卿显清是小说《当诸朝围观我刷短视频》的角色人物,是由作者白花扁豆写的一款现言脑洞类小说。目前小说连载中,以下是小说《当诸朝围观我刷短视频》的章节内容
【无脑休闲文,作者历史水平不高,本文以短视频为主,很可能会出现短视频流行的xnb,为了防止各位读者大大看到无脑情节骂作者,请各位先把大脑寄存于此处,看完后自动归还,阿巴阿巴阿巴。】
卿显清是20届毕业生,19年12月完成毕业考试,同时进入三线城市的一家本土房地产开发公司实习并顺利留下来工作。
卿显清进公司之前,房地产市场可以说是风头无两,除了同样迅猛发展且规模庞大的互联网市场,无人敢与之争锋。
据资历老点的同事说,这个三线小房开公司可不少挣钱,就在卿显清入职之前不久,公司还组织了全体员工分三批出国旅游。
那可把卿显清羡慕的,就等着干上半年,拿了毕业证成为正式员工,升职加薪出国旅游。
可惜形势比人强,先是出不去了,之后又是房价下跌,行情一天天变差。
卿显清在的这家公司战略失误,把之前赚的钱都用来拿地,在这种行情下,直接资金周转困难,甚至挨个问员工愿不愿意贷款给公司用。
卿显清当然不肯,不但不肯,她还跟公司要自己被拖欠了四个月的工资。结果是立刻把公司惹恼了,给她穿小鞋不说,还想给她恶意调岗,发配她去一个挺远挺偏的项目。
卿显清也不怂,书面通知公司限期支付拖欠的工资,在到期没收到劳动报酬后,卿显清以《劳动法》第三十八条中的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为依据,提出了被迫离职,EMS给公司寄了被迫离职通知书,送达当天就不再打卡上班。
并且在第二天就去仲裁院提交了仲裁资料,不但要把工资要回来,还主张了加班费、未休年休假工资和经济补偿金。但是仲裁也是要等的,卿显清提交完资料就被告知等通知。
好几个月不发工资,卿显清手里虽然还有些积蓄,但是现在就业环境这么差,接下来可能会有很长一段时间找不到合适的工作,还要跟公司打官司,只出不进可不行啊。
于是,卿显清一边在某些APP和兼职群里找靠谱的兼职,一边把以前清高看不上的各种刷一刷就能赚钱的APP下载下来,看小说的、看短剧的、看短视频、听音乐的、听小说的的等等,一个也不落。
她先排除了一些诸如电话客服、财富规划师、xx地推之类看描述就可能触犯法律的兼职,又排除了需要上夜班的快递、社区团购分拣工作,就只剩食品厂、餐厅的小时工了,但这行又需要健康证,卿显清没有,现在去办也需要一周才能拿到。
无法,还是先刷手机赚钱吧,下了二十来个APP,光新用户提现礼(卖自己信息)也得赚个三四十块吧,卿显清想道。
事实也确实如此,她一连注册了好几个APP,最少的也是新用户直接提现一元,连续登录七天更有豪礼,看起来很不错,足够撑到她拿到健康证了。
下一刻,卿显清点开了一个从没听说过的APP【抖音诸天版】,有这个版本吗,怎么从来没听说过?
疑惑间,卿显清的手下意识的操作手机,完成了本机号码一键注册登录,收到了新用户红包999元。
等等!多少?
卿显清怀疑自己的眼睛,立刻抱着手机凑到眼前看,竟然是真的!是真的999元!
不对,别是忽悠人的电子数据,实际上根本不能提现吧?
卿显清点进收益页面,一共四个提现档位,分别是新人限时999,100,500,1000,各个档位下面也没有什么限制提现的小字。
卿显清没有犹豫,当即选择新人提现档。三秒钟后,某绿色支付提示有999元入账,已存入零钱。
竟然是真的,这个APP也太阔气了吧!
她又打开福利中心,新人头七天签到每天都可以有200-800不等的现金收益,新人期过后每天签到收益都降至100元。
但除了签到,这个APP刷视频也是有收益的,每天刷够三十分钟就有可以兑换80多块的金币收益,金币收益在第二天转换为现金收益,三十分钟之后多刷多得上不封顶,虽然金币收益没有前三十分钟高,但至少也有每分钟1块。
“哈哈哈!”卿显清仰天大笑三声,
“这样的好事终于发生在我身上了,最低时薪60啊!这还要什么自行车,还找什么工作,从今天起我的职业就是刷短视频!”
卿显清利落的把其他赚钱APP、招聘APP都卸载,只留【抖音诸天版】,然后把准备出门办健康证的衣服和证件都收起来放好,然后就美滋滋的躺回床上抱着手机刷起了短视频。
于此同时,刚刚完成一统的秦朝位面,公元前202年的汉高祖位面,刚喜得长子的汉武位面,三国位面,隋文帝位面,贞观元年位面、则天皇帝位面、开元位面,赵匡胤位面、宋神宗位面、完颜构位面,明初位面、朱棣迁都后位面、土木堡事变后位面,清康熙位面、雍正位面……
历史长河中数不清的位面,久悬在天上,被百姓用来照明的巨大白色天幕忽然光华闪烁,有了不同以往的色彩和声音:
【#汉唐盛世要回来了?宁夏的雨给出了答案#
谁能想到宁夏九月二十多天的雨期竟然标志着中国再次进入汉唐盛世?宁夏人记忆中枯黄的贺兰山也变成了绿野仙踪……】
听见声音和注意到天幕变化的的皇帝、官僚、士绅、百姓纷纷抬起头来,眼睛一眨不眨,全神贯注的看着这神奇的一幕。
几乎所有人都在很短的时间内察觉到,虽然天幕里的语言和画面上出现的字都跟自己所使用的不同,但自己却都能听懂、看懂。
有头脑的贫民之家,更是瞬间意识到这对自己这样的人意味着什么。这部分人,立刻唤来身边的孩子,让他们认真听,认真记,因为这可能是他们唯一一个学习文字的机会。
而站在殿前注视天幕的始皇帝更是惊讶:汉唐盛世是什么?后世?为什么不用朕定的二世三世这样的称呼?
刘邦和刘彻这对汉朝皇帝则是开心不已:听听,听听,咱们大汉是盛世!然后忙下令召集臣子一起观看天幕,炫耀一下治世之功。
然而臣子还没来,这俩就突然意识到,汉唐汉唐,汉是咱们大汉,唐是什么?不会是咱们汉家天下被后人取代了吧?!
三国众人:不会最后一统天下的是个叫唐的朝代吧,让我查查谁家跟这个“唐”字有关系。
杨坚:唐是什么?后世朝代?我大隋为何榜上无名?
而唐朝的皇帝们,除了神色不明的则天皇帝,以及安史之乱、盛世终结后的皇帝们,也是各个骄傲,这可是盛世的评价啊,还是跟强汉并称。
唐以后的历朝皇帝,有人不屑一顾,认为国家在自己治下会比汉唐更强,有的则为自己无能带领国家兴盛而愧疚。
各朝皇帝反应不尽相同,但其他朝代百姓们的反应却如出一辙:“盛世”啊,那一定是很好很好,能吃上饱饭/不用怕被人吃的吧,真羡慕那里的人啊……
天幕无视着所有人的反应,继续播放。
【不仅如此,就连隔壁的内蒙古大哥洗完就能晾干的裤衩子,也得用吹风机才能吹干。】
成吉思汗、忽必烈:什么内蒙古?
康熙、雍正:是漠南蒙古彻底献土我大清了?
【这种场景,曾经只出现在两个时代,一个是秦汉时期,另外就是大唐盛世。】
听到“秦汉”,始皇帝凤眸眯起,周身气压低的吓人,连擅长逢迎的中车府令赵高都不敢上前巧舌如簧劝解一番。
【我国气象学之父竺可桢先生,曾经在他的研究里表明——】
视频播放到此处,出现了竺可桢先生的中国近5000年来气温变化曲线图,此图信息量巨大,不仅有考古时期、物候时期、方志时期、仪器观测时期的划分,摄氏度,还标明了年代和朝代。
历朝历代的有识之士都立刻记下或命人记下这张图,准备之后研究。
夏,商,西周,春秋,战国、秦、西汉,东汉、三国、西晋、东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十国,北宋、辽,南宋、金,元,明,清,民国、共和国。
几个目力和脑力极佳的帝王看完之后都大受震撼,尤其是好几个朝代挤在一个格子里的帝王都有些受不了,朕的天下这么短命吗?
其中尤以落差最大的始皇帝,和占格子最小的杨坚最接受不了,两人如果情绪外显,那一定是冒着黑烟,黑烟浓的要滴墨,连最亲近的人都不能近身的那种。
【很多人不知道的是,我国地理上存在着一条400毫米等降水量线,它决定着我国历朝历代的人口流动。】
“历朝历代”这四个字又狠狠在始皇帝的心窝子上插了一刀,戳烂了他那颗想递万世而为君的心。
那些极有研究精神的学子、百家传人、百姓,他们可不管皇帝们想什么,正在一边听一边疯狂转动大脑,试图理解这从没听说过的概念和知识。
【400mm等降水量线的东南方,是湿润多雨农耕发达的人口密集区,分布着我国九大粮仓,而在西北侧则是干旱少雨畜牧为主的人烟稀少区。
每当气温变高,雨水变多,400mm等降水量线就会北移,而到了气候变寒,降水线南移,这时相应的农作物产出也会减少。这就导致了游牧民族南下中原的历史事件都是在这个时期发生的。】
诸朝人:听起来挺像那么回事的,但这个线会变,那怎么看它今年在哪啊?这个400mm到底是啥意思?
视频播放结束,卿显清习惯性打开评论区看网友神评。
【:河南马上就能有大象看了
:豫
:以前有大象和犀牛的,灭绝了。】
【: 雨带北移在古代最大的影响是,草原民族会减少南下,中原地区可以抓紧生产发展。】
【: 北方变成了大唐盛世,南方就会变成古代的岭南。】
【: 河西走廊沃野千里,天下富庶者,无出陇佑——汉史】
【: 大明朱棣以后再没打出去就是因为这个原因】
【: 啥时候是小冰河时期[捂脸]
: 可以理解为气温周期性变化,这个时期同其它时期相比气温降低,冬季时间明显增长,降水异常,多灾多难,历史较为典型的就是明清时期,明末多灾,就是受小冰河时期的影响。】
朱元璋还没理解前面那个朱棣以后没打出去是啥意思,紧接着就被后面这个明末多灾给打蒙了。
明末?小冰河带来天灾?明清?
不光朱元璋蒙了,明朝几任皇帝都被这个信息震惊了,末期某几个皇帝一边战战兢兢担心自己会是末代皇帝,一边为那些数不清的天灾是周期规律而非天人感应而松了口气——这天幕是所有人都能看到的,应该不用下罪己诏了哈。
此时,卿显清已经刷到下一个视频了。
【王立群:秦始皇对功臣特别好,秦始皇当了皇帝以后一个功臣都没杀,对人特别宽厚,这在古代的封建国君当中是很少见的。】
赵高偷瞄了一眼始皇帝,却被对方一眼瞪了回来。
“刚刚的图都记住了吗?”
“记住了。”
“记住了还不赶紧下去画下来?”
“是。”赵高退下,转身就擦了一把额头上的汗。
【比如李信灭楚,不是扬言20万就可以灭了楚吗?结果大败而归,嬴政没杀他,最后让他和王奔一起还灭了齐。
再一个王翦,王翦父子两个灭了五国。功高盖世,可以和汉初的韩信相媲美。韩信什么下场?王翦什么下场?】
韩信:怎么还有我的事儿?我怎么了?什么下场?
刘邦:我不知道呀。
【王翦是安享天年,如果我们把王翦和白起做一个对比的话,看的更清楚。我们讲战国的四大名将,赵国两个:廉颇、李牧,秦国两个:白起、王翦。
白起,秦昭襄王时期的重臣,立了无数的功劳。白起最后被封为武安君,但白起的遭遇很不好,最后自刎而死,白起的下场反过来印证了王翦的幸运。】
【功臣是打出来的,功臣是天下公认的,功臣是事业成功的保证。对待功臣不仅是一个态度问题,而且是气度,秦始皇对功臣是非常尊敬,这是非常不容易的。】
始皇帝面沉如水,他还没从大秦没有万世,还有后世那一个个的大小朝代的信息打击中走出来,对天幕上这个老头的吹捧也无动于衷。
而那些已经杀了功臣的和准备杀功臣的,一个个都眼观鼻鼻观心,不发一言。
【: 要知道秦始皇活着的时候六国余孽也不敢正式举反旗,连项羽都只敢小声嘀咕[泪奔]】
始皇帝动了,他皱了皱眉,六国余孽未来要反?
【: 始皇帝压得住功臣啊。第一次伐楚失败,始皇帝觉得是自己轻敌了,因为王翦说要60万。第二次始皇帝就给了60万。自己的错,就要认,不能怪下面的。
:气度恢宏啊!
:比崇祯强多了】
崇祯:我何德何能跟始皇帝比啊?
【: 所以到底是谁在黑我那迷人的老祖宗啊[流泪]】
骂过秦以及借秦讽谏的文人、六国遗民:啥?迷人?老祖宗?
【: 朱元璋也一个功臣没杀啊!给功臣来了个杯酒释兵权啊!功臣都安享晚年啊![赞][赞]】
赵匡胤:啊?
朱元璋:啊?
【: 秦始皇的帝王术是满级的,根本不惧任何功臣和权臣。
: 和二凤一样,自身实力强,压得住功臣】
诸朝所有人:二凤是谁?
【: 秦始皇用古人的思想就是得位正,他觉得自己就应该是皇帝。而刘邦起于微末,觉得谁都能做皇帝,所以不放心。不是简单的心胸气量的问题。】
刘邦:乃公怎么了,乃公不是还没开始杀?
【: 王翦是真的战神,不是媲美韩信,我觉得胜过韩信,毕竟是王翦先出现的。
:人家王翦情商也高,韩信就。。】
韩信:说清楚点,我到底怎么了?
汉初众人:为人处事确实是王翦高啊。
下一个视频,【首先你要开心,其次都是其次,听到没有】
诸朝众人:嗯?花,音乐,一行字,不是很懂。
【#但凡能有其他办法,我也不会这么被动#
申请仲裁第六个月,有朋友问我,为什么要起诉,为什么不跟公司谈调解?我也想调解,也想尽快执行,但公司不想,他们就是要拖时间。作为普通人,我也只能在遵守法律的前提下和他们死磕到底,这是无奈,也是坚守。】
【: 加油!你必胜!我也走的这条路,一年下来,从劳动仲裁到中院!我就大获全胜,而且没有请律师!】
【: 我和无良公司干了28个月,开庭10多次,最后彻底干败他,乖乖补缴五险一金。】
卿显清默默点赞。
不过诸朝人民看不懂,有些接受能力强理解快的,能模糊猜到,这似乎是天幕世界里的长工和东家打官司,但什么仲裁、中院、公司、律师、五险一金什么的不是很懂。
大家都盼着天幕再放个能让他们所有人看懂的音像,下一个视频就让他们都炸锅了。
【#又美又飒,女兵入伍前vs入伍后,从长发飘飘到英姿飒爽,你们的每一面都很美#】
视频中,女孩子们身着统一的装束,皮肤黝黑,拿着诸朝人不认识的武器在操场演练。
她们女兵的身份令绝大多数朝代的人都无不震惊,她们入伍前的照片上短袖半裙的装扮,也令不少誓死捍卫女性名节的老夫子暴跳如雷。
当然,这都是一些能吃饱喝足,闲的没事干的人想的,贫民百姓不在乎这个。
在不少朝代,百姓们一大家子十来口人都凑不出两三条裤子,好些穷人家的女孩十二三岁都没有衣服穿,所以他们不在意那些富农以上才关注的贞洁问题。
他们所有人都在想,这是哪里的女兵这么好啊,一个个都养的黑黑高高壮壮的,我女儿要是能到这里去当兵就好了,肯定能吃饱,不怕饿死了。
而更令诸朝人惊诧的是那个【评论区】的评论,他们不是天幕里的百姓吗?怎么好像都不怕兵匪呢?
【: 好燃哦,我想送我妈去当兵了![捂脸]】
【: 我都40多了,从小的梦想就是当兵,看到她们好羡慕[色][色]】
【: 一人参军全家光荣、致敬年青的你们。保家卫国[赞]】
【: 中华儿女多奇志,不爱红妆爱武装】
这是被点亮小红心的评论,其他“巾帼不让须眉”、“军中玫瑰”之类的评论占大多数,数都数不过来。
诸朝的人都很疑惑,为什么天幕里的百姓这么支持他们的兵,为什么他们要女兵,他们是不是被逼的?
只有少数人持不同意见,那就是历代的女将们,还有李世民。
李世民看着天幕对长孙皇后感叹道:“看军容风貌和纪律,昭公主的娘子军多有不如,但论血气,天幕女兵却不及娘子军。”
长孙皇后无奈道:“看上面的字,这些女兵都是新入伍不久,没上过战场哪来的血气,二郎未免太苛刻了。”
【真正的中华第一龙#化石#恐龙#许氏禄丰龙#】
祖龙以及各朝各代的“真龙天子”们齐刷刷看着天幕,只见天幕上出现了一具丑不拉几的骨架,一个戴眼镜的短发男人正一边展示这幅骨架一边解说。
【: 古人指的龙,就是恐龙,他们挖到了恐龙化石,以为有龙。[看]】
【: 可以拿一块熬龙骨牡蛎汤么?】
【: 恐龙这种庞然大物都能灭绝,我估计人类也逃不过这种命运[捂脸]】
【: 谁能想到现在的鸡是恐龙的后代[看]】
各位“真龙天子”:……
这也太没逼格了,虽然大,但它太丑,还有人想拿它熬汤,还有人说鸡是它的后代,这让咱们以后怎么称真龙?
“真龙”们的想法没人在意,百姓们更愿意相信天幕上展示的信息,并且跟身边人讨论。
“这龙是大哈,看着就吓人,怪不得说皇帝老爷是龙呢。”
“瞎说什么呢?这不是吓人,是威严!”然后此人一边捋着花白杂乱的胡须一边对着恐龙的照片道:“皇帝老爷原来长这样,可真威严呐。”
那些皇帝“真龙”们不知道,没见过皇帝的老百姓把他们理解成什么样子,误会了他们的长相(真身?),他们继续随着天幕观看着来自未来的短视频。
【#为什么大家都那么讨厌乾隆#就连易中天也曾公开大骂乾隆是个王八蛋】
诸朝帝王和官员百姓们纷纷面带困惑,乾隆是谁?大家伙不知道啊。
只是看天幕上放出来的那个大概是乾隆的人的影像,觉得他服饰发型怪异,绝不可能是本朝的皇帝。
清朝入关后的前三任帝王,还有官员和部分百姓,看着画面里熟悉的造型倒是觉得很有些眼熟,但他们也不知道乾隆是谁,只是心里有种不好的预感。
不巧的是,为了不影响到近代发展,天幕直播只到雍正朝,往后的清朝皇帝是看不到天幕了。
【因为他的脑回路极其离谱。
这是啥意思?
因为乾隆断案极其荒唐,10个死人中有9个是被冤杀,一问一个不吱声。
就说有个儿媳妇被自家公公强暴,为了掩人耳目,公公杀死儿媳一家五口,并嫁祸给自己的儿子。
事情最后捅到乾隆那里,得知真相的乾隆把公公的儿子给阉了,因为乾隆觉得他爸实在是罪大恶极,这种人不配有子孙后代。】
好家伙,各朝代的刑名酷吏听了都直呼好家伙,判得好啊,很有道理,学到了。
官道旁茶寮里,一个边休息喝茶边看天幕的大汉重重放下杯子,把茶寮老板吓的心惊肉跳。
“这是何道理?老子杀人嫁祸儿子,不处置老子,反倒对无辜受害的儿子施以宫刑?”
不少在茶寮歇脚的旅客对大汉的这番话表示赞同,而一个书生打扮,摇着扇子的年轻公子却道:
“我倒觉得判的不错,这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有这么个老子,儿子也不会是什么好东西。这个儿子如果人品好,治家严明,又怎么会发生这种事呢?
妻子被侮辱后,他又不思报官揭发。反而带着妻子忍辱避祸亲戚家,害死亲戚全家。阉了他,不让劣根恶习传下去,也是好事一桩。”
如此暴论,立刻引来了整个茶寮众人的怒目而视。跟随书生的小厮忙拉了拉他的袖子,书生见敌众我寡,也不敢再继续发表演讲,把自己桌上的茶水一饮而尽,就拉着小厮离开了。
【还有一个婆媳吵架的案子,只是相互推搡了一下,不知道为什么又被乾隆知道了。
结果乾隆判儿子和儿媳全部凌迟处死,婆婆必须全程观看,理由竟是婆媳吵架,儿子没管,实在是不孝顺。
儿子的兄弟和他们一族的族长都被判处绞刑,原因是教导无方。
不仅如此,就连住在一条街上的邻居也全部被牵连。邻居们因为知情不报,一律被杖责80,发配充军。】
额——
此时,部分以孝治国且刑罚比较严苛的时代,聚在街上凑成堆,一边说笑一边看天幕的街坊们面面相觑。
旋即有人清了清嗓子笑道:“哈哈哈,咱们街坊大家都是知根知底的,我知道咱们每家每户都是孝亲典范,大伙儿说对不对?”
“唉,对对对。”
“是是是,小五子说的不错,整个xx城,再没有比咱们胡同更孝老敬老的了。”
随后,众人有的留下继续一起看天幕,有的则各自回家,其中一对婆媳一边走一边拉拉扯扯。
婆婆道:“看见没,骂长辈是死罪,以后你可孝顺点,我让你干什么你就得干什么。”
儿媳翻着白眼道:“那婆婆把事情闹大了又落了什么好?儿子全死了,还被族里和街坊们恨上,这日子还不如死了。
所以婆婆你以后在外面说话可注意点,家丑不可外扬,咱们娘们偶尔有个不同意见那也都是为了家里。
我娘家卖了我,我无牵无挂一个人,逼急了,我可是不怕死也不怕拉人垫背的。”
婆婆被气得哑口无言,腿脚都不那么听使唤了,最后是被儿媳硬拽进家门的。
【乾隆46年,有一个老头儿因古稀罪被判处死刑,真相令人大跌眼镜。
因为乾隆认为只有他才配称古稀老人,其他敢与他争夺天子风雅称号的人全部要处死。
乾隆不仅断案一绝,其统治时期文字狱更是历朝历代之最。
因为乾隆时期皇权到达顶峰,天下的一切都是他一个人说了算。但凡有点儿模糊的言语都会被认为是反清复明,结果就是全部下狱处死。】
老朱家皇帝们:反清复明?哦算了,之前已经知道明朝之后的朝代是清了。但是这个清是什么玩意儿?看这发型,望之不似汉人呐。
朱棣:这发型有点像鞑子,看来这北边还是得打,嘿嘿嘿。
成化:犁,犁,庭扫穴。
始皇帝深思,皇权顶峰?不知道具体是什么样子的,不过——
“传李斯,今天下大统,令李斯着人重新修订秦律,务必符合大秦现在的国情,着重学室小吏的教导考核,确保秦律推行至全国各地。”
【#先帝不喜欢粉蓝色,但是先帝不瞎呀#】
天幕上出现了一个极美的女子,一举一动都是令人移不开眼,一双眼睛更是又黑又亮,含着泪光的样子比黑色的琉璃还要晶莹。
随着她的出场,一同出来的还有缠绵的女声歌曲和一句念白:当日你说,先帝不喜欢粉蓝色,我就不会中选。
【: 苍天!明鉴啊!在你入宫之前,他确实不喜欢呐[大哭]】
【: 她到底有没有意识到,她中不中选和穿啥衣服一点关系都没有[捂脸]】
【: 说多少次了,那是颜色的事吗[微笑]我若是穿个粉蓝色直接发配辛者库[冷漠]】
【: 我要是先帝,别说粉蓝色,你就算穿乞丐服我都得把你娶回家[裂开]】
【: 顶着这张脸。哪怕穿大如那些太妃服。先帝肯定也不介意[泪奔]】
刘邦、刘彻、杨坚、杨广、李世民、朱八八、朱棣等人眼睛都亮了,真美啊,真好看,这样的美人别说穿粉蓝,就算披麻袋朕也喜欢。
康熙、雍正:辛者库,还有这个打扮,是咱们满洲女儿,真好看啊,不知道是哪个儿孙的老婆,最后还当了太后,好福气啊。
卿显清默默给刘雪华的美貌点赞,然后APP忽然弹出提醒,提示她浏览已经超过30分钟,进账金币八十六万,可兑换86元现金收益。
然后屏幕左上角冒出来一个圆圈,中间是个红包的形状,圆边是环形进度条,提示进度条每走完一圈可获得1万金币。
这些内容诸朝众人当然也看到了,但是他们显然并不理解这是什么意思,都默默看着卿显清的操作。
86元并不够最低提现档位,卿显清继续刷视频。
【#明武宗强抢民女#】
老朱家一众帝王:(òó)
朱明百姓:s(`ヘ′;)ゞ
武宗本人:谁啊,谁是武宗啊?
【明武宗放纵士兵,就强抢民女呀,上回我不是发过这个视频嘛,抖音一群人不信,说哇啊,那叫临幸。
临幸个毛,你以为明武宗强抢的民女,他自己用的民女他还能留下来啊?历史上这种事不少,强抢民女,有的时候强征民女,有点时候呢可能也不算强征。
元顺帝搞他那个双休,也征了不少民女,用完就送回去,都是这样的,而且明武宗他不是只自己用啊。
明武宗每次出兵,带着部队出去,都是放纵士兵,大肆抢掠民女。当时都搞到什么地步?
老百姓一听说明武宗要来了,呼呼的就跑了,女儿、老婆赶紧跑,谁家有女人赶紧跑,都搞成这样了。
就明武宗扩建豹房,他强拆了n多老百姓的民房,呼呼拆,拆了就白拆,那不是现在都盼着的拆迁,他脑子里根本就没有老百姓这种东西。
主要是当年明月写的好,把他描述成一个军事天才,而现在网民又是最推崇军事,捧明武宗就是这个原因,没别的原因。】
朱厚照:耶?好像说的是我。
正德朝官员和百姓:豹房,强拆,这说的的当今啊。
朱八八:多大点事儿,虽然不知道是哪个子孙,但是小惩大诫一下就算了吧。
【: 杨廷和不劝劝么[捂脸][捂脸]】
杨廷和:cue我干什么,我劝得住?
【: 文官能对付的是讲理的皇帝或者要名声的皇帝,武总恰好不是。
: 拿什么劝?[泪奔]因为下江南,官员都来劝了[看]然后一百多个被打了,直接打死十几个[看]
: 廷杖差点搞死王阳明】
王华状元:我的儿!
【: 抖音粉丝:一定是文官集团的阴谋,其实明武宗没下达命令,是文官集团抢的,然后甩锅给明武宗,最后为了灭口让明武宗落水然后中途治病下药毒死的[狗头]
: 对于你的观点我不同意,我看是清修明史编的,黑明朝[狗头][狗头][狗头][狗头]】
文官集团:请苍天辨忠奸!
康熙、雍正:故意把对手编弱智对我有什么好处?能显着我啊?这个狗头是说反话的意思吧!
【: 明武宗的实录不是儿子给修的吧?[泪奔]
: 武宗都绝嗣了哪儿来的儿子[泪奔]继位的嘉靖是他堂弟。
:所以也有后任之君抹黑的可能啊】
张皇后:什么?!我的好大儿绝嗣了?
朱厚照:我绝嗣了?
【: 王阳明为什么怕他亲自去和宁王打?就是因为他比宁王的伤害更大】
【: 梅龙镇听过吧 男主就是明武宗,戏曲已经美化了,想象一下实际是啥吧】
【: 哪个史料记载的啊
: 你可以看看国榷,明实录
: 明武宗实录】
【: 别说明武宗了,就是朱元璋也是这样,也有过这样,只不过制止了】
【: 荒淫无道的明武宗,没有子女;洁身自好的康熙,几百个子女。[笑哭]
: 这玩意还真不能这么比,跟身体条件有关系,有的人就是很难生小孩
: 招笑完了[笑哭]康熙几百个都来了[笑哭]
: 按你这么说我是洁身自好[狗头]】
康熙:这有我什么事儿?我的孩子都是正经后宫生的。
【: 我替明粉说吧,历史上根本没有明朝,明朝是清朝为了打压汉人伪造出来的朝代。
: 清粉越是反对我,越说明我对了。连清粉都不得不支持我,更说明我对了。朋友越是支持我,越说明我对了。如果朋友反对我,说明他也是清粉。路人越是支持我,越说明我对了。路人反对我,说明路人是清粉。】
【: 我看过一篇文章他喜欢玩孕妇还当着人家丈夫,后来查了一下是明朝人自己写,彻底颠覆了我的认知。
: 而且他那个浣衣局还关了很多幼女,冬天为这些女人取暖就需要十六万斤柴,每天都有饿死的人,但他就当没看见,就是明朝人写的明武宗实录一百八十一卷记载的。
: [吐舌]朱棣诛方孝孺十族之类的传闻都是小说里写的,就像现在有些人看小说学历史一样,当真了。
: 这个不是小说写的,最早出自一个县志,而且木匠皇帝实录里写是被诛了十族】
朱八八:老四诛十族,他什么身份诛人十族?
“标儿,你将来是不是让你四弟去办什么差了,是你授意他做的?怎么可以这么残忍,谁得罪你剥皮揎草也就是了。”
朱标:这我上哪知道去,我冤枉……
【: 明武宗还是明朝排名前四的皇帝,可见明朝的皇帝有多差。
: 老朱家没一个正常的】
老朱家众人:m9( `д′ )!!!!
【: 反正在明粉里,都是清朝黑的,都是文官集团黑的[呲牙][呲牙][呲牙]
: 你不是也是明粉,黑粉也是粉,在我眼里给明朝制造热度的都是明粉
: 那你的回复我也给我增了热度,你是我的粉丝咯】
诸朝人:热度是什么?
【: 不要问,问就是大清故意抹黑,是文人文官故意抹黑,大明皇帝无敌,都是文官集团的错! 从朱元璋儿子就开始强抢民女,何况后代?明朝算是暴露了农民皇帝所有不好的一面。
:图片[哪里有螨清哪里就有我林正英.jpg]】
【: 最可恨的是,他自己快死了,还在为他那群干坏事的手下开脱,说那些事是自己要干的,跟那些人没关系,不要治他们罪。
:这么看是个好领导哈,自己担责,不让手下背锅。】
【: 真的有点不信】
【: 不少学者认为明朝是最接近黑社会的王朝,封建王朝都不怎么样,但其他王朝毕竟表面上还装装样子,不敢做的太过分,而明朝确是毫无底线的那种。
: 南北朝时期不比明朝乱?
: 南北朝可不是一个完整的朝代,你都拿南北朝和明朝比,可想你也知道明朝烂[捂脸]】
朱八八、朱棣:拿我们大明和谁比呢你!
【堵住“祥林嫂”诉苦的嘴,然后呢?细读鲁迅《祝福》#为什么说祥林嫂是鲁迅笔下被人误解最深的角色?杀死她的真正凶手又究竟是谁?一口气带你细读鲁迅经典之《祝福》】
【长久以来,你总是能看到“祥林嫂”这个词被人用来挖苦讽刺别人,爱啰嗦、爱抱怨,把它和怨妇划了等号,这背后其实暗含着一种“指责”。
就是他们认为,祥林嫂们的最大问题在于只会不停诉苦,但又从不改变,所以活该遭嫌。然而鲁迅的原意真的是如此吗?】
诸朝人:鲁迅是谁?祥林嫂这个词我也没听说过啊。
【祥林嫂第一次出现在鲁镇是偷跑出来的。在她丈夫死后,这个大字不识一个的农村妇女,做出了一个在当时鲁镇人看来十分大胆且出格的举动——逃出家门,自谋生路。】
南宋以前的寡妇们表示,这有啥,丈夫死了不自谋生路难道还等着饿死吗?
【鲁迅文笔的毒辣在于,他写祥林嫂的出走,不像54时期其他作家那样,写她难耐守寡之苦,或写她要去寻找爱情,反而是写祥林嫂拼了命的要为死去的丈夫守节。】
理学家、朱八八、老夫子们:好女人,真是好女人啊,拼命为丈夫守节,贞节牌坊给她一个!
始皇帝、刘邦、文景、李世民等:这怎么行,寡妇都守节了,那国家还怎么繁衍人口?
【她想要维护夫权,结果到头来却发现压在她身上的夫权之上还有族权。丈夫死了,妻子的处置权就从丈夫手里自动转到了婆婆手里。而婆婆为了给二儿子换彩礼,却想将祥林嫂强行卖到山里。】
卖过儿媳的公公婆婆们:咱们穷人家不讲究那个,守什么寡呀,聘出去换礼钱或者直接嫁给小叔子都行。
【夫权和族权二者正面冲突间,故事内在的荒谬性就显现了:为什么受压迫者拼了命的想要维护礼教信条,而本该是捍卫者的一方却带头破坏规则?
为什么鲁镇人对此事的态度也如此矛盾?一方面都拿“好女不嫁二夫”的信条说事 ,从骨子里看低改嫁的祥林嫂,而另一面却又对祥林嫂婆婆的抓捕行动听之任之,甚至还将她推崇为了会过日子的榜样?】
此处天幕放出了鲁迅原文:她的婆婆倒是精明强干的女人呵,很有打算,倘许给本村人,财礼就不多;惟独肯嫁进深山野墺里去的女人少,所以她就到手了八十千。现在第二个儿子的媳妇也娶进了,财礼只花了五十,除去办喜事的费用,还剩十多千。吓,你看,这多么好的打算?
公公婆婆们:确实是好打算,这老婆子真精,真会过日子。
而那些普通人家做人儿媳妇儿的,此时却都背后发寒。
朱八八:小民打算,朕绝不会像乡野愚夫愚妇那样干的,嫁进朱家的女人直接殉葬!哦,除了正妻和家族有特殊功劳的,嗯,正妻想殉葬也嘉奖。
文人们则是对这种简白的文字表达方式更感兴趣,这个叫鲁迅的文人写作风格跟天幕中人很像,他们可能是比较接近的时代。
【鲁迅并没有一上来就把旧时女性受压迫的锅一股脑的都甩到封建礼教头上,就仿佛鲁镇人骨子里都是良善,只是受了理学的骗。
而是进一步的认识到,理学的礼教,只是人们行事的一块儿遮羞布。鲁镇人真正关心的,是祥林嫂的婆婆由此进账了多少钱,真正决定他们行为走向、事物取舍、情感倾向的,还是一己之私利为价值基点的投机哲学。】
明清两代真正被压迫过的妇女:呵,没错,他们一直以来都是这样的,什么贞洁什么再寻好人家,全是为了一己私利。
前期理学学者们:我们理学跟封建礼教到底有什么关系?
【鲁镇人有迷信,有信,但无坚信,无特操。一旦礼教的规范影响到了他们的私利,他们也有一套逻辑自洽的表演,来糊弄,求个心安。就如书中的抢亲,明明就已经在干禽兽不如的事了,但偏偏还要按着祥林嫂的头虚伪的走完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