻!爹,我长大了!”桂枝故意撒娇。
“爹,昨晚爷奶的话您也听到了,爷奶也为难。要不我们主动提出分家吧?”
桂枝爹想了很久:“分家容易,但是我们没有男孩,分不到什么家产田地的。分出来后,你们还小又是女孩子没有什么力气,我一个劳力干不了多少活,养不起咱们六个人。爹没有能力啊!只好占你爷奶和叔叔们的便宜了。”
桂枝努力劝说:“爹,我和姐姐们可以做力所能及的事。爹,爷奶叔叔都很好!但是我们不能总是这样占便宜,不如我们主动提出分家吧。还能彼此留有余地,我们没有力气种多的田地,但是天无绝人之路,总会有办法赚一点铜钱过生活的。”
“三丫,你今天怎么想的这么多?”
“爹,我在慢慢长大啊!昨天二姐说让我学着机灵点,昨晚就听见爷奶的话了吧!其实以前也听过二叔二婶他们叨咕,但我是小孩子啊,才不管那么多呢!
今天和爹出来见世面,外面的生活多热闹啊,卖什么的都有,我想啊,我们也出来卖东西赚钱啊。哈哈”桂枝说完自己也咯咯的笑。
是啊,路有那么多,为什么死守一棵树呢?桂枝爹也觉得有点意动。
“爹,要不今天的钱不要交给奶奶了?也不乱花,先留着分家后当本钱。等我们有钱了,多给银子给爷奶养老。以后啊,我们要赚多多的银子…”两人走在回家的路上,桂枝和爹爹一边畅想着未来,一边思考着目前的困境。
到了家门口,听到里面一阵吵闹。
“大丫二丫都什么时候了,还不赶紧去洗衣服!三丫也不知道死哪去了,生了一堆丫头片子,赔钱货还不干活,就等着白吃白喝啊!”
“二婶,你们自己的衣服也太多了!要是一件两件我们帮忙洗,可是全部拿给我们两个人要洗到什么时候!我们还要洗我们自己的,爷奶和四叔的呢!”
“二婶,桃枝也是女娃,她怎么不去洗衣服?”
“我们家桃枝的手要做针线要绣花,手粗了可不行。再说大宝二宝过两年就是两个壮劳力,能帮衬着家里干好多活儿。
你们几个丫头过两年就张罗着嫁给别人家了,哪里还能帮到家里什么!洗几件衣服还嫌干活多!”
桂枝开大门后,看到大丫二丫和二婶正在吵嘴。
二叔门口堆着一堆衣服,连大带小的估计一篮子装不下,二叔家也五口人,还有两个男娃的衣服换下好几件。
而大姐二姐的篮子里都装满了衣服,一个是自己家人的,四丫小,经常尿湿衣服,所以大人孩子也装满了一篮子。
另外一个是爷奶和四叔的,四叔没有结婚,衣服放在一起洗。奶奶应该是在屋里没有出来,娘应该带四丫在屋里缝补衣服。
没有办法,家里人穿的衣服也都是补丁带补丁,没有钱买新的,旧的自然舍不得扔。干农活穿的衣服鞋子啊都很容易坏,这刮条口子,那撕开一道的,慢慢补上还能多穿一段时间,出门也不会被人笑话。
在周围村里穿补丁的衣服不可笑,大家都差不多,可是衣服破了也不补就那样穿会被别人笑话的。桂枝娘听到二弟妹骂孩子也没办法,她也老实不是泼辣的性子,总感觉忍忍就过去了。
桂枝问:“二婶,桃枝会手艺是好事,她赚了银子会给我们姐妹花吗?”
“凭什么给你们花,你二叔肯养着你们几个丫头吃饱饭就不错了,还想我桃枝赚钱给你花,想屁吃呢吧!”
“二婶,我爹也下地干活。我爹出力也不少,没有让二叔养我们。”
“说的容易,再过几年你们还是你爹一个人上地,而我们却有三个男人去上地干活,那能一样吗?不是你二叔养着谁养你们!你爹一个人养得了那么多赔钱货吗?还要赔嫁妆!哼!”
桂枝爹听了心里不舒服。直接走向老屋,屋里奶奶正给四叔做新衣服。四叔要去相亲,自然要做两身新衣服,看上去也体面。爷爷在炕上躺着休息,岁数大了,这段时间上地干活挺累了。刚好现在不忙,上地里转一圈回来躺一会儿。
“爹,娘!”
“老大回来了!”
“爹娘,我们分家吧!”桂枝爹吭哧道。爷爷坐了起来,和奶奶对视了一眼,都没表态。
“爹娘,把我们单独分出去吧。我没有儿子,不想再拖累家里!”“是因为老二家的让几个丫头洗衣服,你生气了?”老太太试探着问。
“没有,娘。几个丫头洗几件衣服算干什么活。”
爷爷说道:“老大啊,咱家的情况你也知道,没有多少地可分啊!家里也没什么财产啊!要是分家也就是让你们分出去单过,那你们可就没有理由回来吃饭了。你要想好啊,你也是一个小家啊,还有几个孩子呢。”
桂枝早在她爹进老屋时就跟在后面,默默的听着。
这时笑眯眯的说:“爷奶,您们真好!还惦记着我们几个丫头,怕我们吃不饱。跟着我爹我娘干,我们几个不怕苦。但是我爹不想成为咱家里的拖累,我们几个也不想拖累爷奶,还有几个叔叔。唉!谁让我是女孩子呢!”
桂枝这一掺嘴,沉闷的气氛没有了。奶奶笑:“你这丫头!老大,再熬几年,没准过两年就生个带把的出来。”
“爷奶,那还是未知数呢!万一还是个妹妹怎么办?”
“该打,胡乱说话,坏的不灵好的灵”奶奶连忙双手合十左右拜拜。
“爹娘,我想好了,分家吧,把我们分出去吧。早晚的事而已。分不到什么就分不到吧!”桂枝爹终于下定决心说道。
爷爷想了一下:“行,晚上吃饭后就分,只是把你们分出去,就不喊老三和老五回来了。到时让人捎信告诉他们就行。”
定好分家后,桂枝爹突然感觉身上一阵轻松,心里也没有那么重的负担了。
带着桂枝回到自己屋,大丫二丫已经去洗衣服了。和桂枝娘说了一下以后要自己单过就躺下了。
晚上,一片蝉鸣声中,炊烟袅袅。
一家人除了老三和老五没有回来,其他人全部开始吃晚餐。没有什么特别的,日子与往日不相上下,只是两个老人显的更安静了些。
桂枝娘更是带孩子静悄悄的,不敢出声。晚饭后,大丫二丫桂枝与往日一样收拾碗筷。
爷爷说话了:“老二,老四,你大哥自请分出去另过。”一句话惊的老二一家,老四都是张大嘴巴。
“大哥,父母在不分家。”老四面向老大。
“这些年大哥没有能力,生了几个女娃,以后岁数大了更不敢说能不能生男孩。二弟三弟家几个侄子几年后就能顶很多事了。四弟也要结婚有自己的孩子了,我和你大嫂带几个女娃分出去单过,不想给家里添拖累了。”
老二两公婆互视后,这次都没有多言,只是看向两位老人,又看看大哥一家。“但凭爹娘做主。”
“老大,家里有十五亩地,分两亩给你。
有银子二十两,老五要读书用银多,分二两给你。
明天给你搭个灶台,自己做饭开伙。分一百斤玉米给你,菜园的菜先一起吃到秋收。
工具什么的先一起用,你有条件了慢慢置办吧。分两只母鸡给你,猪不分了,过年杀猪分肉给你过年。
三只小鹅也一样,过年分肉。家里条件有限,也就是这样了,房子先住着吧,等你富裕了再另盖也好。
我们两个老的岁数也大了,养老银先每个月给50文,可以一个月一给,也可以年底一起给。
如果生病了需要花钱多,老大也要适当的帮衬着。你们有意见吗?”众人纷纷表示没有意见。
家里情况一目了然,人多地少,粮食产量不高,省吃俭用还要供一个读书人,希望能中一个秀才免税,还能有希望做官。老五考中童生后就没什么进步,只能继续供着吧。
分家了,心思各异。老二两口子觉得终于甩下这个大负担了。老四目前感觉无所谓。分不分还是自己的哥哥嫂嫂。桂枝爹和桂芝娘对前路感觉迷茫,但是想想全家不会再挨骂,又一阵轻松。
三个小姐妹叽叽喳喳,以后不用干那么多活了。时间闲下来了,干什么呢?“去赚钱啊!”桂枝说。“怎么赚钱啊?我们几个小姑娘能干啥?”二丫也低语。
“大姐,二姐,我们到镇上去卖东西。”“卖什么?哪有什么卖啊?”
“我们做饭卖,不用多少本钱。灶台搭好后,我们自己做饭放在饭盒里,买几种菜肉,炒好都放在饭盒里。拿到镇上卖。”“那能有人买吗?卖不出去怎么办?”
“自己吃呗!哈哈哈”“嘘嘘!不要吵,明天我们去做竹筷子,多做点,卖饭要有筷子。”“嗯嗯!三丫真聪明!”“三丫去趟镇上脑子灵光了。嘻嘻”
第二天,请了村长拿了文书过来,把分家的事情正式走了章程,众人无异议,各自签名,一式三份,爷爷和桂枝爹各一份,村长拿走一份。
几个男人开始在桂枝外屋垒灶台,原来只是两个小炉子烧炕的,现在拆了重新垒灶台也很快。
桂枝家屋里简单,一进门就是简易小厨房,一口大锅,一个炉子可以小锅炒菜。同时烧火两个炕都热乎。进去还有一个门,是里屋,南北两个炕,一个大一个小,中间是过道,一个四方的八仙桌在靠墙里放着,放一些水杯等杂物。
因为穷,基本上没有什么东西。南炕是大炕,桂枝爹娘和四丫睡,北炕是小炕,三姐妹一起睡。两个炕上各一个柜子放衣物。被子整齐叠放在柜子上面。
桂枝爹去木匠叔那里打了一个小木桌,一尺高放在炕上可以吃饭的饭桌。全家坐在炕上暖暖和和的围在一起吃饭,想想就很温馨。虽然是夏天,但是在北方早晚还是很凉快,晚上做饭时就相当于烧炕了,不会浪费柴火。
今天是分家后的第一天,也是桂枝家第一次开伙,请了爷爷奶奶,村长和两个叔叔们来家吃饭。寓意大伙帮衬红红火火。
二婶和桂枝娘去园子里摘了豆角,拔了几个土豆,摘了几根黄瓜,拔了几棵葱。
大丫去豆腐坊买了几块大豆腐,桂枝爹杀了一只刚分的母鸡,因为桂枝说了句养着浪费粮食,等以后有钱了养多多的可以卖钱。
想想也是这个道理,目前人的粮食都不够吃,正好不用去买肉了。一共四道菜,炖个豆角,鸡肉炖土豆,凉拌黄瓜菜,小葱拌豆腐。
上桌后感觉还挺丰盛,面子上能过得去。村长简单问了问分家理由,爷爷奶奶表示只是分开另过,还是一家人,有了困难还会彼此帮忙的。大家都开心的吃了一顿有肉有菜的好饭食。
第二天早上,桂枝一家如往常一样早早起床,却忽然感觉没什么事做。
几个人的衣服很好洗,地里现在没什么活,早饭只是自己家这几口人,简简单单。桂枝说去镇上了解一下市场行情。
二丫说“不是说卖饭吗?去镇上要花好多钱。如果去卖饭就不一样了!”“那么需要食盒,不然怎么拿?”桂枝说,“咱们先去木匠叔那订做”桂枝爹带着桂枝到了以前做饭桌的徐木匠家。
“王大哥,你们来了!既然分家单过了,还差什么我给你做。”徐木匠笑着打招呼。
他与桂枝爹是好朋友,从小一起长大,上次的饭桌也没收钱。
“我几个丫头想订做食盒,想着自己做点事,看看能不能赚点买头花的钱。”
桂枝接话:“徐叔,我订小一点的食盒,您看看多少银子一个?”“那要看什么样的,要不要雕花之类的,里面分什么样格子”
桂枝道:“徐叔,要简单的不要雕刻,里面就一个隔断就好,一边装饭一边装饭的。不需要太高太大。”
桂枝拿着木匠家的木板比划一下,对照现代八十年代铝饭盒大小与徐木匠沟通。顺便问了下有没有筷子。
徐木匠家木板现成的,只需要切割好大小并装订起来就行,也不限制木料好坏。马上动手做了一个出来,上面的盖子是推拉式的,严实保温又方便。
“三丫,叔不要你多,一个食盒二文钱送你一双筷子。”
“爹,让我徐叔先做三十套吧。叔,今天能做完吗?”
桂枝爹说:“徐老弟,你看这孩子说风就是雨的。还不给人留点时间啊。她们也是,一分家就不知道干什么好了。”徐木匠笑“没事,王大哥,咱们谁跟谁啊。这么点小事,今天晚上就给你做好。木板都是现成的,做也快。”
食盒订好,两人回到家后,桂枝说:“爹娘,我们今天去镇上还要买点大米小米,咱家的玉米加工成小碴子,做二米饭。还要买几种菜,有饭配菜才好卖。”
大丫说话了:“咱家还有一只鸡,也杀了做一道菜。”
“嗯,先去菜园摘点豆角,挖几个土豆。先不用本钱的就不用呗!”二丫也建议道。
“买个小锅,炉子上也可以炒菜,买点鸡蛋。咱们要算算做几个菜,三十个食盒怎么分配。”
桂枝娘出声了:“土豆炖鸡块,买点猪肉吧,猪肉炖个豆角,园子里还有韭菜,韭菜炒鸡蛋,这有三个荤菜。再做个素的菜。”
“凉拌黄瓜,炒个小白菜,再做个大豆腐。”大丫说道。桂枝拍板说道:“第一天先这样吧,咱们一盒饭一个荤菜一个素菜,搭配起来,三十盒也就可以随便选了。”
行动起来,马上桂枝爹和桂枝带上一两银子去镇上买米买肉买调料。
大米二十文一斤,买了五斤,花了一百文,小米是粗粮,十文一斤,买了五斤,用了五十文!
又买了五斤猪油花了一百文,买了四十文的猪肉,还要了两根没有肉的大骨头。
买盐,酱油,花了二十五文,又去买了两块花布花了二十文钱做盖篮子用的。父女两个咬咬牙买了六个包子给家人,一个人一个做为改善伙食,想想真好!因为东西比较多,只好花两文钱坐牛车回家。
晚上,徐木匠送了三十套食盒带筷子并结了账。
昨天因为分家忙碌了一天,姐妹们说好要做竹筷子也没有时间做,今天白天大丫二丫抽时间紧忙着也削了十来双筷子,桂枝和两个姐姐烧开水都把食盒及筷子都烫了一下,放好准备明天备用。
第二天天未亮,全家人都起床了。桂枝娘用大锅焖二米饭,桂枝用炉子烧开水,桂枝爹杀鸡。二丫去买大豆腐,大丫去园子里摘菜,全家总动员。
四丫自己在屋里玩,玩累了也会哭几声,没有人理她,只好自己又睡着了。
等到炒完菜,分装食盒后,已经辰时了,忙了一早上,桂枝娘说:“没有做我们的饭!”
“就吃这些啊,娘,还有这么多呢!”“可是要留着卖啊!”
桂枝爹说:“都吃饱了再去镇上!”一家之主发话了,全家人先吃了自己准备去卖的饭菜。二丫说:“娘,我感觉这是我吃过的最好吃的饭了!”四丫也吃的满嘴油汪汪:“好吃!娘,吃!”
桂枝爹看着一家人开开心心干活,高高兴兴吃饭,分家后的迷茫一下子没有了,这才是他想要的新生活!
桂枝娘带四丫在家慢慢收拾卫生。桂枝爹带着三姐妹挎着篮子,把食盒分装好,上面用花布盖上,让别人看不出来是什么。四个人兴冲冲的去镇上卖饭了。
桂枝其实也不知道能不能卖多少,但是家里已经这样了,自己做为现代人还是见识的多一些。既没有本钱,那么就利用现有的资源,去赚一点启动资金。
到了镇上,桂枝爹和大丫二丫面面相觑,从哪里卖?怎么卖?桂枝说:“大姐,二姐我们去那边店铺问问吧。”几个人直奔一间有伙计的店铺而去。这是家卖调料的小店,一个二十岁左右的伙计笑眯眯的问:“几位要点什么,盐啊,酱油啊,还有糖,进来看看。”“大哥哥好!您吃饭了吗?”桂枝问。伙计一愣,“还没到吃饭的时候还没吃呢!”桂枝又问:“那么您这里是自己做饭还是买饭吃啊?”“噢,我们掌柜的娘子等下做饭让我们轮换着吃。”“我们是自家做的饭菜,问问您这有没有去买饭吃的。”桂枝赶紧解释一下。“噢,那你们去问问隔壁吧。”
桂枝几个人又走了几家,都是自己做饭吃的。桂枝爹嘴抿的紧紧的,心里慌的不行,万一卖不出去怎么办?来到一家卖布料的店里,掌柜娘子正在检查布料,问道:“都有什么好吃的?我看看!”桂枝不厌其烦的介绍:“大姐姐,有鸡肉炖土豆,有猪肉炖豆角,还有鸡蛋炒韭菜,这有猪肉炒大豆腐,还有凉拌黄瓜菜。我们都分好了,看看您喜欢哪盒拿哪盒。”桂枝一边说,一边把食盒打开,“我们焖的二米饭,十文钱一份。好吃又不贵,又吃的饱。”只见每盒里都是二米饭,只是上面的配菜不一样。
“看上去挺好吃的!给我来一份鸡块炖土豆的,二柱,你们几个也过来看看,一人一份。都一样价格吗?”掌柜的招呼伙计们,“是的,都是一样的”桂枝笑眯眯的。走过来了三个伙计,还有一个中年男子也过来。“今天不用吃包子了吗?”“嗯嗯,当家的,这样有饭有肉有菜挺好的,换个样吃。”四个人又各挑了一份,桂枝说“谢谢美女姐姐!谢谢掌柜的,谢谢几位大哥哥!等一会我们再过来收食盒。”
大丫二丫做事麻利,把几份食盒连筷子摆放在空的桌子上。掌柜的拿了五十文给桂枝,桂枝转手放她爹手里。几人走出来后二丫说:“我们分开问吧,我和大姐走一边,三丫和爹走一边。”
二丫和大丫已经不再羞涩张不开嘴了,反正也没有什么人认识她们,二丫嘴也甜。分组后,还是很有行动力的,效果很好。用了不到半个时辰,几个人就碰头了。二丫叽叽喳喳的:“爹,我们卖完了!爹你把铜板放起来。”又赶紧左右看看,把装钱的布包塞到她爹手里。桂枝小大人似的说:“我们也卖完了,咱们晚一点去收回我们的食盒。还要去买明天要做的鸡和菜。”
“先去买东西吧,回来正好收食盒。”桂枝爹一锤定音。到了菜市场,卖鸡鸭鹅家禽的,卖鱼的,还有卖肉卖菜的。热热闹闹的,大丫二丫第一次来,不知道从哪里买起。其实桂枝爹(王大柱)也不熟悉,桂枝说“货比三家,要不咱们还是分开问?”“爹,咱们还是要买一点菜,咱家园子里的豆角土豆没有多少了,如果我们再去摘多了,二婶和奶奶怕是要骂的。”大丫与家人们商量。
“想好要做的菜再买。”桂枝说。
“我觉得还是今天这几个肉菜,换换样做,明天用猪肉炖粉条,粉条买了不会坏,耐放。”大丫提议。
“土豆,豆角,茄子这时候正是多的季节,便宜又好吃,配上肉更好吃!”二丫也笑道。
“土豆炖茄子,撑死老爷子,明天做一道这个菜!”桂枝爹也开心道。
“那么明天也是五个菜,猪肉炖粉条,土豆炖茄子,猪肉炖豆角,黄瓜炒鸡蛋,再买点糖红烧个鸡肉。”桂枝数着手指头,一点一点的蛮可爱的。
桂枝爹讲:“那现在我们就买这几种,一只鸡,二斤猪肉,鸡蛋家里还有,土豆,茄子,豆角,黄瓜,对不对?”
三个小丫头齐齐点头。“爹,我们只要买鸡和猪肉就好!这几种菜家家都种,我们回家后和村里人买吧。这么远,还不用往家拿了,那么沉。”桂枝调皮说道。
买只鸡花了六十文,猪肉四十文,又买了粉条花了十文钱。今天卖了三百文,昨天花了两百文,赚了一百文。今天花了一百一十文,明天卖出去了本钱就回来了,而且粉条可以吃好多天,米也可以用段时间,等下回村里买点菜,明天应该还有剩余的铜板。关键的是自己家里人又可以吃饱饭,不用挨骂,做自己喜欢的事开心顺心!
等收了食盒,三姐妹分开装入篮子里,桂枝爹拿着猪肉,鸡肉,和最重要的钱包“铜板”回家了。到了村子边缘,桂枝爹拿花布把自己的篮子盖好,几人急忙往家走。
进了村子,村口的安大娘正好走出来倒垃圾。“王家他大哥,你带孩子们去哪玩了啊?真是会疼孩子的!”“没去哪,我就带孩子们出去转转,长长见识。”桂枝爹吱唔着。
“听说你被分出来了,要买什么来我这里啊,我可不会赚你们的钱。”安大娘顺便拉拢生意。
安大娘的儿子是个走街串巷的货郎,也会放个针头线脑之类的杂货在家,让家里人卖。
“嗯嗯,会的会的!”大柱应道。
“安大娘,可以赊账不?我们家没什么钱!”二丫笑道!“唉!我的本钱也不多,外面欠的钱也很多。不过到时再说,啊!我回去啦!你们也早点回家吃饭吧!”现在农闲,基本上家家都是两顿饭。
回到家中,桂枝娘带四丫在午休。看到几个人回来,悄悄的问:“怎么样?卖完了吗?回来的挺早啊。”“卖完了!又买了鸡和猪肉,粉条回来。”桂枝爹高兴的告诉她。
“太好了!”桂枝娘开心的从炕上下来“我去给你们拿水喝。”“不用你去,大丫二丫去拿水吧。这是买肉剩下的铜板,你收好。等下去村里买些豆角,土豆,茄子和黄瓜,明天做菜用。”桂枝爹把钱包递给桂枝娘。
“这么多!如果每天都有这么多铜板,那么今年冬天就可以买点布做冬衣了。就不会那么冷了。孩子们也少生病。”桂枝娘数着铜板笑了,眼泪却流了下来。
“明天继续努力!”桂枝笑“娘,赚钱了要开心啊!我们赶紧去买菜,要准备好食材。”
“好!娘这就去买。狗剩娘种了不少菜,我去问问看看卖不卖。”狗剩娘生了三个孩子,前面两个没养活,到狗剩这取个小名,叫狗剩,意思狗吃剩下的,好养活。狗剩家菜园大,人也没有那么多,种菜多了也会卖。
桂枝娘(李兰花)数出十个铜板,挎个篮子出去了。再回来时是和狗剩娘一起,两个人的篮子装的满满的,茄子土豆豆角,黄瓜,还有葱,还摘了几个西红柿。两人有说有笑,狗剩娘很开心,不用去镇上,在家也能赚十文钱。其实她去镇上卖的也便宜,但是坐车要花钱,卖的少了不值得。桂枝娘去买,给钱又多又省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