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款小说跨越600亿光年,我仍旧是大佬推荐_主角周辰陆瑶小说新热门小说

黑岩故事会

周辰陆瑶是小说《跨越600亿光年,我仍旧是大佬》的角色人物,是由作者灼焰寒霜写的一款玄幻脑洞类小说。目前小说连载中,以下是小说《跨越600亿光年,我仍旧是大佬》的章节内容

爆款小说跨越600亿光年,我仍旧是大佬推荐_主角周辰陆瑶小说新热门小说

宽敞的走廊中,周辰气宇轩昂地走在前方,他的步伐稳健而从容。在他身后,紧紧跟随着几十人的队伍。这几十人中,既有男性也有女性,他们中的大多数人已经双鬓染霜,岁月的痕迹清晰可见。然而,这些人可不是普通的老者,他们皆是来自人类各个领域最为卓越的科学家,堪称各自所在行业内泰山北斗般的存在。

可就是这样一群德高望重的科学巨匠们,此刻却宛如一群从未踏出校门、对世界充满新奇与渴望的小学生一般,瞪大眼睛,好奇地审视着周围的每一处景致。他们时而交头接耳,低声议论;时而驻足不前,细细观察。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孩童般纯真的神情。

就这样,一行人缓缓前行,最终来到了一扇巨大的舷窗前。他们不约而同地停下脚步,透过舷窗极目远眺。刹那间,一个散发着冷冽金属光泽的球体毫无征兆地闯入了众人的眼帘。就在这时,周辰那沉稳而富有磁性的声音恰到好处地在众人耳畔悠然响起:

“各位,你们眼中看到的,就是传说中的戴森球!”

众人眼中篮球大小的戴森球,直径超过1亿千米,将太阳包裹其中,通过吸收超过99%的太阳产生的能量,为人类提供源源不绝的能源。而众人身处的走廊,更是一个直径约2亿千米的环形建筑,已经成为人类迄今为止建造出来的最宏伟的人造天体,用来承载人类建造的最大的粒子加速器。

公元7524年,遍布太阳系各个角落的所有人类都收到了同一条消息,经过近百年的建设,环太阳粒子加速器工程正式建成完工。巨幅的全息影像在太阳系各大行星太空中出现,保证太阳系中所有的人类只要抬头就能看到,画面介绍着这个人类自诞生以来最浩大的工程。影像中,太阳外围,包裹着一层巨大的网状球体,那是人类百年前建造完成的戴森球,百年以来戴森球为分布在太阳系各处的人类提供着源源不绝的能源。戴森球的外面,是一个巨大的圆环体,这个围绕太阳的圆环体正是本次介绍的主角--环太阳粒子加速器。

环太阳粒子加速器是人类迄今为止制造出的最大最恢弘的人造建筑,直径2亿千米,周长接近6.3亿千米,就算以光速前行,绕行一周也要花费35分钟。此时,人类文明已进入二级文明中期,建造环太阳粒子加速器仍耗时接近100年方才建成。百年前,人类已经完成围绕太阳戴森球的建造,标志着人类正式进入二级文明。彼时人类基建狂魔属性得到了最大程度的加成,宇宙大统一理论又一直没有太大的进展,同时依托戴森球建成获得的巨大能量,在戴森球外围建造环太阳粒子加速器项目很快就立项通过了,经过一百年多的疯狂建设,环太阳粒子加速器终于建成。

此时此刻,在那环太阳粒子加速器外环走廊之上,身着白色实验服的周辰正站在一群同样着装的科学家中间,他面带微笑,声音清晰地向大家介绍着他们脚下这座令人惊叹的环太阳粒子加速器。

“各位请看,这就是我们耗费无数心血打造而成的环太阳粒子加速器。它环绕着太阳建造,整体呈现出一个无比巨大的环形结构。”周辰一边说着,一边用手指沿着加速器的轮廓在空中比划着,仿佛要将这个宏伟的建筑直接呈现在众人眼前。

科学家们纷纷点头表示赞同,并开始热烈地讨论起来。各种专业术语和复杂的理论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片知识的海洋。过了一会儿,讨论声渐渐平息下来,一行人也逐渐四散开来,各自去探索这个神奇的地方。

周辰独自一人缓缓走向弦窗处,被窗外那壮阔的宇宙景象所震撼。只见加速器宛如一条银色的巨龙,紧紧围绕着太阳。太阳散发着炽热的光芒,照亮了整个环形结构体。由于加速器以太阳为圆心缓慢旋转,其产生的强大离心力成功模拟出了人造重力。再加上全封闭的精妙设计,使得身处其中的人们能够如同在地球一般自由地行走、活动。

透过透明的弦窗,浩瀚广袤的宇宙空间展现在周辰面前。这里没有白天与黑夜的交替,时间似乎失去了意义;也不存在四季的更迭,唯有永恒不变的璀璨星空。无尽的黑暗中点缀着数不清的星星,它们或明或暗,闪烁着神秘的光芒,仿佛在诉说着宇宙深处不为人知的故事。远处还有绚丽多彩的星云,如梦幻般美丽,让人陶醉其中无法自拔。

“虽然不是第一次见,但每次看都还是会被深深震撼到。”助理小艾从远处走来停在周辰身旁,和周辰并肩而立,看着窗外的星空,开口和周辰说道。

“是啊,每次当我们完成一个伟大的壮举时,就会显得我们更加的渺小。”周辰有感而发,“我们站在人类迄今为止建造的最宏大的建筑上,但我感受到的却是人类的渺小。”

两人没在说话,站在一起默默欣赏起窗外景色。

宁静的气氛没能持续太久,周辰身前出现一个绿色听筒状全息影像,耳中同时传来悦耳铃声,周辰无奈一笑,伸手虚空点了一下绿色听筒,一个全息立体人像出现在周辰面前,“周博士您好,实验马上就要开始了,请您尽快回到控制室。”

“好的,马上就来。”挂断通话,周辰转身对助理小艾说道:“走吧,我们回控制室,真是想偷一下懒都难!”

“这不是显得您重要啊。”小艾开玩笑的说道。两人同时转身,边走边聊,向着控制室而去。

周辰是物理学博士,人类当代当之无愧的物理学泰斗级科学家,是环太阳粒子加速器项目总负责人,今年96岁,相较现在人类平均300岁的寿命来说正值壮年。他们正要进行的实验,就是利用环太阳粒子加速器尽可能的加速一个电子,他们想要验证一下如果利用整个太阳作为能源,能把一个单一的电子加速到多高的速度。

哪怕经过了5000多年的努力,哪怕是人类文明已经来到了二级文明中期,光速仍旧是人类不可逾越的屏障。无论人类如何努力,依旧无法将哪怕是小小一颗电子加速到光速。

控制室中,几百个科研人员各自忙碌着,环太阳粒子加速器实在太大,这让以光速传播的信号显得慢了很多,从控制室发出的信号,要差不多18分钟才能到达加速器最远的位置,这让加速器的控制要求更加的严苛。

随着加速器的启动,一个电子在真空的加速器内开始快速的移动起来,庞大的能量从戴森球注入加速器,电子的速度也在逐渐增加。

0.5倍光速

0.8倍光速

0.9倍光速

0.9999倍光速…

时间不断流逝,电子速度也在被加速器逐渐提高,无限接近光速。但是当电子速度达到一个极限时,无论再怎么加速,电子的速度都不再增加,无限接近光速,但还不是光速。

这样的结果,所有人都早有所料。自从爱因斯坦提出相对论以来,多少科学家想要打破光速这把枷锁,但无一不是铩羽而归。无论人们怎么努力,只要是有质量的物体,哪怕只是一个小小的电子,都无法达到光速,只能无限接近,但终是无法达到。利用环太阳粒子加速器来验证,无非是再一次尝试罢了,另外也是想借此来测试一下环太阳粒子加速器的性能极限。

看着意料中的结果,所有人都不免露出一抹遗憾之色。周辰举步来到观察窗前,面色无悲无喜,加速器中的电子每隔35分钟就在加速器中以无限接近光速的速度飞过,在加速器中留下一道亮白光路。电子本身人眼是无法看到的,但是随着速度的增加,电子本身质量会随之增加,能量也会越来越大,最终会释放出大量光子,形成光路。

周辰站在观察窗前,脑中不停分析着这次实验,其它实验人员见到周辰没有新的指令,也都默默的等待着。所有人都没有在意那个还在加速器中被加速的电子。所有人都以为电子的速度已经被加速到了极限,现在正处于平衡状态,周辰自己也是这么认为的,毕竟人们还没有过使用如此巨大加速器的经验。

直到控制器上显示电子实时速度的显示器上显示的电子速度增加了0.001纳米/秒时,周辰脑中一个念头一闪而过,他大叫了一声:“不好,快停止实验。”然而,一切都晚了。他们都以为加速器已经不能再加速电子,电子速度已经到达极限。但是,经验还是害了他们,这可是依托一整颗恒星作为能源的加速器,周辰他们还是低估了它的能力上限。

随着电子速度的增加,电子的质量呈指数级别增大,当整颗恒星能量作用于一个电子之上,随着时间的加长,电子的质量最终还是达到了一个临界值,这一刻,电子塌陷了,形成了一个量子级别的黑洞。电子本身是带负电的,正因如此,它才能被加速器加速,也才能被加速器的强大磁场束缚在加速器之中。当电子塌陷的那一刻,它带电的特性消失了,加速器再也不能束缚住它,它从加速器中逃逸了出来,巧合的是,周辰刚好挡在了它的前面。然后,一个量子级别的黑洞在周辰体内形成,黑洞形成的瞬间,周辰整个身体被瞬间吸入黑洞。

人类当代最伟大的物理学家周辰,卒!享年96岁。

我叫周辰,就是那个当代人类最伟大的物理学家周辰,我今天要带领我的团队利用环太阳粒子加速器做人类诞生以来最伟大的物理实验,我们将把整个太阳的能量加注到一个电子上,我们要把这个电子加速到无限接近光速,我们要向光速发起挑战!

我们还是大意了,我们还是低估了整个太阳的能量,无限接近的光速和强大的能量让电子的质量无限增大,当我意识到不对的时候,已经来不及了。电子因为坍缩失去了带电的属性从而从环太阳粒子加速器中逃逸而出,无巧不巧的是逃逸而出的电子刚好飞入我身体之内形成了一个量子级别大小的黑洞。

好消息是,这个黑洞并不稳定,不会存在太长时间,不会超过毫秒级别,并不会对人类带来影响。

坏消息是,我将会被吸入这个黑洞,这个黑洞会给我带来灭顶之灾。

黑洞形成瞬间,以黑洞为中心,空间和我的身体都发生了扭曲,呈螺旋状被吸入黑洞,开始速度非常快,随着靠近黑洞,速度越来越慢,到了最后,吸入速度甚至完全静止,成了完全静止的画面。

我看向周围,周围一两米以外的物体开始变得色彩斑斓。整个空间好像沉浸在神秘的彩虹之中,闪烁着绚丽多彩的光芒。时间变的飞快流逝,画面快的无法捕捉。以前人们对掉入黑洞时的情景做过无数的猜想,现在我可以亲自验证了。凭借这个经历,我就可以成为人类最伟大的科学家,没有之一。

时间在这里没有了意义,仿佛是一瞬,又仿佛是经历了万亿年,我的身体被分解成一个个碎片,我没有了身体,更没有了眼睛,但我却仍旧能“看”到周围的事物,没有了身体的束缚,视野反而变的更加的广阔,我能以360度无死角的上帝视角同时“看”着周围发生的一切。

构成我原本身体的物质被不断分解,组织分解成细胞,细胞分解成分子,分子分解成了原子,原子最终被分解成更小的亚原子粒子…经过无数次的分解,夸克、轻子、最后分解成了一种统一的粒子,然后就什么也没有了。

我解释不了为什么没有了身体我为什么还能“看”到,无法解释我现在的状态是什么情况,更解释不了不借助任何的仪器我为什么能“看”到这么小的粒子,但我就是看到了,当最后的一种统一粒子出现时,我觉得一切都值了,一种“朝闻道”的感受出现在我的意识里,这不就是无数科学家追寻的“大统一”吗,得见如此,人生已无憾。

当最后的粒子也没了以后,我却仍旧还存在,这是一种非常奇特的体验,“我”有想法,能思考,甚至还能以独特的上帝视角观察周围,虽然周围没有任何东西,但事实是我并不存在,我没有了任何存在的痕迹,没有了任何物理意义上的物质存在。

我不知道现在的“我”到底是什么,“我”没有了任何意义上的物理形态,从客观上来说,“我”已经不存在了,我没有了身体,甚至没有了任何存在的痕迹,但是我偏偏知道,“我”还在!所以,我就只能把“我”当成一团不可描述的存在。“我”被困在了黑洞里,困在了时间之中。

又不知道过去了多久,“我”发现周围原本空无一物的空间之中突兀的出现了一个黑点,不等我仔细观察,一股强大的吸力将我吸入其中,然后“我”发现“我”已经离开了黑洞。

“这又是什么地方?”

突然出现在这里,周辰好奇的观察着周围的一切,没有了身体,自然也没有了任何的感知能力,周辰只能通过观察来判断。周围全是一片白光,周辰尝试着移动,然后他发现他居然能在这片白光之中自由移动,但因为没有任何的参照,暂时还判断不了移动的速度,周辰只是凭借直觉感觉到自身的移动。

为了确定身处的环境,周辰静下心来观察。仔细一看,周辰心中一惊,他的周围全是正在进行的核聚变反应,他竟然身处核聚变反应内部。可控核聚变技术早在4000多年前已被人类攻克,在戴森球建成后,人类在太阳系中已彻底的实现了能源自由,可控核聚变技术也早已被人类抛弃,那么他现在所处的环境又会是哪里呢?周辰心里其实大概有了一些猜测。

周辰心念一动,向着一个方向移动。周辰能感觉得到,没有了物质依托,他移动速度绝对不会慢。时间一点点的过去,周辰的周围依旧是一成不变的核聚变反应,周辰都有些怀疑移动是不是只是他的错觉,他是不是跟本就没动过。但周辰还是凭借自己的感觉继续移动着。又过去了不知道多久,周辰快打算放弃时,周围的景色一变,他已经冲出了核聚变反应区域,身后是一片火海。周辰控制自己继续向着外围移动,几分钟后,他出现在了星空之中,身侧是一颗巨大的火红色球体,正是一颗巨大的恒星。

是的,他刚刚正是处在一颗恒星的内部,这早在周辰刚刚出现观察完周围环境后就早已有所猜测,作为人类最顶尖的物理学家之一,太阳的内部他也是曾经去过的。现在他的猜测得到了证实。

周辰的第一反应是这颗恒星是太阳,他身体都已经没有了,就以他现在的存在形式,他又要如何回地球?周辰下意识的观察周围的星空,还未开始的惆怅就被震惊、慌乱所替代。

这是一片广袤无垠、浩渺深邃且全然陌生的星空!在这里,没有那熟悉的太阳系,更不见亲切的地球身影,就连环绕太阳运转的八大行星也杳无踪影。身为世界顶尖的物理学家,周辰对于太阳系的星图可谓是烂熟于心,他敢以万分笃定的态度断言,自己如今置身其中的这片星空,决然不属于太阳系的范畴。

毫无疑问,他已然成功地挣脱了太阳系的束缚,孤身一人飘荡于这片充满未知与神秘色彩的陌生星空里。能够攀登上物理学领域巅峰之位,周辰所具备的心理素质堪称坚若磐石。尽管初时遭遇如此震撼的局面令他感到些许惊慌失措,但很快,内心便被汹涌澎湃的惊喜所填满。

要知道,冲出太阳系可是五千多年来无数人倾尽毕生心血都未能达成的理想,而此时此刻,他却真真切切地做到了!这不正是当之无愧的先驱者吗?这般壮举注定会让他名垂千古、流芳百世。沉浸在自我陶醉喜悦中的周辰,丝毫未曾察觉到一个残酷的事实——从某种程度上讲,他其实已经死翘翘了,并且还是死得彻彻底底、干干净净的那种,甚至连一丝骨灰、一根毛发都不曾留下。

其实也不能怪周辰这么嗨,要知道这可是5000多年以来全人类的梦想,这说实现就实现了,换谁来都一样。兴奋中的周辰完全忘记了自身的情况,飘在星空中开启了工作狂模式,最主要的,当然是尽快确定自己的位置。

凭借自身专业的天文学知识,周辰开始观测周围的星空,随着时间的推移,周辰的心慢慢的凉了下来,周围没有一个熟悉的画面。这里不是太阳系,也不是银河系,而且很大可能都不属于本星系群,至于在不在更大的本超星系团内,还需要专业的仪器和更多的观察才能确定。要知道,太阳系直径还不到1光年,银河系直径约为12万光年,本星系群则约为1000万光年,本超星系团直径更是达到了1.1亿光年,他这到底是离开了多远啊!保守估计最低超过了1000万光年,上则不封顶。

从1光年都无法跨越到突然就超过了1000万光年,这步子迈的是不是太大了些?视野所见已经完全没有一点熟悉的星空,再要深入观察就需要借助专业的工具了。没了开始的兴奋,周辰也开始注意自身的情况了。

飘在太空之中,遥望苍穹,这片星空是那么的陌生,周辰不死心的再次努力的寻找着,想要找到几个熟悉的星座,周辰心里,还是希望能回去的。经历了这么多的事,周辰多么希望这只是一场梦,醒来后一切如旧。可是,现实就是如此,一切都回不去了。

星座的观察和定位,并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这并不急于一时,周辰收回仰望星空的目光,目前还是先要解决一下自身的问题。目前自己是一个什么情况呢?理论上来说,自己根本就不存在了,没有物质,没有能量,这一点周辰无比的肯定,但他又偏偏还存在,以一种只有自己一个人知道的形式存在着。不是灵魂,地球文明发展到二级文明后,对灵魂或者说是意识已经有了一定的研究,周辰现在的存在形式,明显就不是意识形态,只要是存在,就一定是有迹可循的,但是周辰现在偏偏就成了一种无迹可寻的状态。这明显超出了周辰的认知范围。

存在即合理,自己存在是事实,找不到自己存在的理由那就只能是自己认知不够了。而且自己也总不能这么一直飘着,做惯了实实在在存在的人,这么一直飘着总是不踏实,而且人是需要得到别人认可的,总这么活在一个人的世界里,那和死了有什么区别。

于是周辰决定先仔细研究一下自己现在状态,他现在的存在形式可以说是非常奇怪,整个存在没有任何依托,但这是不合理的,那么唯一的可能就是,不是没有依托,而是他还没有找到。那么接下来的事就简单了,先找到这个能让他存在的东西。

周辰观察起自己,现在的他没有身体,他能看到东西,但他认知中应该存在身体的位置却是空的,他也感觉不到他有身体,他可以看到、听到,但是他感觉不到,比如说他想抬手,但却不会有任何感觉。周辰是科学家,他有着缜密的逻辑思维,既然宏观层面上看不到,那就尝试一下微观层面。但要怎么去观察微观层面呢?就在周辰思考这个问题时,神奇的一幕发生了,周辰发现周围的一切都在眼中开始变大,周辰一愣,随即反应过来,他这是被惯性思维束缚住了,他现在又没有物质存在的身体,大小不就是全凭思想,想看大就看大,想看小就看小,主打的就是一个任性,思想能想到的就能做到。

随着周辰的明悟,仿佛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眼中的世界开始变大,原本不起眼的尘埃逐渐变的清晰可见,又如芝麻、鸡蛋、西瓜…

在周围的一切变大的同时,周辰也在仔细的观察着,想要寻找到任何异常的存在,但一直都没能有所发现。周辰也不气馁,继续放大视角,继续观察。功夫不负有心人,当刚刚的尘埃周辰在眼中的已经变成一颗星球大小的时候,周辰终于发现了异常。

周辰的眼中,出现了一黑一白两个小点,两个小点相互纠缠,看起来非常的和谐。

“终于找到了,”周辰有预感,这就是他要找的东西,周辰既兴奋又疑惑,“但这到底是什么呢?”

带着疑惑,周辰继续放大视角,突然,周辰愣住了,“这怎么可能,这是黑洞!”眼前的白点周辰太熟悉了,这是那个电子坍缩形成的黑洞,那个把周辰身体吸入的黑洞,那个把他变成现在这个不可描述存在的黑洞。

周辰现在无比的肯定,自己现在这样,一定和这个黑洞有关,不存在任何反驳。那么,和黑洞纠缠在一起的这个黑点又是什么呢?“白洞!”一个词突然出现,是的,是白洞!能和黑洞纠缠在一起又成对出现的,那只能是白洞了。

白洞的出现,让周辰对自己为什么会出现在这里有了一个大致的猜想,自己加速电子,无意中制造出一个黑洞,据研究,黑洞和白洞很有可能是成对出现的,一个黑洞生成的同时,一定会有一个对应的白洞产生,不确定的只是白洞产生的地点罢了。他聚集太阳的能量产生出了一个黑洞,在宇宙中,一个和太阳类似的恒星内部就同时产生出了一个白洞,成对出现的量子级别的黑洞和白洞不可避免的产生了量子纠缠效应,两个量子级别的黑洞白洞通过量子纠缠形成虫洞,于是他就来到了这里。

想到了这时,周辰已经可以确定,正是这纠缠在一起的黑洞和白洞,造就了现在这个形态的自己,具体的原理不明,此时的周辰也不想过多探究。

周辰观察着眼前的场景,黑洞和白洞相互纠缠,黑洞为白,白洞为黑,黑洞吸收物质分解为基本粒子被白洞喷出,后又被黑洞吸入,如此往复,二者形成了微妙的平衡。

周辰福至心灵,心念一起,发现黑洞和白洞随之而动,这就很有意思了,他依托这对黑洞和白洞而存在,而这对黑洞和白洞也能随他心意而变化,那么换一个思维来说,这对黑洞和白洞就成了他另类的身体。得出这个结论后,周辰又做了一系列的验证,更加证实了这个想法。真是这样的话,那自己又算是什么呢?周辰一时间陷入了迷茫。

既来之则安之,周辰没让自己迷茫太久,遇到这么多的事,自己都还能以这样的方式存在,上天待自己真的不薄了,做人要知足。

周辰恢复正常大小视角,还是习惯以正常人类的视角来看世界。现在该考虑的是给自己制造一具身体了,没有身体还是太不习惯了。有了黑洞和白洞的存在,制造出一具身体其实并不是很困难,任何物质进入黑洞都会分解为基本粒子,有了基本粒子,只要时间足够,周辰可以创造出任何东西。

首要的,是先寻找一个落脚点,一直这么飘在太空中也不是长久之计。先前周辰就观察过这个星系,这是一个和太阳系十分相似的星系,一样的有八大行星,不同的是,除了这颗产生出白洞的恒星外,这个星系中还有一颗白矮星,白矮星周围是行星状星云,观其规模,应该是由一颗与这个恒星同等大小的另一颗恒星衰亡形成的。也就是说,这是一个双恒星星系,在亿万年以前,这里有着两个太阳。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其中一颗恒星迎来了它生命的终点,最终成为了一颗白矮星和行星状星云。

身为物理学界当之无愧的大佬人物,周辰一直以来都凭借着其卓越的智慧与深厚的学识,在科研领域不断探索前行。然而,即便是像他这样见多识广、经验丰富之人,当真正如此近距离地观察到一颗白矮星时,内心深处也不禁涌起阵阵惊叹之情。

回想起这段时间所经历的种种奇遇,周辰深感震撼。若是这些经历发生在地球上,哪怕只是其中任何一项拿出来,都足以成为令全球为之轰动的重大发现。可如今身处此地,面对诸多超乎想象的奇妙景象,他却已能够以一种平常之心去看待,不再如往昔那般激动万分。想到这里,周辰不由得暗自感慨:“看来以往的我,终究还是眼界过于狭窄啊!”

倘若他的那些学生们得知,有朝一日他们敬仰有加的导师竟然会亲口说出自己眼界不够宽广这样的话,真不知道他们将会作何感想呢?或许会惊讶得目瞪口呆吧。

此刻,周辰将目光投向眼前这个完整的典型的双星系统星系。只见那闪耀着璀璨光芒的恒星与散发着神秘气息的白矮星相互交织、缠绕在一起,宛如一对亲密无间的伴侣。而环绕着这两颗巨大星体运转的,则是八大行星,它们各自沿着特定的轨道有序地运动着,共同构成了一幅完美且和谐的画面,仿佛达成了一种精妙绝伦的平衡状态。

要想深入了解星体的运行规律并非易事,往往需要经过长时间持续不断的观测和研究。不过对于周辰来说,当前更为紧迫的任务是首先解决好自身面临的一系列难题。于是,他再次将注意力集中到那八颗行星之上,并开始仔细地观察起来。也许是出于某种本能的驱使,亦或是内心里隐隐有着一份期待,周辰在不知不觉间便下意识地朝着其中的第三颗行星缓缓飘飞而去……

有了星球作为参照,周辰也大约能算出他的移动速度,全力之下,以他现在无形无质的形态,仍然无法达到光速,应该能有光速9成左右,这个速度其实并不算快,人类现在已经在使用反物质引擎,最新型飞船的速度已经可以达到0.99倍光速。

大约7、8分钟后,一颗蓝色的星球在周辰的视野中逐渐变大,这是一颗和地球有着8分相似的星球,从太空中俯视整个星球,有大陆,有海洋,由于和地球太过相似,竟让周辰生出了一种近乡情怯的情绪。这个相似的星球上,会不会也生活着人类呢?周辰怀着无比忐忑的心情继续向着星球飞去。

又过了一会,周辰已经来到了这颗星球上方,近距离观察后,周辰心中更加的激动,这个星球外面包裹着和地球类似的大气,这妥妥的就是另外一个地球。怀着激动的心情,周辰在整个星球表面快速掠过,这里有和地球类似的山川湖海,有各种动植物,最关键的是,这个星球上真的有人类存在,而且和地球人一样的人类,类似的体形,类似的长相。周辰有了一种回到地球的感觉。

不一样的是,现在的地球科技高度发达,到处都是各种高科技产物,而这颗星球却是完完全全的原生态星球,有些像是记载中的7、8千年以前的地球。当然,这是以周辰本人还在太阳系时的时间来算的,至于现在,周辰都不知道现在的太阳系是什么时间。

黑洞之中本就没有时间的存在,现在相比他离开太阳系时有可能已经过去了千万年,可能只是一瞬间,也可能是在千万年之前,一切都有可能。

周辰现在的形态,他并不想探究太多,作为一个人类,还是习惯有一个自己的身体,做阿飘虽然也不错,奈何他还是希望有一个实实在在的身体,一天天就这么飘着,总是觉得不是那么一回事。

说干就干,周辰飘到这个星球最高的一座山峰峰顶,准备开始给自己制造一具身体,至于探索这个未知的星球,等有了身体后再去慢慢探索。至于为什么要选择这么一座山峰,那也很简单,清净!周辰已经探查过,这座山峰方圆500公里,就没有什么生物,更不要说人了。

终于要重新拥有身体了,周辰兴奋起来。说干就干,首先要开展一些必要的前期实验。周辰控制黑洞先从外界吸收了部分物质,然后从白洞中截出一团基本粒子,然后周辰控制着基本粒子迅速组成金原素,没一会,一坨黄灿灿的金子凭空出现,然后是白银、钻石…各种物质无中生有的突然出现,也验证周辰的想法,有了基本粒子这个利器,制造任何无生命的物品都非常简单,只在知道其组成结构,用基本粒子像搭积木一样直接搭建起来就完成了。

周辰正兴奋之时,突然想到了什么,然后愣住了,话说,他是一个物理学家,对生物学,好像、似乎、可能不是很了解啊,这造人要怎么造啊,他又不是女娲,他会的造人方式只有一种啊!就是最原始的那一种,不对,他现在没有身体,最原始的那一种他也不会了。

哎,果然还是没有那么简单。其实本来也是,人的身体本身就是一 套非常复杂且精妙的系统,在地球时,哪怕人类文明已经发展到二级文明中期,人类对自身也并未做到完全了解。人们可以通过克隆技术解决很多问题,但是仍然无法人工制造出生命,哪怕是最简单的单细胞生物也不行。

那就没有办法了吗?那当然不是,不就是一具身体吗,生物学有生物学的解决办法,物理学当然也有物理学的解决办法,创造不了一具有生命的鲜活身体,难道还创造不了一具无生命的机械身体吗,这可就是周辰的强项了。于是,周辰投入了没日没夜的工作中。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转眼间已过去了漫长的十年光阴。在这期间,周辰殚精竭虑、废寝忘食地投入到一项前所未有的伟大工程之中——打造一具融合了他所知晓的所有顶尖科技的身躯。

经过无数次的试验与改进,这具躯体终于大功告成!它通体皆由当今世界最为先进的纳米材料构建而成,这些微小却强大的纳米粒子紧密排列组合在一起,以反物质为能源,赋予了这具身体令人惊叹不已的特性。

首先,其能够随心所欲地改变自身形态,无论是化作飞鸟翱翔天际,还是幻化成游鱼潜入深海,都易如反掌;其次,由于采用了特殊的材质和结构设计,这具身体坚不可摧,无论遭受怎样猛烈的攻击或碰撞,都不会受到丝毫损伤;再者,由于采用了反物质为能源,让他拥有强大的力量和速度,可以轻松突破0.9倍光速。

更令人难以置信的是,这具身体竟然可以从细胞层面完美模拟出人体内部各种各样的器官以及它们的工作状态。不仅如此,它还像正常人一样能够进食饮水、排泄废物,并从摄取的食物当中汲取日常生活所必需的能量。也就是说,除了那些被模拟出来的细胞并不具备真正意义上的生命之外,这具身体几乎与普通人类的躯体毫无二致。

在地球时,从这种技术问世以后,理论上人类就可以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永生。当人体的正常身体寿命到达极限后,就可以将意识转移到这具身体之中,另类的实现“永生”。但是可以想象,一具这种身体造价是非常昂贵的。一个人的身体大约包含50万亿个细胞,每个细胞的模拟会用到约一万个纳米机器人,可见造价之高,制造之繁琐。有传言说其造价甚至超过了环太阳粒子加速器。很多人终其一生的目标就是能拥有一具这样的身体。按周辰得到的消息,当时人类人口已经远超千亿,但是制造出的这种身体没有超过百具,可见其珍贵程度。周辰当时也是这个项目的参与者,而且地位不低,但就算是如此,也没能拥有一具。这也是他能制造出来的主要原因。

阴差阳错之下,周辰现在居然拥有了一具这样的身体,而且还具备了生产制造的能力,并且制造起来并不是太过困难。这要是传回太阳系,周辰马上就会成为人类最炙手可热的人物,没有之一。可惜现在他流落到这么一个不知道是什么地方的星球上,人生最痛苦的事莫过于此了吧。

算了,多的不想,先熟悉这具身体再说。周辰将意识进入身段,黑洞白洞随意识而动,自动进入身体的心脏处,周辰没太在意,开始熟悉起这具身体。抬手、踢腿,从最简单的动作开始一点点的熟悉这具新的身体。周辰已经不知道多长时间没有体会到拥有身体的感觉了。在黑洞那个时间不存的地方,周辰自己都不知道过了多久。所以周辰格外的珍惜这种有身体的感觉,无比认真的完成着每一个动作。

经过三天的努力,周辰终于初步实现了对自己全新身体的掌控。然而,尽管他已经取得了一定程度的进展,但目前与原本身体之间的契合度仍然存在着不小的差距。不过,对于接下来的进程,周辰心里很清楚,剩下所需要做的无非就是投入更多的时间去慢慢磨合、适应和调整。

仔细算起来,周辰来到这个神秘的星球竟然已经足足过去了十年之久!在这里,虽然他并不确定是否存在如同地球上那样明确的年、月、日的时间概念,但从昼夜交替的现象来看,想必类似的计时方式还是存在的,只不过也许在具体的计量标准上会有所不同罢了。

在这将近三千多个昼与夜的时光里,周辰将绝大部分精力都倾注在了制造新身体这件事情上。要知道,那可是接近 50 亿亿个纳米机器人啊!即使他拥有能够凭空创造物质的神奇能力,可如此海量且重复性极高的劳动,依旧使得周辰感到心力交瘁。若非出于迫不得已的原因必须打造出这样一具身体,周辰觉得自己恐怕再也不愿意经历第二次这般痛苦而折磨人的制造过程了。

即将跳转全文阅读
免责声明:本文来自常读,不代表Tk小说网的观点和立场,如有侵权请联系本平台处理。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