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逸姑妈最新章节内容_林逸姑妈小说连载中章节试读

常读小说

林逸姑妈是小说《短视频通古代:开局覆灭小日子》的角色人物,是由作者红果滚滚写的一款历史脑洞类小说。目前小说连载中,以下是小说《短视频通古代:开局覆灭小日子》的章节内容

林逸姑妈最新章节内容_林逸姑妈小说连载中章节试读

【脑子寄存处】

……

“喂,姑妈,刚下飞机,哎呀,都说了,这里不是美丽国,没有那么多危险的啦!”

“hey,man”

林逸感觉肩膀被人拍了一下。

一转头,只感觉手上一轻,姑妈的声音越来越远。

“我特发?”

摩托的轰鸣声渐渐远去,留给他的只有两个乌黑发亮的后脑勺。

“我慈爱,我刚买的手机啊!”

谢邀,人在英国,刚下飞机,被零元购了!

……

“嗯,你的事情我们已经了解了,这是一起非常恶劣的飞车抢劫事件,我们一定会将坏人绳之以法。”

“所以我们接下来……”

“嗯,接下来我们警局要短暂休假几天,你回去等通知吧。”

出了警局,林逸感觉到一阵恍惚。

费了老鼻子劲弄到了国外学院的录取通知书,本打算好好体验一下国外的生活。

没想到啊没想到,这刚到,就给我体验了一波当地特色。

不过现在的当务之急,还是赶紧买一部手机给姑妈报平安,免得姑妈担心。

……

“多少?一千英镑?不是,大米手机这么贵啊?”

“小伙子,这已经是看在国人的面子上给你的成本价了,这大米手机,到了国外,他就是贵啊!”

“能再便宜点吗?”

手机店内,林逸跟老板讨价还价。

别看他能弄到国外的录取通知书,那其实是靠的姑妈的关系。

他自幼父母双亡全靠姑妈抚养长大,姑妈也不是一个有钱人,只掏得起让他上学的费用。

就连他刚刚丢掉的那一部手机,都是他打了一个月暑假工买的。

算了,还是到本地的手机店看看吧。

离开手机店,还没走出几步的距离,就碰到一个bro在摆地摊。

好家伙,清一色的外国货,没有一个英国牌子。

“hey,bro,来一个?”

“大米手机,200英镑。”

看着对方手中那似曾相识的手机,林逸的额头青筋暴起。

不过在看到对方鼓鼓囊囊的腰间,他还是果断从钱包里掏出了200英镑。

“买了!”

-------

到酒店后,林逸插入了新的手机卡。

给姑妈报了平安之后,他马上开始检查起手机是不是被人动过。

里面还存了自己几十个G的学习资料,可不能有任何的丢失。

“奇怪,这怎么多了个软件?”

他下意识点进软件,一个弹窗很快出现在了自己的眼前。

【刷短视频可获得现金奖励】

“什么辣鸡,软件,又是虚假套路的……”

【叮,零钱包到账100元】

阿珍,你来真的?

他迅速拿起手机开始刷短视频。

他不知道的是,此时各个平行世界中,巨大的天幕已经缓缓铺开。

……

大秦时空。

秦始皇嬴政正和几位大臣商讨国事,就听见赵高高喊着闯进来。

“陛下,大喜事,陛下励精图治,上天有感而应,已经降下天幕指引。”

……

大汉时空。

汉武帝刘彻,正和几位大臣在为匈奴的事情商讨对策,就听到天幕降临的消息。

“匈奴的事暂放,随朕一同去看一看这天幕。”

……

三国时空。

诸葛亮夜观天象,却观了个鸡毛。

正愁眉不展之际,忽然见到远处天光大亮。

“这,这是……?”

……

大唐位面。

“观音婢,你说那天上的是什么?”

唐太宗李世民神情复杂,唯恐是因为自己得位不正的事情引得上天降下神罚。

身边的长孙皇后见状连忙安抚:“陛下在位期间励精图治,勤政爱民,应当是上天赐予的奖赏。”

……

一一宋。

宋太祖赵匡胤正在召集兵马,天幕出现顿时吸引所有人的目光。

一一元。

一向擅长骑射的元世祖忽必烈忽然从马上摔下,愁眉不展看着远处的天边。

一一明。

明太祖朱元璋正在训斥自己的儿子朱棣,就被外面散发的金光吸引。

莫非有神迹降临?

咱们赶紧叫标儿和妹子一起来看。

一一清。

乾隆皇帝弘历听见下人来报,也是一脸好奇走出殿外。

不光他们,各个位面,历朝历代。

上至皇帝,下至百姓,都在见证着天幕。

……

林逸可不知道这些,他此刻正在疯狂刷着短视频。

手指停留在了一个名叫日本的崛起的视频上,好奇心驱使他点了进去。

与此同时,这则视频也开始在各个位面上演。

【说起日本,那就不得不提到他四面环海的地理环境。

在远古时期,日本其实是和亚欧大陆之间陆地相连的。

随着冰河时代结束,冰河溶解,海面上升,日本这才形成了四面环海的地理环境。

三世纪末,中国的儒学和佛教思想传入日本,为日本起到思想启蒙的作用。

从公元四五世纪之交的应神天皇时代开始,日本便加紧学习中华文化和引进物质文化的步伐。

在此阶段,大量的华夏移民被邀往日本,使得中华文化得以传播。

唐,两个半世纪里,日本向华夏派遣十几次遣唐使,他们从方方面面学习了华夏文化,对自己的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

这一时期,日本实行大化改新,形成了以天皇制为核心的中央集团的封建国家体制……

十六十七世纪,日本闭关锁国,发布各种极端锁国政策,让日本彻底与世隔绝。

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为日本敲响了警钟。

在日本被奉为天朝上国的大清帝国,在面对西方列强的坚船利炮时,竟然在顷刻间土崩瓦解。

1855年,美丽国以武力逼迫日本签下《日美亲善条约》,被列强瓜分,沦为半殖民国家。

而后,日本改革,明治维新,开始派人到各国进行学习……】

嬴政:“这日本是什么国家,没听说过。”

刘彻:“这是和我大汉隔海相望的邻国吗?”

李世民:“这说的是倭国吧,他们确实善于学习,派遣过不少人来交流。”

朱元璋:“难道我大明的海禁政策是错误的吗?”

爱新觉罗·弘历:“什么!我大清要完?”

大清亡了?

我大清,怎么可能会亡?

脑海中回想着视频当中“土崩瓦解”四字,爱新觉罗·弘历的内心久久不能平静。

而想到视频当中提示到的“西方列强”,他若有所思。

而其他时空的人,甚至都不知道所谓的大清帝国是何国度。

随着视频的继续进行,他们都心中了然。

【明治维新之后不久,日本以海外学习的知识为基础,以“文明开化”、“殖产兴业”、“富国强兵”三大政策作为指导国家建设的总方针。

随着政策的实现,一幅以残暴扩张的宏伟蓝图展现在了日本的面前。

1874年,日本入侵台湾,在入侵失利的情况的下,仍以外交讹诈的手段迫使清政府签订了不平等的《北京专条》。

清政府向日本赔偿50万两白银,并承认日本对琉球的统治。

1879年,日本吞并琉球,改名冲绳。

1876年,日本侵略朝鲜,逼迫朝鲜签订《日朝修好条约》,从事实上否认了朝鲜和大陆的宗主藩属关系,日本势力进驻朝鲜。】

看到此时,各朝皇帝总算是明白了,原来这上一段中提到的土崩瓦解的“大清帝国”,那就是以后的大夏国。

——秦。

始皇帝嬴政已经摔碎了七八盏玉杯,胸口气愤地此起彼伏。

身边环绕的大臣们见他龙颜大怒,纷纷是跪地不敢出声。

“查,给寡人查,出动黑冰台,在大秦境内搜集日本的消息。”

“竟然胆敢动吾之子民,寡人恨不得将他们千刀万剐。”

——汉。

刘彻叹息一声,“我大夏真乃多灾多难也,如今匈奴未灭,今后又要面对列强和日本,唉!”

——蜀汉。

诸葛亮又一次夜观天象。

这一次,他算出了些许玄机。

眉头紧皱望着东边的天空。

许久之后,从桌台上取出笔墨纸砚来,开始给另外几个阵营的好友联络。

——唐。

李世民在得知日本签订的条约之后,就立马派人去找遣唐使过来。

誓要让他们明白花儿为什么这样红。

——明。

朱棣的屁股都被抽烂了,都不肯交代实情。

“爹,您想知道什么,您倒是问啊?”

——清。

不知为何,爱新觉罗·弘历的心头感觉到些许放松。

“还好还好,割地赔款,说明我大清还没亡!”

说完这话,他猛地抽了自己一巴掌。

“真该死,纵观中华上下,岂有如此至暗时刻?”

“割地赔款,真乃奇耻大辱!”

一时之间,群情激奋,各个时空都掀起了搜捕日本人的热潮。

只是,视频的播放并未结束。

而接下来播放的内容,更是让群众的激愤持续升温。

【1894年7月25日,日本政府对中华和朝鲜不宣而战,“甲午战争”爆发。

1895年,战争结束,战败的大清和日本签订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

日本不仅长期占领台湾,澎湖和朝鲜,还获得开矿设厂的特权。

并且,日本还索取了2.3亿两白银的巨额赔款。

1904年,日俄两国在中国土地上爆发“日俄战争”。

1905年9月5日,日俄签订《朴茨茅斯合约》,日本取得大清辽东半岛和俄国库页岛的南部,并享有朝鲜的占领权和中国南满铁路的修筑权。

1910年,日本正式吞并朝鲜。

1914年8月,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

趁列强大战,日本远东和太平洋大肆扩张。

8月23日,日本对德国宣战,趁火打劫,不仅出兵强占德国在大夏山东的权益,还占领了南太平洋的德属马绍尔,马里亚纳和加罗林等群岛。

1915年,日本政府逼迫袁世凯签订21条。】

日本的每一次行动,几乎都在损害着华国的利益。

也难怪,如此一个富饶且落后的国度与他们相邻,肯定会成为他们军备扩张的首要目标。

落后,就要挨打。

视频的画面出现在中华大地,接下来播放的内容,更是让群众的愤怒到达了顶峰。

【1931年9月18日,日本以“柳条湖事件”为借口,挑起蓄谋已久的侵华战争。

次年,建立“伪满洲国”的傀儡政权。

1936年3月,日本新政府成立。

1937年,日军挑起卢沟桥事变。】

八年抗战,一桩桩,一件件,开始展现在古人的面前。

南京大屠杀,三十万平民和士兵丧生,除此以外,上万人规模的屠杀更是数不胜数。

细菌战,毒气战,让多少人痛苦死去,那臭名昭著的731部队,不知在中华大地上进行了多少的细菌和人体实验。

日本实行的三光政策,让多少村庄鸡犬不留。

慰安妇制度,又让多少中华妇女饱受身心摧残。

而视频中所展现的内容,不过是他们累累罪行的冰山一角。

【1945年9月2日,日本正式签署投降书,二战结束。】

只是可笑的是,作为战败方的日本,在二战之后并没有一蹶不振,而是凭借着二战的积累和美丽国的扶持迅速崛起,一跃成为“超级大国”。

视频的最后,一幅风景富饶的日本富士山图片出现在天幕上。

只是,天幕下方各个时空的人,此刻已经是神态各异。

——秦。

此时的嬴政,面色已经变得极为平静。

台下的所有大臣皆是两股颤颤,所有人都知道,这是暴风雨前的宁静。

许久,嬴政叹息一声,睁开通红的双眼,只呢喃一声。

“造船,东进。”

——汉。

刘彻陷入沉思,左手匈奴信息,右手日本信息。

匈奴是要打的,日本更是要打的。

他转头望向旁边的霍去病,“去病,你不如就东渡去……”

话未说完,台下一将拱手道:“陛下,‘杀鸡焉用牛刀’,区区弹丸小国,有我足矣,何须‘冠军侯’出马?”

——三国。

本该是大战前夕,然而江面上灯火通明。

铁索连环,魏蜀吴各个将领齐聚在魏营。

曹操:“仗怎么打?”

说罢,他却没有看自己身边的众人,而是望向刘备身边的关羽。

诸葛亮:“公瑾,你们主公何在啊?”

周瑜:“嗨,别提了,刚刚路过一魏营将领的时候,忽然两眼一黑,倒地不省人事了!”

——唐。

遣唐使们一脸谦卑跪倒在李世民的身前,只是迎接他们的,却是千刀万剐。

“李靖,召集兵马,咱们一帮兄弟,好久没有并肩作战过了。”

——明。

“爹,怎么不打了?”

朱元璋刚才一边打朱棣一边看视频,朱棣只顾着抱头蜷缩,对于之后播放的内容并不太清楚。

朱元璋一脸神秘靠近他,“老四,只要你把日本打下来,咱就封你在日本当皇帝。”

“果真吗爹?”

“好啊你,老四,你当真存了当皇帝的心思!”

……

林逸不知道,因为他的一条视频,已经对各个时空产生了深远影响。

他当然不在乎。

此刻的他,正一手拿着手机,另一只手伸在被子里。

随着一声舒缓的放松声,他缓缓放下了手机,陷入到梦乡之中。

……

——秦。

始皇帝犹豫再三,决定将灭日这件大事交给王翦。

虽然王翦父子已经灭了5个国家。

但嬴政不介意再为他们的战绩添上一笔。

王翦虽老,但对付一区区尚未发展的弹丸小国,绰绰有余。

他当即决定明日一早,亲自去请王翦出山。

然而,他却不知道,这天幕覆盖了整个大秦。

在频阳看过天幕的王翦父子,此刻正在星夜赶来的路上。

——汉。

刘彻挥退了在御书房讨论的众位大臣。

看着李广激动离去的背影,他缓缓叹了口气。

也不知道这位关键时刻总是掉链子的将军,这一次能否顺利立下功劳。

不过,区区一个弹丸小国。

李广应该还是手拿把掐的吧。

——三国。

铁索连环星夜启程,目标直指大陆东岸。

——唐。

李世民带着李靖一行人,冲到了使团所在的地方。

刀光剑影过后,院中只剩下七零八落的武士碎片。

这便是他所说的并肩作战了。

至于日本之行,他想去,但不能去。

今时不同往日。

如今的他贵为一国之君,需要考虑方方面面。

这种事情,让李靖出马就可以了,他还需要坐镇中央。

——宋。

赵匡胤忙碌中……

今天的他,要做人生当中的一件大事。

——明。

朱棣兴奋地一夜未眠。

虽然挨了打,但他没有想到,爹说的竟然是真的。

只要他拿下日本,就可以直接在那里当天煌。

当然,必须承认大明的领导地位。

不仅如此,为保此行顺利,朱元璋还让他带了不少的火铳和大炮。

除此以外,还有随他一同前往日本的武将,文人,工匠,僧人,仆人,等等等等。

他认定这一战是必胜了,干脆一股脑儿把能带的人都带了,一趟安定下来。

他没有注意到的是,僧人队伍中有个黑衣和尚,看向他的眼神有些许深邃。

——清。

大清船队正在集结。

……

第二日清晨,林逸准时到学校里报到。

国外的课程内容虽然和国内有些不同,但林逸本就不是什么热爱读书的人。

不然他也不至于放着国内的学校不读,跑到国外来了。

还不是在国内考不到什么好的学校。

台上的教授绘声绘色讲着,林逸已经悄悄将手机给摸索了出来。

短视频,启动!

如此大好时机,岂能不视频返现。

很快,划拉几下,一条名为【祖龙嬴政的一生】的视频映入眼帘。

虽然对祖龙了解的已经足够多,但他还是抵挡不住自己那迷人老祖宗的魅力,伸手就点了进去。

于此同时,各个时空的天幕再次发出光亮。

而一直在天幕旁边等候的人,早已开始大叫着去通知其他人。

【秦昭襄王四十八年正月。

赵国邯郸一处王孙宅院,传来婴儿啼哭。

他是秦王血脉,母亲是赵国富豪千金。

父母为他取名赵政。

自小在他国为质,成长于恐慌之中。

秦赵大战时候,父亲抛下自己回到秦国,三岁的他险些丧命。

他在赵国长大,受尽了赵人的白眼和凌辱。

六年后,父亲成为秦国太子。

9岁的他终回大秦。

既然到了大秦,我们不妨提起他的另一个名字:嬴政。

他在宗室受尽冷眼。

大秦四年时间,祖父和父亲接连去世。

13岁的嬴政成为秦国新主人。

然而吕不韦霸权,权倾朝野。

隐忍八年,羽翼丰满,21岁的嬴政终于亲政。

成蟜背叛,嫪毐造反,他一一解决。

吕相权柄作乱,他放逐吕不韦。

六年规划,预谋天下一统。

从29岁到39岁,先后平定韩、赵、魏、楚、燕、齐六国,结束五百多年的纷争乱世。

废分封,设郡县。

统一货币和度量衡。

书同文,车同轨。

修长城,筑灵渠。

北击匈奴,南征百越。

作为第一任皇帝,他要做的事情太多太多。

公元219年,他已然力不从心。

他封禅祭拜天地,追求所谓长生。

寻仙问道,终成一场空。

公元前210年,带着对天下的眷恋和未完之业的遗憾,50岁的孤独帝王嬴政,病逝于东巡途中的沙丘平台。

这,便是千古一帝,祖龙嬴政的一生。】

——秦。

天幕下,秦始皇双目泛红。

人在做,天在看。

他所做的一切,不都是为了天下百姓。

而他被这天幕称为千古一帝,看样子,是得到了上苍的认可。

统一天下的这些年来,他无不殚精竭虑,兢兢业业。

如今能够被上苍承认他的功绩,也算是松了一口气。

只是,寻仙问道,真的不可吗?

如今他的身体已经开始走下坡路了,确实也有着想要寻找方士,探寻长生的想法。

看过天幕之后,也只得暂且压下心思。

——汉。

刘彻看了祖龙嬴政的一生,更加坚定了北击匈奴的决心。

视频中祖龙的画面,英姿飒爽,无不让自己心生向往。

嬴政能够将事迹留在这天幕之上,给他这个后世之人看。

他若是平定匈奴,建功立业,未必不能将事迹留在这天幕之上,给自己的后世看。

要知道这天幕,天下的百姓都可见得。

仔细想想,这可比青史留名更加带劲。

——三国。

刘备和曹操放下了手中的青梅酒,对视一眼,讪笑着各自摇摇头。

“玄德,你说这天幕之上,是否也能留下我的事迹?”

“或许吧。”

刘备想着的是,他们兄弟三人的事迹是否能够广为人知。

——唐。

李世民感叹一声,祖龙嬴政,千古一帝?

这天幕,竟然对秦始皇有这么高的评价吗?

又不知道,天幕对自己又该是怎么样的一个评价。

虽然历经了玄武门之变,但他相信,只要自己把大唐治理好,天幕应该会给出一个公正的评价。

——宋。

赵匡胤终于登上了那个位置。

建立新朝,国号为“宋”。

如今的大宋,百废待兴。

不仅是国内的事情,关于日本,他也应该早做打算。

看到天幕上始皇帝的故事,他也感觉到比较振奋。

“我若励精图治,百年之后,是否也上得了天幕?”

——明。

朱元璋眉头紧皱,千古一帝?

这暴君,也担得起如此评价?

“哼,标儿,依咱看,这天幕也不过如此。”

“嬴政一个暴君,苛捐杂税,残暴不仁,都能评为‘千古一帝’,这天幕也实在偏心,要我说……”

朱标连忙捂住自己老爹的嘴来,生怕他又说出什么惊世骇俗的话来,惊扰到天上的仙人。

“爹,您可悠着点吧。”

他眼神示意,朱元璋顿时明白了他的意思,连忙悻悻然道:“唉,也不知道这天幕给咱是一个什么样的评价。”

“爹,快看,天幕又有新动静了!”

此刻的天幕,忽然开始出现密密麻麻的文字。

定睛一看,却是视频评论区的一条条留言。

此刻林逸的时间充裕,并没有如同昨晚那般紧张。

于是他便打开了评论区,看看网友们的留言。

【哦,我那迷人的老祖宗,真让我怀念】

【始皇帝终于可以用一把而不是七把尺子,来丈量自己的国土,他就是真正的千古一帝。】

【始皇帝统一天下奠定了中华民族大一统的基础,之后几千年王朝更替,也都是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而不是分裂为多个小国家。】

【历朝历代皇帝之中,我最崇拜的就是秦始皇,他就是真正的千古一帝。】

【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

……

嬴政愣愣看着天幕上面的字迹。

虽然那些方块和他大秦的文字有些差别,但他鬼使神差读懂了上面的意思。

“老祖宗?中华民族?”

这上面的语言,是我的后人留下的?

中华民族,是后人对于自己民族的称谓吗?

看着天幕上面一条条赞扬自己的留言,嬴政也感觉到飘飘然。

自己能够被后世子孙如此推崇,他所做的一切都值了。

不过很快他就笑不起来了。

因为赞扬之后紧紧跟随的,便是一条条抨击的留言。

【暴君,残暴不仁,坑害百姓,这也当得起千古一帝?】

【博主收了秦始皇多少钱给他洗白,真是一条拙劣的视频。】

【焚书坑儒,苛捐杂税,徭役繁重。】

【秦始皇这个昏君,破坏中华文化,把全国的文字统一了,变相消除中华文化的多元性!】

【秦始皇还能吹,我是没想到的。】

看着天幕上一条条抨击自己的留言,嬴政气得牙痒痒。

而另一边脸黑了许久的朱元璋,此刻却已经笑开了花。

“看看,标儿,咱就是说,他嬴政昏庸无道,怎么当得起千古一帝的称谓?”

“你看看,后世还是有很多明白人的。”

——汉。

刘彻在看好评的时候,也是觉得有点吹捧的意味在里面。

但是他没想到,这些恶评有些真的是不讲逻辑。

“看来后世对于始皇的评价,也是毁誉参半。”

——唐。

李世民不语,只是默默注视着天幕。

天幕上的留言继续翻滚,好在后面,还是有着一些比较中肯的评价。

【是明君也是暴君】

【功大于过,为中华奠基千年基础】

【罪在当代,功在千秋】

【千古一帝没人质疑,但是暴君二字也是实至名归】

【始皇帝厉害是毋庸置疑的,但不要神话始皇帝,不要走极端】

只是,这些中肯的评价,终究是不如那些吹或黑的评价吸引眼球,以至于都排列到了评论区的最后。

而在评论区的右边,推荐了另外的几条视频,林逸便顺手点了进去。

当嬴政看到这个视频的标题,整个人都不淡定了。

【如果扶苏继位,秦朝会二世而亡吗?】

秦朝二世而亡?

嬴政握着龙椅的手微微颤抖。

他是想到过自己的王朝可能无法绵延千年。

但最起码也是要绵延个几百年吧?

这怎么,二世而亡?

更让嬴政揪心的是标题里的那个如果。

如果扶苏继位?

难道说,自己没有让扶苏继位?

不,绝对不可能!

对于之前的内容,嬴政其实是信了大半的。

但这一则视频一出,他觉得这个天幕就是一个笑话。

视频很快开始播放,一个老者模样的人缓缓道出自己的观点。

【长久以来,我们认为秦朝的灭亡和秦始皇的暴政和胡亥的昏庸有关。

陈胜吴广大泽乡起义就有一条,为扶苏报仇。

其实,这件事和扶苏还是胡亥谁来继位,关系都不大。

陈胜吴广在胡亥继位九个月之后起义,天下云集响应。】

“大王,是否要去大泽乡……”秦始皇身边的内卫小心询问。

“不急,再看看。”

他所在乎的不是这个,他更在乎的是,为什么胡亥会继位。

接下来的视频很快给出他答案。

“赵高,竟然是赵高,该死的,竟然敢假传圣旨!”

嬴政咆哮的声音在广场上传开。

不知为何,候在一旁的李斯感觉自己的脊背发凉。

“赵高呢?”

“陛下,赵高他跟王翦将军一同出发了,您忘了吗,这还是您批准过的。”

该死?难道说?赵高早就预料到了自己将来会做有损大秦的事,脚底抹油开溜了?

不过视频已经播放到了关键的地方,嬴政也不得不暂时压下心头的怒火,继续观看。

【秦国灭亡的底层逻辑是什么?

这要追溯到商鞅和秦孝公时期的变法。

随着变法,秦帝国以两大制度奠定奠定国家运行模式。

一为军功爵制,二为郡县制。

从秦孝公任用商鞅实行变法到一统六国的一百多年时间里,秦国人已经习惯适应了耕战结合的发展模式。

虽然法律严酷,但立功就能晋升,让人死心塌地卖命。

在灭六国之前,这种制度是非常好的。

但灭六国之后,推行郡县制的同时,把秦国的法家制度也推行到各地。

但此时对外扩张已基本结束,立军功而获得好处的机会便很少了。

而之后的秦朝,重心快速转移到各种重大设施建设上。

六国人民并未享受到帝国统一之后的胜利果实,而迅速转入了堪比战乱更惨的徭役,戍边之中。

所以秦统一之后,应该进入休养生息的阶段。

但是秦已有百年历史,并且秦横扫六国,靠的正是法家思想和军国主义。

一路高歌猛进,同时也将非秦治国思想踩在脚下。

无论是秦始皇还是秦国高层,都没有理由认为秦之国策有问题。

始皇帝大一统,乃是创世之举,无先例可循,无经验借鉴。

所以,秦帝国的成功与失败,皆是源于商鞅变法。

秦孝公时期的良药,经历一百多年后,已经变成了毒药。

所以即便扶苏继位,也是很难改变这一框架的,有可能会为秦朝延寿几年,但大概率也是二世而亡。】

——秦。

视频播放完毕,嬴政久久不能平静。

大秦灭亡的原因,竟然源自于商鞅变法?

成也商鞅?败也商鞅?

不过视频中这些观点也仅仅代表了个人观点。

至于具体秦朝要做出什么改变,他还是需要和众位大臣商议一番。

当然,胡亥这小子,自己肯定是要采取一些措施的。

至于赵高,自己也已经为他选好了墓地所在。

——明。

朱元璋此刻也是陷入沉思。

“我以为是秦始皇残暴导致的灭亡,没想到是一百年前的制度埋下的祸根。”

“标儿,咱可不想咱的制度导致咱今后的大明灭亡。”

“你仔细想想,咱立下的制度,可有什么不太合理的地方吗?”

“爹,要我说,别的都还行,就是您对待大臣实在是太……”

“哼,咱对百姓好就够了,对付官员,咱自然有咱的一套方法,标儿你就不要再提这件事了。”

在朱元璋看来,大臣就应该清正廉洁,勤劳肯干。

明朝的官员,俸禄少,事儿多,又不敢贪污,贪污就要死。

时时刻刻被锦衣卫监控,话都不能乱说,每天都要提着脑袋上朝,甚至有一些大臣上朝前就已经写好了遗书。

所以说,在大明当一个官员还是挺苦的。

当然,苦归苦,但其实这个俸禄制度,对后来大明的影响不是很大。

他们又没有兵权,翻不起什么大浪,纵观整个明朝时期,都没怎么威胁到皇权。

如果说在大明开国初期有什么制度会为明朝的灭亡埋下祸根,那就不得不提到大明的宗室制度。

作为大明的开创者,朱元璋自然希望自己的后世子孙都能享受到不错的待遇。

于是便给宗室制定了高额俸禄,又不许他们做事,陷入到内斗之中。

大明的宗室俸禄,纵观整个历史,那都是非常丰厚的。

在明初百年的时间里,这一套制度是比较成功的。

然而在百年之后,大明宗室的人的越来越多。

这些宗室的人不能做事,只能沉迷于声色犬马,努力增加子孙数量。

隆庆年间,宗室子孙数量已经两万八千人。

万历年间,宗室子孙数量已经突破六万人。

到明朝灭亡的时期,宗室弟子已经达到了二十万左右。

国家需要以极高的标准,去养二十万人,这对国家财政的压力可想而知。

而且宗室子孙名下的田不用交税,这让后来的朱家弟子疯狂进行土地兼并。

朱元璋当初设计这套制度,是为了让后世子孙免于挨饿。

他没想到的是,这套制度成为了今后大明灭亡的元凶之一。

只是如今的朱元璋和朱标又哪里能够意识到这一套制度百年之后带来的弊端。

现在的他们,还在为臣子们的俸禄制度讨论不休。

……

视频播放完毕,天幕漆黑一片。

林逸收到了室友发来的信息,正在回复。

【林,放学后要出去逛一逛吗?】

发信息的人是林逸的室友威廉,土生土长的大英人。

本着都是室友,今后要好好相处的想法,林逸自然是不会拒绝的。

【好啊,那我们去哪里?】

【学校距离大英博物馆比较近,我们就去大英博物馆参观一下吧,那地方我还没有去过呢!】

大英博物馆?

林逸皱了皱眉头,这英国佬想带他去大英博物馆,是故意的还是不小心的?

【好,放学后见吧。】

接下来的几节课都是上手实操课,林逸也没有继续刷短视频的心思。

放学后,他便被威廉带着前往大英博物馆。

只是威廉嘴上说着是第一次来,一进入博物馆,却非常熟练带着林逸向着一处佛像走去。

他大加赞扬起佛像的精妙来,像是一个对佛像颇有研究的专家。

“这么精美的佛像,一定是来自于我们大英曾经征服过的印度吧?”

他说着,便低下头看牌子上的信息,然后大声尖叫。

“哇哦,这尊佛像竟然来自于大夏,真是不好意思,林,我不是有意的。”

他说着,却装作不经意走向旁边的一盏瓷器。

瓷器虽然已经不太完整,但从那精雕细琢的样貌上依然能够看出他的不凡。

“谁说这瓷器老啊,这瓷器可太棒了!”

“让我看看他来自哪里,哇哦,竟然也是来自大夏!”

林逸又被威廉带着观看了上百件的展品,竟然无一例外都来自于大夏。

林逸知道大英博物馆里面存放着大夏的东西。

但他没有想到,这些强盗们掠夺的东西,数量竟然如此之多,质量竟然如此之高。

“林,看看啊,我们大英是如此强大,你们大夏是如此孱弱,被我们掠夺了如此多的珍贵财富。”

行使如此殖民掠夺的行径,土生土长的大英人威廉不以为耻,反以为荣。

这也难怪,毕竟他们国家的强大就是建立在殖民掠夺之上的。

只是林逸不知道对方哪里来的如此的优越感。

曾经的大英确实远超于大夏,但现在,大夏已然重新崛起。

这头沉睡的雄狮,终于觉醒,重新焕发生机。

总有一天,大英博物馆里面的这些藏品,他们会让大英主动奉还。

“你也就敢在这里说说大话了威廉,现在的大夏,已经超过你们的大英,碾压也不过是迟早的事情。”

说罢,他不顾站在原地发愣的威廉,扭头便离开了大英博物馆。

再待下去,他怕自己忍不住扇威廉一百个大比兜。

呵呵,看来这宿舍不待也罢。

当天下午林逸便在外面找好了房子,用为数不多的钱支付了租金。

反正现在的自己刷视频就可以赚钱,根本不需要再为钱的事操心。

做好一切之后,林逸又躺在了床上拿起手机来刷起了视频。

大数据显然是懂推送的,直接推送给了他一条他正乐意看的视频。

【文物回家!瑞士国向大夏归还5件流失文物!】

映入眼帘的是大夏国家电视台记者的采访画面。

“我现在在瑞士向大夏归还文物的交接现场,我身后就是五件即将回家的中国文物。”

“他们分别是:一件汉代彩绘骑马陶俑、一对唐代白陶鞍马、一件明代磁州窑系白底黑花大罐和一枚元代古钱币。”

此消息一出,评论区瞬间炸锅。

【欢迎国宝回归!】

【继14年返还陶俑以来,瑞士第二次向我国返还文物,是中瑞两国在文化遗产保护领域的又一成功实践。】

【国家强大了就是不一样,别人都会主动归还我们!】

【你只管变强,其他的交给时间!】

【@大英博物馆】

天幕下看着这些消息的历朝人虽然已经事先知道后世被入侵的事。

但面对文物丢失的事情,还是比较愤怒的。

好在看天幕上所说,后辈还是比较争气的,重新崛起,竟让一个名叫瑞士的国家主动选择归还文物。

不过据他们的留言所知,看样子还有更多的文物流落在外。

——秦。

始皇帝嬴政已经和手下的大将们在商讨起对外征讨的事情。

嬴政的想法十分简单,只要在自己这个时期把其他的国家都给打下来,天下皆归大秦,那么以后也就没有了文物流失这件事情。

这样一来,大秦的制度也不需要改了,继续完成对外扩张的步伐,至少在天下完成统一面前,这套制度都是比较先进的。

只是他离目标的开展,还差一幅世界地图。

——汉。

汉武帝刘彻正准备和自己身边的几个大臣说些什么,忽然有一小将大叫着向这边狂奔而来。

“陛下,张使者回来了!”

“张使者?哪个张使者?”

“陛下,是您派去出使西域,您日思夜想的那个汉使张骞啊!”

“什么?”

刘彻心神震颤。

是张骞,他竟然回来了?

十三年前,他派张骞一行人出使西域。

这许多年来杳无音讯,他一度以为张骞他们已经死了。

却没想到……

“人呢?张骞现在在哪?”

“陛下,张骞就在外面候着,只是……”

“废什么话,朕现在就要见张骞,宣!”

传旨的太监领命离去。

不一会儿,前方传来吵嚷的声音。

一个乞丐模样的人,被几名卫兵簇着缓缓走上前来。

他的衣衫已经破烂不堪,蓬头垢面,胡子拉碴。

脚上一双破鞋,已经磨出血来。

他手持节杖,一张疲惫不堪的脸上显现着久别重逢的喜悦。

人群中的汉武帝刘彻紧盯着他的面庞,辨认着他的模样。

去时还是翩翩少年郎,回来时,已经是满目沧桑。

十三年,世事变幻。

当张骞步履蹒跚走到跟前,殿内的大臣无不掩面而泣,汉武帝刘彻也目含泪光。

“张骞叩见陛下!”

“汉使张骞向陛下复命!”

刘彻早已按耐不住,快步走到张骞身旁。

他的眼泪早已按耐不住。

“建元三年,四年,五年……元光元年,一年……光朔三年。”

刘彻颤抖着手指数着。

“十三年了,张骞!你跑哪去了!”

“自你走后,杳无音讯,朕想你想了十三年。”

张骞再也忍不住嚎啕大哭。

“陛下,臣虽远在天边,但心思日日都在陛下身边!”

两人寒暄片刻,张骞立马问出自己心中的疑问。

“陛下,臣赶路的时候,见天上出现巨大天幕。”

“规模之大,数量之多,以至于在户外何处,抬头望天都可以看的真切。”

“可是我大汉出现了什么变故?”

张骞赶路匆忙,对于天幕上的片段只偶然看上几眼,不知为何物。

刘彻一番沉思,一时也不知道如何来向张骞解释。

天幕却忽然有了新的动静。

“张卿,天幕马上又要播放了,天幕为何物,你一看便知。”

“来人,给张卿赐座!”

林逸此刻已经播放起了下一条视频。

这条视频的标题也很有吸引力。

【西域风光山水色,梦寐大唐十三年】

视频的开头,一个骑马汉子的形象出现在人们眼前。

虽然和汉武帝身边张骞的形象有些出入,但那手中节杖的模样一模一样。

随着音乐声起,人物介绍很快缓缓讲出。

【张骞,陕西汉中人。

即将跳转全文阅读
免责声明:本文来自常读,不代表Tk小说网的观点和立场,如有侵权请联系本平台处理。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