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尔哈赤《清朝记事本》by:云海书生
简介:主角是努尔哈赤得小说是清朝记事本,目前连载中,已更新至111章节。努尔哈赤小说讲述了:崇祯不但不给救济,还来个落井下石,趁你病,要你命!他以漠南蒙古偷偷联络后金为借口,把以往每年都交的保护费也给停了(其实也没几个钱)。自此大势就已不可挽回,漠南蒙古部落如果继续跟着明朝,不被林丹汗打死,也得活活饿死。所以,之后不久,别无选择的他们基本上全部都投靠了皇太极(诸夷哄然,乃尽折入建虏,不受汉索矣。)
清朝记事本精彩章节 崇祯年间袁崇焕的艰难与无奈命运
崇祯不但不给救济,还来个落井下石,趁你病,要你命!他以漠南蒙古偷偷联络后金为借口,把以往每年都交的保护费也给停了(其实也没几个钱)。
自此大势就已不可挽回,漠南蒙古部落如果继续跟着明朝,不被林丹汗打死,也得活活饿死。所以,之后不久,别无选择的他们基本上全部都投靠了皇太极(诸夷哄然,乃尽折入建虏,不受汉索矣。)
对崇祯的骚操作感受最深、最紧张的肯定是身处前线的袁崇焕,尽管他坚决反对,不过也无能改变崇祯的决定。无可奈何之下,他只能做些力所能及的事,以希望尽量挽回这一令人不安的趋势。
我的能力有限,不可能挽回所有的漠南蒙古部落,但对最重要、也最忠于明朝的朵颜部还是可以努力争取下。
崇祯2年3月,袁崇焕把朵颜部酋长束不的召到边关,亲自抚慰,特别恩许其部落人员可以到高台堡一带谋生,还为其开设“米市”,让他们用貂皮、人参等东西换取急需的粮食。
可惜,虽然袁崇焕做了他所能做的一切,但还是远远不够,朵颜部的人到明朝边关生活了一段时间,仍然坚持不下去,最终依然叛逃到了后金。
更加让人无语的是,袁崇焕的种种努力,不但没能实现挽救危局的良好愿望,还让自己惹下一身骚,他后来因此又被人按上了个“市米资盗”的罪名(被杀的罪状之一)。
漠南蒙古背明投金让明朝北方(尤其是蘇州)屏障荡然无存,盟友变成了敌人,边境形势一下变得凶险无比。但是可惜,当时明廷中真正能看出其中厉害的没几个(即使看出了,也改变不了什么),直到那场惊天巨变的发生。
而在这场惊天巨变中,最倒霉的人依然是袁崇焕,他将因此走完自己悲剧的一生,并为后人留下无数的争论与感慨。
①一个牛皮引发的血案
虽然袁崇焕在宁锦之战中打了大胜仗,但不代表他和皇太极议和的这口黑锅就这么过去了。
相反,在魏忠贤的指使下,阉党用当年对付孙承宗的老办法,死咬住一个把柄不放,对袁崇焕群起而攻之。不仅如此,通过这次宁锦之战,他们又找到了新的攻击点:袁崇焕,你为什么不亲自救援锦州?你这是怯战怕死,坐视锦州沦陷!
看过前文的朋友应该都知道,袁崇焕原本是打算亲自去锦州前线和皇太极决一死战的,这不是被天启给制止了吗。
可阉党不管这些,硬说这是袁崇焕的错误。更过分的是,袁崇焕在宁锦之战中的功劳也基本被他们完全抹杀:
宁锦之战为什么能取得大捷?那是因为后方有我们英明的魏公公运筹帷幄,指挥调度;而前线是靠满桂、赵率教,当然还有各镇守太监英勇杀敌,才最终取得的,关你袁崇焕什么事?看在你没有功劳还有点苦劳的份上,这次就不追究你同后金议和的罪过了,你识相点自己滚蛋吧!
就这样,天启7年7月初1,宁锦之战结束不到一个月,袁崇焕被迫辞官。
袁崇焕辞官后回到老家,过上了悠哉游哉的生活。但此时明朝政坛却正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巨变:先是大明优秀的木匠师傅天启死了(8月),而后血气方刚、踌躇满志的崇祯上位,三下五除二就除掉了死太监魏忠贤(11月),阉党倒台,东林党重新掌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