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景宴林黛玉是小说《红楼之林家有嫡子》的角色人物,是由作者顾拉拉写的一款女频衍生类小说。目前小说连载中,以下是小说《红楼之林家有嫡子》的章节内容
林府前院
“老爷!老爷。小少爷!小少爷他醒过来了!”林府的大管家林向,连跑带爬的进了林如海的书房。语气里是压抑不住的激动!
莫怪向来稳重的林府大管家如此激动。实在这事儿太过振奋人心了。
林家五代列侯,到了林如海这代虽然不能袭爵,但是经不住林如海自己争气啊。探花出身,受天子厚爱。先任兰台史大夫,督察百官,起御史之职。
后又被钦定为巡盐御史,主管江南盐科。别看这只是个正七品的官职,却是真真正正的天子心腹。出任者皆是天子近臣。
这样的家世,林家却是代代单传。林如海这代,也只得了一子一女。这两个孩子皆为林如海刚过世的嫡妻贾敏所出,大女儿名唤黛玉时年6岁。身子骨向来不好,胎里带来的毛病,只能好好将养着。
这小儿子嘛,自然就是林管家口中的小少爷。名唤林景晏时年4岁。不知是林家代代单传的原因,生来身子也不太康健。
去年,在林如海来淮扬任职前,更是在喷出一口鲜血过后差点儿断了气。那时家里的棺材都准备好了。后来还是黛玉不信弟弟就这么去了,非要去看。才发现小公子还留了口气在。当时先太太就处置了小少爷院子里下人们。
小少爷还有呼吸,就敢来报丧。这不是找死么?
撵出去的撵出去,发卖的发卖。就是太太自己和小姐院里都波及了不少人。
可小少爷虽然留了口气在,却也一直昏迷不醒,京城的太医都不知道去求了多少,人人都束手无策。只说熬着日子罢了。
林如海和贾敏却是不愿放弃,就是千里迢迢来任上时,也没让太太就在京中看顾少爷。想着江南富庶,说不得还有一线生机。
人总要有些希望的。
来了江南,传说中的神医也看了不少。也没甚起色。
屋漏偏逢连夜雨,前些日子家里的太太,荣国公府贾家的嫡女贾敏又得了急病去了。
接连的噩耗,让家里的顶梁柱林如海差点儿生了死意,将自己关在了书房好些日子。要不是还有一个林黛玉在,林如海说不得也跟着去了。
这几日,太太入土为安。这林家总算来了一个好消息!
林如海听到这个消息,一时竟没有缓过神来!向来君子端方的人,居然有了几分急切。眼中也有些泪意。
“是敏儿!一定是敏儿在保佑我们的孩子。”心中如此想着。
嘴里又不确信的又问道“是景晏么?真是景晏醒了?”
林管家更是激动,一路跑来,鞋都只剩一只了,这会听到林如海的问话,止不住的点着头!
“是公子!公子醒了!是刚刚小姐传来的消息。说是今儿个照例去给公子读书听,想到将去外祖家。没忍住哭了两声。哪曾想,少爷便就醒了,还拉着小姐的手让她不要哭呢。”
得到确切的消息,林如海哪儿还忍得住。背过身,擦了擦眼睛,转过身,便大步跨过书桌流星般往后院去了。
那速度,本就缺了一只鞋的林管家,当然是赶不上的。
到了林景晏的院子里,听着里面一片欢愉,林如海的心又定了定。
推门进去,摆手免了几个丫鬟婆子的礼,这才急匆匆往内室而去。
绕过屏风,果然看到了自己的一双儿女不约而同的望了过来。
林如海一直悬着的心这才放下。
黛玉小小的可怜人儿,柔柔弱弱坐在床边。眼中含泪,脸上却带着几分开心的笑容。小手里还握着一只更小,有些瘦骨嶙峋的手。
这双手的主人,虚弱的靠在床上,听到进来的脚步声,也望了过去。恰好与林如海看了对眼。
床上的小人儿脸色更是苍白,上面没有几分肉。那模样,和平日躺在床上没什么两样,只平日里总是闭着的眼睛,现在目光澄澈的看着突然闯进来的父亲。
小男孩的五官也与黛玉有6 7分像。只是因为是男儿,多了几分清冷罢了。
“爹爹,快看,弟弟醒来了!弟弟醒来了。”林黛玉拉着林景晏的手,有些激动的开了口。说的有些快,忍不住又咳了两声。眼中又有泪光浮现。
林黛玉与自己爹爹的想法一样,也想着定然是母亲放心不下他们,这才让弟弟醒了过来。
床上的小人儿,也虚弱的开了口“爹爹,不孝子醒来晚了,错过了……”
后面的话戛然而止。
但是在场的三个人都知道林景晏想说什么。
贾敏的葬礼已经过去好些天了。
看林景晏这欲言又止的样子,林如海怕他伤心,坏了身子。轻声安慰着。
“景晏,你醒来便好。你们母亲在天有灵也会开心的。等你好些,我便带着你和姐姐一起去告诉你们母亲这个好消息。”
林景晏和林黛玉乖巧的点了点头。
三人又说了一会儿话,看着林景晏确实累了。林如海才带着林黛玉退了出来。
吩咐了好不容易找到鞋后跟来的林管家,在林景晏院子里候着。便带着林黛玉到了偏房询问刚刚过来诊脉府医。
虽然刚刚在林景晏面前没表现出来什么,但是心里林如海还是有些不放心的。总要仔细问过,再说这孩子看着也太虚弱了些。后面怎么将养,有没有什么后遗症,也要问问的。
听着林如海带着林黛玉出去的声音,林景晏这才又悠悠的睁开了眼。
一缕幽魂魂归处,到头来还是己身。
林景晏看着房间内熟悉又陌生的环境,心中却十分安定。
恍惚又心安,真是矛盾。
那些年到底只是黄粱一梦,还是他真真正正的跟在了姐姐身边十几年呢。
如果只是黄粱一梦,那他昏迷时姐姐提起的老师贾雨村又是怎么回事儿。
他明明记得,梦中也有这个人,姐姐上京时,还是与他一起呢。听姐姐说起贾雨村那人时,他好像醒过来,好好问问。
无奈他仿佛被什么封印住一般。无论他怎么努力,都睁不开眼睛。
那时他还疑惑,或许真的只是他昏迷太久,做的一个太过真实的梦罢了。人死又怎么能复生呢?
听着姐姐说,母亲去世了,他伤心难过,又疑惑不解。真是梦么?
等到他听姐姐又说要与自己老师一起去荣国府的时候,他才确认。
老天眷顾,菩萨保佑。果真让他重来一回。
不,不行!姐姐不能去!
姐姐不能一个人去!
他经历过的,他陪着姐姐一起经历过。
最开始,他跟在姐姐身边,也与父亲一样。觉得姐姐入荣国府是最好的决定。
父亲主管盐科,身边全是豺狼虎豹。去了外祖家,才能护着姐姐平安长大。
那些耗子,胆子大着呢!
最开始,与他和父亲想的一样。
外祖母对姐姐是极好的,吃穿用度都比家里的小姐都要好。
就只那个登徒子二表哥讨厌。
一把年纪了,还在后院打转。荤素不忌的东西。
他飘着去帮姐姐考察他的时候不知道长了多少次针眼!偏偏姐姐不知道。
只觉那人心里有她。当然有了,哪个长的好看些的没在他心里?
姐姐妹妹的叫着,只一张嘴有用!
后来,传来消息。
父亲病重。姐姐与那贾琏回了扬州。
病床前,父亲以林家全部家产为托,只求姐姐平安喜乐。
那时他觉得,与那登徒子在一起也行。至少他对姐姐的确有几分真心。
没有父亲与兄弟撑腰,有外祖母与林家家产在,至少也能保姐姐性命。让姐姐在荣国府,不会受了委屈。至少那几年。他们对姐姐真是好的。
许了旁人,却不一定了。
是什么时候变的呢?林景宴也说不清楚了。
许是薛家上京,贾宝玉的母亲起了金玉良缘的意思。
许是贾宝玉只年岁见长,却不见半点儿长劲。他从没明白过,这个世道没有能力,就护不住自己想要的。
浑浑噩噩,连自己娶的谁都不知道,就是愚蠢!这样的人可配不上他的姐姐。
也或许是贾家败落,隐患得现。整个家唯一一个眼光长远些的还是一个孩童。
在林景宴看来。贾家的结局是注定的。安逸了太久,忘了出去看看外面的天了。
只可怜他的姐姐。
万贯家财,换不来她一个小女子平安。
这回,有他看着,他就看看姐姐还会不会喜欢那个人。
上一世,林景宴一直觉得姐姐会喜欢贾宝玉人,除了身边的人都对她说贾宝玉是个好的,便是因为林黛玉没再接触过其他年纪相同的男子。贾府的男主子们。有一个算一个,没一个正常的。相比之下,可不显的贾宝玉好些么?再说他还长了那副模样。
这回,他要让他的姐姐去看看世界。让她知道,垃圾堆的男人就算有一个好些的。那也是垃圾!
只是,这荣国府还是要去的。他和姐姐在江南,爹爹难免分心。
林家在京城中还有宅子。回了京想个办法回林家住几年。等姐姐和他年纪大些了。再去荣国府住吧。
大点,才有话语权,才能保护姐姐,保护自己!
爹爹的死,他总觉得与京城脱不了关系。而荣国府就算没参与,也是知情者。毕竟,爹爹死后,林家财产全数归了荣国府。
所以这京城,这贾家,他是一定要去的!
经过个把月的休养,林景晏总算是好的七七八八了。这些日子,居然也能陪着黛玉在院里玩耍了。
说来也怪,这次林景晏醒来,往日的毛病好了不少。不管是府里的府医,还是外面请来的名医都啧啧称奇。
就连性格也稳重了些。
能下床过后,林景宴除了与林黛玉一处,也会去书房见见林如海。说些话,其中难免说到贾府。
毕竟贾家来接人的四个丫鬟婆子还在后院等着吩咐呢。
这些日子林景晏本来因为卧床消瘦下去的身体,在这个月的调养当中也长了些肉。脸蛋也圆润了些许。
总算有了些林家翩翩小公子的风范了。
说起贾家,林景宴的言语间有些担忧。
照着原本安排的时间,现在林黛玉应该跟着贾雨村,在回京的路上了。
怎奈何不凑巧,贾家的丫鬟婆子到了没多久,林家的小公子,姑奶奶的嫡子林景晏在昏迷一年过后醒了过来。
现在林黛玉有了弟弟,且这小公子又最是粘着林黛玉这个姐姐。会不会和他们回贾府还是两说呢。说不得白白跑这一趟。
四个丫鬟婆子商量过后,匆匆给京里去了信,说明了情况。现下就先在林府安顿了下来了。等着林如海后面的安排。
按照林如海的意思,林景晏既然醒了,现下看着身体恢复的不错。自然不想再让林黛玉离家去京城的外祖家的。
本来安排黛玉远行,就是看着林景晏油尽灯枯,眼看着就不行了。林如海自己也觉得无望。又想着玉儿和景晏本又要好,若是先是母亲去世,又亲弟早夭,黛玉说不得哭坏了身子。
再往后啊,黛玉与自己留在扬州,母亲去世,无人教养。又无兄弟撑腰。自己前路茫茫。不如去了京城外祖家,还能平安长大。
可现在又不一样了,不是么?林景晏醒了!自己的儿子醒了,往后黛玉便有了兄弟。不再是孤苦一人
林如海私心自然是想着一双儿女能在自己身边长大的。
但盐科水深,江南更甚!林如海刚入扬州,身边尽是豺狼虎豹。危机四伏!敏儿又去了,他如何保的住一双儿女?
这次林景晏能平安醒来,下次他的两个孩儿还能这般幸运么。
景晏少时虽然一直小病不断,但是名医看了不少也都说没有性命之忧!怎么会突然吐血。敏妹身体也向来康健,怎会一病呜呼。
他林如海没查到什么,不代表他不怀疑!他探花出身,天子近臣,不是那些没脑子的莽夫!
什么都查不到,只能说后面这人权势更甚。在他身边更是危险。
罢了,罢了,就如景晏所说,让他姐弟俩一起去外祖家待上几年。待到江南事了,他说不得也要回京任职的。
大不了豁出脸面,扮扮可怜。求圣上垂怜。看在他与江南为他冲锋陷阵的份上,看顾着些他的儿女们吧。
这几日他也看出来了,他这个儿子看着一副翩翩君子,天真烂漫的模样。心里主意大着呢。
说不得真如府中传的那样。受了菩萨点化,突然醒来。治好了胎里带来的毛病。
那去便去吧,京城还有些故交。一会儿便与景晏好好说。再带上几份拜帖,往后学业上面有问题了,也可以去拜访一二。
有圣上垂怜,又有故交相护。
天子脚下,也护得住。
再不济,张老管家也在呢!
这样想着林如海也下了决心,这便让下人去和林黛玉说一声,晚点儿他与她弟弟便去寻她。
儿女即将远行,一去又是好几年。老父亲有太多的话想要嘱咐了。
林黛玉身子弱,又是女儿家。林如海只希望她能快活些。
林景晏是男孩,又是独子,负担的是整个林家的未来。自然任务重些。
要保护姐姐,又不能误了学业。身体也要注意的。
家里的少爷在,原本想要拜托林黛玉的师傅贾雨村交给贾家的信和银票林如海也给了林景宴。
身边伺候的也要安排好,林管家的大儿子林大不错。也陪着林景宴一起上京去吧。
林大从小就跟在林管家身边,如今已经十五了。虽然年龄大些,但是胜在成熟稳重。
他是林家世代的家奴,忠心可鉴。
他的二弟林二也在林景晏身边当差,生的壮实,又有些功夫在,一文一武。定能护得住黛玉与景宴的
要去京城了,有一个熟悉京城环境的人陪着他才放心。一会儿他便与留守在京城的张老管家去信,让他注意些。一切以两个小主子为大。
玉儿那边有王嬷嬷和雪雁在,他也是放心的。
其他奴才,倒是不用他费心,林管家早早就挑好了。
都是一些家生子,忠实可靠。再不济,林家京城中也有府邸,还是任兰太寺大夫时置办的。张老管家一直看管着,总有些得用的。
如果玉儿一个人去,回府定然不好。怕是只能在荣国府待着。但是有景晏在,倒是无碍。就算不回去住,自己府上总是要看看的。
还有林家在京城置办的家产。他总是要接手的。
……
林景晏和林黛玉看着自己父亲一会儿吩咐这个,一会儿吩咐那个。便知道他心中不舍,这会儿都乖乖的依靠在林如海的身边。安慰着他。
说等林景宴学业有成,定然会回姑苏考试的。
姑苏扬州也算近。姐弟两个到时候定然会回家的。
林如海觉得也是。嘱咐着林景宴好好学习。争取早点回来看孤零零的自己。
林景宴自然是无有不应的。
摸着两个孩子的头,看着两人乖巧的模样。林如海心中伤感更甚。
吾儿,只希望为父的决定没错吧。
去了京城,可一定要平平安安的长大啊。
有时候,离别也是为了更好的相遇吧。
贾府派了男女船只两艘前来。一大一小。因为林景晏也跟着一起,两艘有些不够,林如海便又租了另外一艘。林景晏年纪还小,姐弟俩感情也好,便坐了一艘。一艘给林黛玉的师傅贾雨村乘坐。最后一艘让林全之带着奴才们看着行李。
男女七岁不同席,黛玉过了年便也七岁了,和成年的奴才们坐一艘,怕惹了闲话。
其实姐弟俩同行,除了给贾府各房的见面礼,和些常用的物件其他的带的倒也不多。
本就是去外祖家走亲戚,带的东西多了,难免有些喧宾夺主。没得让贾府的人多想。
但是银票倒是不少,除了给贾府的一万两外,林景晏又偷偷在林如海那儿要了两万两当做姐弟两人的私房。
林如海想着两个孩子都小,不想给那么多的,免得被骗走了。又或是养成大手大脚的纨绔就不美了。怎奈何一说要考虑考虑,林景晏就眨巴着一双无辜的眼睛,面带请求的看着他。
林如海是疼孩子的,想到这一走可能多年不见。还是同意了。
对着父亲卖萌,林景晏自己心里也觉得丢人呢,但谁让自家父亲吃这招呢。
林景晏也纠结啊,现在和父亲说了那些前尘往事,按照他的性子,定然是不愿意让两人再去贾府的。但是若是不去,两人又小,留在扬州父亲难免有些束手束脚。他们只会成为父亲的软肋。
还不如远去京城!
幸好现在自己才4岁,耍赖就耍赖吧!不过孩子心性罢了!
大些,他是真的做不出来的。
林如海还能怎么办,银子重要还能有儿子重要不成?给呗!
其实这一万两银子可不少。贾府小姐们的月例不过2两银子。就是后期嫁娶之时,一个小姐满打满算花费也不过一万两。
林如海一下子能给了自家逆子三万两,那真是把姐弟两个捧在心尖尖上的了。
林管家动作快,没两日带着林全之便把一切事宜准备妥当了。
暂时住在偏院里贾府来的四个丫鬟婆子,听到消息,也终于松了口气。
这人不仅接到了,还多了一个嫡亲的表少爷呢。回了府,老太太一定开心的不得了。
林如海站在码头,眺望着远处已经快看不见的船只。心中五味杂陈。
又站了一会儿,彻底连船都看不见了,才对着林管家招了招手,准备回府了。
没走两步,想起林景晏走时神神秘秘递给自己的一封信。嘴里还说着什么看完就烧了。他可不想丢人。
好奇心起,难道是儿子舍不得自己给自己写的书信?然后初学写字,不成体统。便有些不好意思?
林如海从袖筒里拿出那张纸,越看脸色越是不对!
臭小子!如此不老实!这么重要的奇遇居然现在才说!
那贾府如此,他如何放心!
是他想多了,贾府再怎么疼爱玉儿,也比不上自家少爷小姐,也比不过满府前程。
自己的孩子,总归自己最疼。
他要长长久久的活着。只有他活着,别人才不会欺负了他的儿女去。
林如海心中惊涛骇浪,面上却纹丝不动!甚至还挤出一丝慈父的微笑。
林如海将纸上的内容又记了一遍。便让林管家拿了火折子过来烧了干净,连灰烬都丢进了滚滚长河当中。
林如海当然不会质疑自己儿子口中的奇遇,儿子能够突然醒来,身体又以奇迹般地速度恢复。便是最好的证据。
也好,儿子有菩萨保佑,林如海也能更加放心了。
今日回去一定为菩萨多上些香,让她继续保佑着自己的一双儿女。
黛玉因为离家,在船上时总有些闷闷不乐。还好有林景晏做伴,解了几分愁苦。
不管怎样,她的嫡亲弟弟总是陪在她的身边的。她不是孤身一人。
林景晏也怕黛玉哭坏了身子,一直是陪着黛玉逗趣。
从扬州到京城,坐船是需要一个月的。为了给黛玉解闷儿林景晏只能装作什么都不知道,缠着黛玉教自己读书写字。
空余时姐弟俩还一起到船板上,看看风景钓钓鱼什么的。
倒是分散了些注意力。让她开怀了几分。
林景晏虽然是弟弟,但是对于这个只大了自己两岁的姐姐是欢喜,心疼又有些愧疚的。
喜她就算寄人篱下,也才学斐然,矫矜自持,未堕林家风骨。
怜她无人知心,一副深情错付罢。贾母爱她却更爱宝玉。贾宝玉爱她,也爱众人。
奴才婆子说她目下无尘,孤高自傲。可那时他的姐姐刚经历了弟弟早逝,母亲离去。还要她去讨巧不成,好没道理!
也愧疚这个时代,女子本就艰难。一身荣辱皆寄父兄丈夫身上。如果不是自己身体不争气,父母又早逝,自己的姐姐怎么会被人轻贱,抑郁而终。
林家嫡女,可不是贾宝玉那样荤素不忌的纨绔子弟能配得上的。
一个功名也未有,还轮得到他挑挑拣拣不成?
不怕,来日方长罢了!
有他在,姐姐只会是清冷矜贵,冷艳出尘。
看着在林景晏的陪伴下林黛玉开心了不少,王嬷嬷心里也是快活的。
林黛玉初为人师,正在兴头上。林景晏又本就聪慧,这些日子学的还是他前尘跟在黛玉身边时都学过的。
自然进度快。
一个愿意教,一个认真配合。自然是两厢开心。
林黛玉在王嬷嬷伺候她入寝的时候还忍不住说了两句。
“嬷嬷,弟弟真是聪慧非常,现下不过二十来日,三百千都学完了。倒背如流不说,字也练的有些模样了。”徒弟学的又好又快。林黛玉这个小老师自然是开心的。
王嬷嬷听了这话却是眼中异彩连连,小公子有天赋,姑娘往后有了依靠不说。林家的未来说不得能更进一步呢。
王嬷嬷也不扫兴,话语中全是笑意“那真真是太好了,没想到小公子不仅勤勉,天赋也异常的好。不过,也有姑娘的功劳,姑娘这个小老师也是极好的。”
林黛玉俏生生的看了王嬷嬷一眼,语气中尽是不好意思“弟弟本就聪慧,嬷嬷打趣我干什么!”
话是这么说,但是脸上的开心,任谁都看的出来。
她向来是个多思的,看着自己嫡亲的弟弟于诗书如此有天赋,往后又要常住外祖家。难免想到往日母亲常说起的二表兄。
“你二舅母生的有个表兄,乃是衔玉而诞,顽劣异常,极恶读书,最喜在內帷厮混,外祖母又极溺爱无人敢管”
母亲都如此说,想来无甚偏差。
她是女子,见着表兄的时间想来不多,但是景晏不一样。相处的时间肯定是长的。免得将自己的弟弟带坏了去。
不行,明日要和景晏好好说道说道,与那二表兄远着些。
她是姐姐,去了京城,也不知是什么光景。他们姐弟俩才是最亲的。长姐如母。她总是要多看这些景晏的。
可不能叫那些不三不四的带坏自己这么可爱的弟弟。
翌日
林景晏看着严肃的和自己说着离那个所谓的二表哥远些的姐姐还有些回不过神来。
昨夜是发生了什么好事儿,姐姐怎么突然对那人印象如此不好了。
真真是老天都帮着自己呢。
林黛玉看着林景晏有些走神,不轻不重的捏了捏林景晏长了些肉的小脸蛋,又重复了一次。
“弟弟,你可记住了。母亲说那二舅母家的那个二表哥顽劣异常,极恶读书。我们去了外祖母家,若他却是这样,你远着他些。听到了么!”
母亲的话黛玉虽然全然相信,但是她也不想林景晏养成偏听偏信的性格。
母亲不会骗人,外人可不一样。具体如何,她希望景晏自己去分辨。现在不过提醒一下罢了。
再不济,还有她这个姐姐看着呢。
林景晏巴不得自己神仙似的姐姐离那克星远着些,哪能不应。临了还不忘踩上一脚。
“姐姐放心吧,娘说的想来不会错,我会远着些他的。爹爹说过男儿当端方知礼,学富五车。上孝父母,下佑姊妹。学有所用,报效国家,方为顶天立地的男儿!我定然不会与那二表哥一样的。”
听着林景晏的话,林黛玉失神一瞬。很快便回过神来。刮了刮林景晏的小鼻子,与王嬷嬷与雪雁笑着“嬷嬷,你听,景晏才4岁呢,便想着当顶天里的男儿了。好,那姐姐就等你你下佑姊妹了。”
王嬷嬷看着林景晏的眼神确实越发慈爱“少爷这样的才是好的呢!世道如此。好男儿便要志在四方,如果不能护着自家姐妹,投这个胎做什么?不如做个闺阁儿女,这男人,叫有用的去做吧。”
女子本就艰难,如果家里的男子再不护着,就真的难过了。
雪雁笑着也在旁边附和“就是,我们少爷这样才是好的呢!”
林景晏看着姐姐的两个心腹都在。王嬷嬷是个忠心的,马上就要到京城了。便想着把到京城的事情嘱咐妥当。
前几日光想着哄姐姐开心了,正事差点儿忘记说了。
林景晏坐到林黛玉的对面,从怀里拿出了一封书信和两张银票递给黛玉。
语气里全是开心“姐姐你看这是什么?”
林黛玉依言接了过来。两张一万两的银票,还有一封给二舅舅的书信。
见林黛玉疑惑的看了过来,林景晏才继续说道“姐姐,我厉害吧,走的时候找爹爹要了两万两,我们一人一万两。还有那封信,是爹爹给二舅舅写的,里面也有一万两的银票。当做我俩在贾府的日用。”
林景晏这会儿说这话自然是有道理的。他总要姐姐和她身边的人知道,他们住贾府,那可是花了大价钱的。可不是那些去打秋风的。
总要让姐姐和那些奴才们有个底。王嬷嬷雪雁知道了,这些跟来的奴才便知道了。
林黛玉还没说话,雪雁先忍不住了。
“一万两,怎么这么多!姑娘少爷可花不了这些。老爷也太大方了些。”这话可没错,不说她自己,就是王嬷嬷一个月的月钱也不过一两多,当然平日姑娘另外赏的不算。
王嬷嬷到底没说什么,只瞪了雪雁一眼,主子还没发话呢!
老爷虽然是太大方了些,但是总有他的原因在。看在这些银子的份上,荣国公府也会对姑娘公子好些。
林黛玉倒是没说什么,只笑着把手上的东西全都给了林景晏。
“景晏,这些你都留着,到了京城你将信给了二舅舅。银票你自己收着,姐姐这儿有。等没了姐姐再找你要。”
林景晏哪儿肯依,非得塞给她。姐姐手上的银子可得充足,不然被那些不安好心的骗去了可怎么办。
王嬷嬷看林景晏神色坚决,也劝了两句。
“姑娘,公子要给便收着吧,公子没了再找你要便是了。”
她的姑娘向来不看重这些,可是她观察贾府来的那个几个婆子的说话,做事方式。怕是到了贾府,要用钱的地方还多的是呢。公子虽小,没想到想的如此长远。
林黛玉看着手中一万两的银票,想想也是。便从善如流的收了起来。
从弟弟手上拿钱,怎么还有几分开心呢。
不过景晏还小,幸好父亲拨了林大陪着。到了京城,还要还是让王嬷嬷去与林大说说,多看着些弟弟。林大便是林管家的儿子林全之了。林大便是他主子赐名前的大名。
王嬷嬷看着姐弟俩说完正事又看起书来,满心安慰。与雪雁使了个眼色,悄悄的退了出去。
数着日子也快到京城了。她们得去收拾收拾。到了地方免得手忙脚乱。
姑娘刚刚说的对,少爷是男儿,与那荣国公府的表少爷接触的时间多着呢。
听两个小主子的意思,先夫人口中的表少爷那可不是个好的。
先夫人那是什么样的人物,荣国公府的嫡女。那劳什子表少爷的嫡亲姑妈,岂能无缘无故冤枉了他去。
这事儿得与林大好好说说,小公子懂事聪慧,可不能被带坏了去。
远在京城的贾宝玉这会儿子还不知道呢,人未见。林家上到主子,下到奴仆都对他防备了起来。
不过想来也是。清流与勋贵的规矩本就相差甚远。更别说林家就林景晏这么一个独苗苗,他身上负担的可是整个林家的未来。
这种可能带坏了自家公子的大人物,自然是重点关注对象。
自家孩子,再怎么慎重也是没错的。
清风拂岸,林府的三艘客船在航行了一月有余过后,终于到了繁华又陌生的京城。
随着船只缓缓靠岸,原本模糊朦胧的景象突然具象化起来。熙熙攘攘的人群,此起彼伏的叫卖,行人的谈笑如同一幅画卷慢慢的铺陈开来。
这里与温婉的江南水乡同样繁华,却又散发着截然不同的气息。
林大果然是个能经事儿的。等林黛玉戴着帷帽牵着林景晏,在王嬷嬷的搀扶下下了船时,他已经率领带来几个粗使奴才在下边候着了。
看着两位主子下了船,林全之快步走了过来,其余的人便去了林景晏他们的船上帮忙收拾东西去了。
“姑娘,少爷,国公府的轿子已经到了,你们先去那边等着还是…”
边说着还悄悄与林景晏点了点头。
林景晏了然。
看来之前让林全之去办的事儿成了!
荣国公府的奴才果然与他想的一般无二。
他让林全之将那几个丫鬟婆子送回贾府的书信拦了几日,现在想来还在半路吧。
他林景晏本就是不速之客,也不必让主人家过早知晓了。
真想快点儿瞧瞧一会儿贾府众人见着他的脸色。
林黛玉没发现两人眉眼间的官司,顺着林大的目光看去,果然在码头的尽头见到了三顶小轿。
黛玉闺阁儿女,码头鱼龙混杂,自然不好多待。牵着林景晏便去了轿子里等着。
来接人的都是外院的轿夫,对于后宅的消息知之甚少。倒也不曾坏了林景晏的事儿。
林大等人也利索,没等多久便听着外面招呼着起轿了。
林景晏与黛玉乘坐的是同一顶轿子。有自己的嫡亲弟弟陪着,黛玉心中的紧张真是缓解了不少。
“弟弟,母亲常说外祖家与别家不同,我瞧着近些日子见着的那几个三等仆妇,吃穿用度,颇是不凡,现在到了府上,我…”林黛玉心思细腻,又不愿堕了林家风骨,让人看轻了去。自然是紧张的。
初次入京,又从纱窗看到了外面街市繁华,人流涌动,自是不安。
手上的帕子都不知道绕了几圈了。
哄姐姐,现在林景晏是信手拈来。
他若无其事的挑了挑帘子。正好这会儿刚经过宁国公府门口的大狮子。
一双小手随意的指了指,语气有些开心“姐姐,你看,这门外的大狮子与我在父亲书房中看到的一幅画颇为相似。唉,这大门也像。就是字不一样。”
自然没有,全是林景晏编的。
林黛玉依言看了过去,抬眼便看到了两个大石狮子,三间兽头大门,正中有一块大匾,上面龙飞凤舞的写着“敕造宁国府”五个大字。
只一眼,便知道这是外祖长房了。
“想来是母亲思乡所画吧”字当然不一样,一个是荣国府,一个是宁国府。
林景晏却不点头只说“听父亲说是他少时的宅子。”
接下来的路程林景晏便给自己姐姐说起了祖上荣光。
四世列侯,姑苏名门。清流世家!父亲虽然未曾袭爵,却也高中探花。是天子近臣。自己也聪慧懂事。说不得能把祖上爵位挣回来呢。
你别说,听了林景晏的话,林黛玉心里平静了不少。
母亲常与她说贾家富贵,倒让她忘了自家根底。失了平常心了。
外祖家确是富贵,可她林家也不差太多。
两人在轿中悄声说着话时,已经从西角门进了荣国府,身后的丫鬟婆子也下了轿。抬轿子的也换成了小厮。
荣国府这样的人家,正门一般都是不开的,家里主子一般也是走角门。方便又低调。
所以林家姐弟来,贾家便开了角门。
林景宴眼中闪了闪,却没说话。
到了一垂花门前,轿子便落了下来。抬轿的小厮退了下去,几个丫鬟婆子迎了上来。打起了轿帘,一个穿着富贵的婆子上来的道了一句“姑娘走好”便伸手去扶。
却没想到最先入眼的却是一个眉眼精致的小公子。
当即便愣了愣神。
林景晏也未管她,迎着后面那些丫鬟婆子疑惑的眼光只点了点头。便回身去扶自己的姐姐下轿。
待林黛玉下轿,众人又是眼前一亮。两个小人站在一起,真是像极了菩萨坐前的金童玉女。
黛玉还是心地善良,柔柔的对着景晏道了谢“有劳弟弟了。”
后面的丫鬟婆子听了,哪儿能不知道这就是老太太说起过的昏迷在床的表少爷,谁能想到居然醒了。
抬眼白了几眼去接人的四个丫鬟婆子。心中恼怒!
不顶事儿的!这样重要的事居然不来信说说!家里只知道林姑娘要来,现下可怎么办!
后面几个看着周瑞家的白眼,也是一阵疑惑。刁婆子,刚回来,她们谁又惹了她!莫名其妙!
周瑞家的向后面一个小丫鬟使了使眼色,见她向里面跑去,才笑着去扶黛玉的另一边。
在一群丫鬟婆子的簇拥下,往里面走去。
不少小丫鬟都好奇的看了林景晏好几眼,这便是表少爷么?长的也太好看了些吧。
荣庆堂这边,听着小丫鬟消息,又是一阵热闹!
贾老太太甚至想要迎出门去。幸好被邢夫人和王夫人劝住了。
便坐在上座巴巴往屏风那儿瞧去。
林黛玉和林景晏穿过雕梁画栋的几间上房,又走过了一个景色优美的院子,便见着台矶坐着几个穿红带绿的丫鬟,见着他们来了便齐齐的迎了上来。笑盈盈的说着“老太太等着呢,听说表公子也来了,正是喜不自胜呢。”
几人争着打着帘子。
林景晏见着几人的穿着,眉头微皱。却也并未说什么。只是心下又冷了几分。
林黛玉和林景晏一进门,便见着一位穿着极其富贵,发如雪的老夫人迎了上来。一眼就知这便是他们二人的外祖母。荣国府的老夫人史老太君了。
两人还未行礼,便一边一个被贾老太君搂进怀中,心肝儿肉的叫着,大哭起来。
旁边的人,无不掩面哭泣,惹得黛玉也是哭的停不下来。
玉容寂寞泪阑干,梨花一枝春带雨。看着就让人心疼。
贾府这些人啊,哭的如此伤心是真的,穿红着绿却也是真的。
人性复杂,他不愿深究。
林景晏单有些不乐意他们惹得自己姐姐如此伤心,晚上说不定又要咳嗽了。
林景晏用手揉了揉头,然后拉了拉林黛玉的袖子。
“姐姐别哭了,我头疼。”声音刻意提高了些。
奶声奶气的声音,在一片哭声中显得格外入耳。
沉浸在悲痛中的众人一时间居然沉默了下来,哭声齐齐止住。齐刷刷的向贾母怀中的小人看去。
林黛玉最先回过神来,止了泪,又忙不迭的从贾母怀中退了出来。拉过林景晏。看着林景晏有些苍白的小脸。忙轻轻的帮他按摩着头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