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由检朱元璋是小说《大明:双崇祯对比,朱元璋看哭了》的角色人物,是由作者小小西下士写的一款历史脑洞类小说。目前小说连载中,以下是小说《大明:双崇祯对比,朱元璋看哭了》的章节内容
轰隆隆!
一道晴天霹雳炸响,大明诸天历史时空,不约而同的出现了两块天幕。
幅度横跨万里,铺天盖地而来。
左边天幕,浮现出【大明·亡国之君崇祯皇帝】几个大字。
右边天幕,则是【大明·光武帝崇祯皇帝】几个大字。
……
左边天幕流光溢彩,画面开始转动。
【光启皇帝年间,宦官魏忠贤擅权专政,诬陷忠良,草菅人命,狠恶如狼,被当时人们尊称为九千九百岁。】
【有贤良之臣上书弹劾魏忠贤,结果却惨遭陷害,被折磨至死。】
【在整个大明光启年间,魏忠贤权势滔天,在朝堂与内廷皆说一不二。】
【他蛊惑皇帝,打压朝臣,党羽遍布朝野。】
【七年,光启驾崩,崇祯即位。】
……
【朝堂之上,崇祯高坐帝位,魏忠贤与其党羽跪地求饶,满朝文武皆请杀此贼。】
【魏忠贤伏诛,阉党尽灭,崇祯任贤臣,重良将,新朝大有一改往昔颓败之象。】
【“一切奏议有关国计者,遵我祖宗成法,不得妄议纷更。”崇祯皇帝昭告朝野,励精图治,发誓重塑祖辈荣光。】
【崇祯一年,东林党士人韩爌、李标、钱龙锡入阁为相,东林大盛,声势甚于往昔阉党。】
【崇祯五年,大明起义遍地,如星星之火,已成燎原之势。】
【崇祯八年,起义军攻陷凤阳,烧毁大明祖陵,崇祯皇帝悲愤吐血。】
【崇祯九年,皇太极于辽东称帝,国号大清与明朝分庭抗礼,并派兵劫掠明京畿重地,史称丙子之变。清军如入无人之境,在九月掠夺了十八万人畜后出塞,途中还留下“各官免送”的羞辱性木牌。】
【崇祯十四年,各地“大饥疫”,到六月“死者无算”。】
……
【崇祯十七年,京城,煤山。】
【残阳如血。】
【崇祯皇帝蓬头垢面,披着残破的皇袍,失魂落魄的站在一棵老歪脖子树前。】
【远处,厮杀声渐渐逼近。】
【他知道,李自成的大军已经杀进皇宫里了。】
【没有费一兵一卒,自有大明旧臣为新皇登基而大开宫门。】
【“该上路了。”崇祯皇帝笑了。】
【知道结局注定,他意外的轻松不少。】
【旋即。】
【他又想到那些朝廷重臣向李自成献媚的嘴脸,面目陡然狰狞起来。】
【“诸臣误我!”】
【崇祯皇帝凄厉一声嘶吼,剑锋划过指尖,血流如注。】
【他撕开袖袍,奋笔疾书,写下血淋淋的一行大字。】
【朕非亡国之君,臣皆亡国之臣!】
【书罢。】
【一行清泪无言落下。】
【“太祖爷,子孙不孝,毁宗庙,丢社稷,令山河破碎,百姓罹难,实乃大明千古罪人!”】
【“朕无颜面对列祖列宗,自请死后以发覆面。”】
【话落,面带微笑,从容赴死。】
【死后留有遗言:“朕死,任贼分裂,勿伤百姓一人。”】
……
左边天幕光芒暗淡下去,右边【大明·光武帝崇祯皇帝】的光幕开始画面流转。
【深冬,寒风凛冽,无边旷野一片萧肃。】
【千里冰封的湖面上,崇祯皇帝缓步前行。】
【咔嚓!】
【裂冰之声响起。】
【“皇爷,危险!”有一人在身后惊慌高呼。】
【崇祯皇帝应声停下脚步。】
【前路漫天大雪。】
【他背对着那人,沉声道:“朕这一生,如履薄冰,皇太极,你说朕能走到对岸吗?】
【话音落下。】
【崇祯皇帝回头,望向身后之人,眼中寒芒凛然。】
【“皇爷命好,走冰面定如履平地。”皇太极惶恐跪地,低头触冰,不敢直视崇祯皇帝的双眼。】
【“什么命?”崇祯皇帝眼神略带疑惑。】
【“朕有何命?朕的命好吗?”他徐徐向皇太极走近,神情从迷惑变得坚毅。】
【“五岁,母妃遭父亲冷落,我与母亲相依为命,无人可靠。”】
【“十一岁封信王,却居无定所。”】
【“魏忠贤忌惮我,数次置我于死地。”】
【“继位之初,朝臣欺瞒我,宗亲孤立我,边将无视我,内有百姓起义之乱,外有建奴袭边之危,国库无分文可用之银,内廷皆忠贤阉党之祸。”】
【“命,在旦夕!危,如累卵!”】
【“这就是你说的好命?”】
【数步踏出,崇祯皇帝已至皇太极面前。】
【他皇袍轻挥,俯视天地。】
【“我告诉你,皇太极。”】
【“朕,不信命。”】
【“朕的命,自己说了算!”】
【话音落下,画面缓缓拉远,冰面周围竟屹立着数万大军,浩浩荡荡,杀气腾腾。】
……
【宁古塔,战争开始。】
【野人女真如猛兽般冲锋,这是他们最引以为傲的自杀式战术。】
【无数强敌皆败在这种打法上。】
【远处,明军严阵以待。】
【砰!】
【忽地一声,平地里万炮齐发,顷刻间,野人女真已全军覆没。】
……
【画面快速转动,大明境内,重归平静。】
【有百姓之家炊烟袅袅,烹肉煮粥,怡然自得。】
【有商贾行旅走柏油官道,一日行进数百里。】
【有童子安坐学堂,口中高念并非圣人之道,而是奇怪的乘法口诀。】
【夕阳下,东南港口,百艘巨轮往来不断,热闹非凡,甲板之上,皆是金发碧眼的异国商旅游客。】
……
短暂的画面一闪而过,当大明各个历史时空的人们震撼良久,他们似乎莫名的知晓这是大明未来的命运。
两块天幕,展示了大明亡国之时不同的走向,其中之一便是大明真正的未来。
但,大明国运的走向让人觉得不可思议。
一个亡国之君走向覆灭,自缢于煤山之上,可悲可叹,却难逃亡国命运。
另一个却气度如龙,挥鞭雄兵百万,所向披靡,如挽天倾!
大明将来国运究竟如何,距离他们又有多远,这关系到无数权贵、士绅以及百姓的命运与生死。
其中最为关心者,莫过于各个时空,正凝视着天幕的大明皇帝们。
洪武位面。
“咱的大明亡了?”
刚看到【亡国之君·崇祯皇帝】的天幕时,朱元璋感到一阵头晕目眩。
他一个放牛娃出身,要过饭,出过家,吃尽了苦头,受尽了白眼,经历了多少次血雨腥风,才终于建立了大明王朝。
在朱元璋的心里,大明的分量比世间一切都重要百倍。
为了让帝国强大起来,他宵衣旰食,片刻不敢懈怠,做了所有能做的努力。
为了不让大明二世而亡,重蹈秦隋的覆辙,他悉心培养继承人,让太子朱标成长为一个合格的后世之君。
为了防止权臣作乱,异族侵略,他忍痛将最亲近的儿子们分封到边塞,让皇室永镇边关。
除此之外,他还建立锦衣卫,用于监察百官,准备废除丞相制度,加强皇权统治,颁布大郜,让权贵不敢随意欺压百姓。
该做的,不该做的,朱元璋都做了。
可天幕还是说出大明亡国之君这样的话,无疑是对他的一种讽刺和打击。
“爹,稳住啊。”
太子朱标赶紧上前扶住朱元璋。
“王朝兴衰更迭,自古皆然,大明也不例外。”
“不过我相信,我大明国运,纵然不如周朝八百年之久,也必与强汉四百年争相辉映。”
“光武中兴,便是我大明真正的结局!”
听到朱标这么说,朱元璋内心总算得到一些安慰。
是啊。
天幕显示的未来不止一个结局!
除了吊死在煤山上的亡国之君外,还有另外一个中兴大明的光武皇帝。
“老大,你说的对,咱大明肯定是另外一个结局。”
朱元璋恢复了自信,眯着眼睛,好奇的望着天幕:“真是好样的,不愧是咱的子孙。”
“崇祯皇帝……”
他念叨着,嘀咕道:“你小子命好,后代出了这么个子孙,当真是天佑我大明啊。”
朱标不好意思的笑了笑:“爹,他不只是我的子孙,也是你的子孙啊。”
“哈哈哈,这倒也是。”
朱元璋爽朗大笑。
……
永乐位面。
满面风霜的永乐大帝朱棣,在看到大明亡国景象,崇祯皇帝吊死在煤山上时,同样震惊不已。
“这这这……老头子我天天在外面拼死拼活,就是想给子孙后代打下一个固若金汤的江山,结果就这么亡了?”
朱棣很不高兴。
这些子孙也太不争气了。
大殿上,百官全都沉默不语,尴尬的低着头,也不知道该说点什么。
“爹,别管多大的帝国,都逃不过兴盛衰亡的下场,咱们大明也一样,你还是看开点吧。”
朱高煦站出来,大大咧咧的说道:“这个崇祯皇帝倒也算是个人物,与国同休,与国同死,也没算丢咱老朱家的脸,爹,你说是吧?”
不少大臣默默点头。
朱高煦虽然是个混账王爷,但这句话说的倒一点也不假。
天幕中吊死在煤山上的崇祯皇帝,看起来确实非常有福气。
不仅知道向列祖列宗谢罪,而且还留下善待百姓的遗言。
有担当,有良知,真是可惜了。
大明亡国之时,还能有这样的皇帝,当真是可悲可叹。
“哼。”
朱棣瞥了一眼老二朱高煦,莫名的笑了一声。
“你怎么知道咱大明的结局就一定是皇帝吊死在煤山上?”
此言一出,群臣百官纷纷恍然。
好圣孙朱瞻基更是站出来说道:“爷爷说的对。”
“天幕上可不只是皇帝吊死煤山一个结局,那不是还有一个光武中兴的皇帝吗?说不定那是咱们大明最后的结局。”
朱瞻基一站出来,不少大臣纷纷附和。
“对对对,皇孙殿下说的对。”
“咱们大明结局也不一定那么悲惨吧,我看一定是另外一个光武皇帝力挽狂澜。”
“说的好,正是如此。”
比起悲伤的结局,人们还是更倾向于往好的方向看。
天幕上两个大明的最后结局。
一个皇帝身死亡国,一个皇帝光武中兴。
谁不希望能有一个好的未来?
这不光关系到皇家,更关系到在场的每一个人。
这些大臣苦熬那么多年,终于站在权力巅峰,当然也希望让自己子孙过得好一点。
一个亡国的时代,怎么也不可能比得上中兴的时代。
况且,【光武帝】的天幕中,所展示出的画面,显然要远比永乐年间更为强大繁华。
这些读圣贤书的臣子们自然希望大明会越来越好。
“老大,想什么呢?说出来让大伙听听。”
朱棣看向胖乎乎的大儿子,同样也是当今的太子朱高炽。
他最了解自己的儿子。
朱高煦、朱高燧有勇无谋,脑子里都是棒槌。
真要论大事,还得是朱高炽。
“爹,我觉得无论咱们大明最后的结局究竟如何,现在都是一个非常好的机会。”朱高炽开口说道。
“说下去。”
“爹,大明既然有亡国之兆,那就说明国家出了问题。”
朱高炽继续不紧不慢的往下说:“咱们正好趁着这个机会,看看咱们大明究竟出了哪些问题,能不能在当下杜绝那些问题的出现。”
“还有光武中兴的结局,或许我们也可以从中学到一些东西。”
“比如儿子对那些官道就很感兴趣,为何那些官道如此漆黑平坦,与咱们现在的道路完全不一样。”
“还有,那些孩童为何不念圣人之书,而是背一些乘法口诀?”
“宁古塔之战,明军的枪炮显然比咱们神机营的威力大了无数倍,这是怎么做到的?”
“这些都是需要我们弄明白的问题。”
此言一出,顿时赢得满殿喝彩。
“太子殿下高瞻远瞩啊!”
“不愧是太子殿下!”
“一语惊醒梦中人,我怎么就没想到呢?该死该死。”
群臣百官皆佩服不已。
朱高炽的提议确实非常值得深思。
从古至今,王朝衰落或者灭亡,皆有不可逆转的致命原因。
比如秦二世之暴虐,汉末朝廷之腐朽,大唐安史之乱等等。
既然天幕可以显示出大明未来的结局,就必然可以从中找到很多大明历代国策中的弊端。
那么找到这些弊端,从而杜绝或者改善,或许就可以延长大明国祚。
这才应当是大明储君该思考的问题。
除了可以从大明灭亡的画面中吸取教训外,还可以从另外光武中兴的画面中,学到一些东西。
就比如刚刚朱高炽所说,那时的孩童为何要背诵乘法口诀,沿海的万吨巨轮又是怎么回事。
还有,宁古塔之战,明军的枪炮威力之大,更是让人瞠目结舌。
若是当下的神机营装备上这些武器,北方的瓦剌等部落又有何惧?
这些都是需要注意的地方。
“好啊,老大,要不说你是太子呢,考虑问题果然全面。”
朱棣苍老的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
这才是他真正想要的答案。
当看完天幕上两个亡国之君对比后,他就立刻意识到了这一点。
从亡国之君崇祯皇帝当中吸取亡国的教训,彻底杜绝致命的弊端。
从另外一个明光武皇帝身上,看看能不能学习先进的治国理念。
唯有如此,方能将天幕昭示未来的价值最大化。
“传旨,百官群臣立刻详细记录天幕所述,不可错过一字一句。”
朱棣立即下令。
“遵旨!”
……
不只是朱棣。
大明各个时期的皇帝,也都在命人记录天幕画面。
崇祯位面。
刚刚登基称帝的朱由检,在看到天幕所显示的画面后,整个人都不好了。
“朕竟然是亡国之君?以后还要吊死在煤山后的歪脖子树上?”
天幕上【亡国之君·崇祯皇帝】的画面,萦绕在朱由检的脑海中久久不曾散去。
他还想着要励精图治,改变如今大明的局面。
然而,看到自己的结局之一后,他的心都凉了。
“皇爷,您是天命之子,肯定不会是这样的结局,一定会是中兴大明的光武皇帝。”
王承恩赶紧宽慰道。
其实他心里也不太舒服。
毕竟朱由检吊死在煤山上的结局中,他亲眼见证了一切。
虽然在这个结局中,朱由检死的悲壮,但如果能有另外一个结局,让崇祯一朝重回大明巅峰,也是他最大的愿望。
毕竟他对朱由检始终忠心耿耿。
“说的对。”
朱由检连连点头。
事实上,他心里很清楚,【光武皇帝】天幕里,那个崇祯皇帝在面对皇太极时所表现出来的气势,跟他完全就不是一个人。
相反,【亡国之君】天幕里的崇祯皇帝,倒是跟他非常相似。
不过这不重要。
既然有了天幕相助,也算是让他开了天眼,只要照着【光武皇帝】天幕中的自己有样学样,就算不能完美复刻,至少也能避免自缢身亡的悲惨下场吧。
“王承恩,你立刻传旨,命专人记录天幕画面,切记要逐字逐句,不可有丝毫纰漏。”
朱由检打算逐帧学习光武皇帝里的自己如何理政。
“奴婢遵命。”
王承恩答应一声,刚想转身离开,忽然又回过头来,恭敬的问道:“皇爷,锦衣卫传来消息,魏忠贤发配凤阳后,竟在暗中豢养死士。”
“岂有此理!”
朱由检勃然大怒。
他登基之后干的第一件大事,就是清理了以魏忠贤为首的阉党。
此事帮他积累了许多威望,朝野内外一片称赞。
许多大臣上书恳请诛杀魏忠贤,但朱由检念在此人是他哥哥天启皇帝的心腹,便留了他一命,仅仅将他发配到了凤阳。
没想到此人贼心不死,居然私底下豢养死士。
他想干什么?
造反吗?
“传旨,立刻着锦衣卫将魏忠贤捉拿归案,明正典刑!”
“遵旨。”
……
苍穹之上,【亡国之君崇祯皇帝】的光幕再次亮起。
【万历三十八年十二月二十四日,崇祯皇帝朱由检诞生于北平,紫禁城,慈庆宫,乃当时皇太子朱常洛第五子。】
【五岁那年,朱由检的生母刘氏在父亲朱常洛的责骂后死去。】
【十岁时,朱由检的祖父,万历皇帝朱翊钧,以及父亲朱常洛相继去世,兄长朱由校即位。】
【天启二年,朱由检十一岁,被册封为信王,但并未出阁,仍旧居住紫禁城,勖勤殿。】
【少年时期,朱由检喜读书,不苟言笑。常静心养神,正襟危坐。】
【天启五年,建信王府,天启皇帝下诏,为其挑选王妃。】
……
洪武位面。
当看到天幕中所播放的画面后,朱元璋愣神了很久。
“朱由检、朱常洛、朱翊钧……”
他嘴里念叨着,眉头紧皱,像是喃喃自语的问道:“标儿啊,咱记得咱给你子孙排的字辈里,好像没有这些字吧?”
建国之初,朱元璋便早已定下诸子后辈袭字,以便沿袭王爵子嗣,寓意皇室血脉昌隆兴盛。
只要知道后代子孙的名字,就可以很容易推算出他们是第几代子孙。
“爹,确实没有。”
朱标的脸色同样难看。
他也意识到了这一点。
大明最后一个皇帝名字叫做朱由检,显然是由字辈,以此类推,他的父亲朱常洛是常字辈,祖父朱翊钧是翊字辈。
可朱标的后代字辈,却是“允文遵祖训,钦武大君胜,顺道宜逢吉,师良善用晟”,跟朱由检祖孙完全不一样。
就像他的儿子朱允炆,就是允字辈。
“混账!那这些皇帝到底是谁的子孙?”
朱元璋爆喝一声,雷霆之怒瞬间席卷整个奉天殿。
文武百官皆匍匐在地,瑟瑟发抖。
天子一怒,伏尸百万。
何况是杀人如麻的洪武大帝朱元璋。
他将大明看得比自己的命都重要,苦心培养了最完美的太子朱标,结果却被别人摘了桃子,可想而知心里会有多愤怒。
“礼部尚书,你给咱说,咱的这些儿子里面,有没有翊、常、由这些辈分的子孙?”
朱元璋眼睛瞪得像铜铃似的,杀气腾腾。
既然这些皇帝不是朱标的后代,大明也没有改朝换代,那就只有一个答案。
有人篡了朱标的皇位!
“回陛下,有!”
礼部尚书李冕不敢隐瞒,赶紧开口答道:“四皇子,燕王朱棣,字辈为高瞻祁见佑,厚载翊常由。”
“由字辈,正是燕王殿下第十世孙!”
轰!
奉天殿内瞬间掀起轩然大波。
这回破案了!
“竟然是燕王?”
“我早就看出他的狼子野心了!”
“竟然敢和太子殿下抢皇位,倒反天罡啊。”
奉天殿内,群情激愤。
文武百官纷纷发声讨伐朱棣。
他们当中有很多人曾经因得罪朱元璋而险些丧命,是朱标站出来替他们求情,救了他们一命。
在他们心里,朱标不仅是太子,大明将来的皇帝,更是自己的救命恩人。
而以淮西勋贵为首的武将们就更不必说了。
他们基本上都和朱标沾亲带故,早就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谁要是损害朱标的利益,他们第一个就不答应。
“好啊,好个老四,咱还真是看错了这个逆子,谋朝篡位这种大逆不道的事情,他竟然也干得出来?”
朱元璋气的咬牙切齿,怒声道:“锦衣卫,立刻去北平,把燕王给咱押到应天府。”
“爹,你先消消气。”
朱标赶紧解释道:“这也不一定是四弟所为,说不定是后世出了什么事情,因此更替了皇位。”
“我绝不相信四弟会做出起兵造反的事情。”
“你给咱闭嘴。”
朱元璋没好气的说道:“你就惯着你那些弟弟吧,到最后惯的把你的江山都夺了去。”
“方才天幕中的亡国之象,你也都看到了,要不是老四的子孙,咱大明可能还亡不了呢。”
“还有那个叫魏忠贤的太监,提起来咱就生气。”
“后宫与宦官不得干政,这是咱一早就定下的规矩,是写进皇训的规矩,你再看看老四的这些后代干的什么好事?”
“连咱也只是被尊称为万岁,一个太监竟然敢称九千九百岁?”
“当真是欺负咱进了棺材,杀不了他们了!”
一提到崇祯时期所面临的局势,朱元璋就气不打一处来。
宦官干政、党派林立、流民四起、边境战乱,他苦心经营的制度,在明朝末年却早已彻底消亡。
他将这一切都归结于是朱棣以及其后代子孙的责任。
要不是朱棣谋朝篡位,大明肯定不会有宦官干政,更不会有亡国的迹象。
全都是这个逆子的错。
“父皇,万事也并非绝对。”
朱标面不改色,据理力争。
“天幕上两幅画面,其中一幅画面虽已亡国,但这只是我大明可能的结局之一。”
“而另外一幅画面中的崇祯皇帝,却力挽狂澜,中兴大明,说到底,那不也是四弟的子孙吗?”
听到这番辩驳,朱元璋一下子被噎住了。
刚刚因为太过生气,他一时竟忘了天幕出现的是两幅画面。
除了吊死在煤山上的朱由检之外,还有另外一个中兴大明的光武皇帝。
二者面临相同的境遇,最终的结果却天差地别。
要说唯一的共同点,那就都是朱棣的子孙。
如果大明在亡国的时候,真的是朱棣的子孙力挽狂澜,那岂不是非但无过,反而有功?
朱元璋有点整不会了。
啥意思?
难不成咱还得鼓励鼓励老四这个逆子篡位篡的好?
另一边。
当镇守北平的燕王朱棣,在看到崇祯皇帝姓名的时候,差点当场晕过去。
“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大明亡国之君怎么会是本王的后人?”
朱棣简直欲哭无泪。
他似乎已经看到亲爹朱元璋得知这件事后,像老虎一样在空中咆哮的画面了。
说真的。
此时的朱棣一点想要当皇帝的野心都没有。
别说亲爹朱元璋,就算只有大哥朱标在,但凡他有想要动弹一下的心思,都会被蓝玉、常茂这些如狼似虎的淮西勋贵给啃的连骨头都不剩。
心思是早上动的,锦衣卫是下午来的,人头是晚上送到京城的。
就是这么效率。
朱棣可没疯,打死他都不敢动这个心思。
“狗日的,这些不孝子孙,到底是谁想害祖宗的命啊?”
朱棣呲牙咧嘴的大骂。
他要知道是哪个孙子敢谋夺朱标的皇位,肯定第一时间掐死他。
……
【亡国之君·崇祯皇帝】的天幕画面继续播放。
【天启七年,魏忠贤权势滔天,朱由检每每听闻此人所作恶行,便咬牙切齿,声称恨不能诛杀此人。】
【八月,天启皇帝病重,驾崩于紫禁城,朱由检继承皇位,史称崇祯皇帝。】
【朱由检即位后,便立下“总揽权纲,天下想望太平”的志愿,他所做的第一件事,便是清除魏忠贤一党。】
【同年十一月,魏忠贤以罪放逐凤阳,却传出他豢养死士,朱由检听闻后大怒,派锦衣卫前去捉拿。】
【魏忠贤得到消息,与“阉党”成员李朝钦痛饮一番后双双自缢。】
【其后,朱由检召回各地镇守太监,平反天启末年迫害东林党的冤狱,毁《三朝要典》,定“钦定逆案”,将魏忠贤等255人定为“逆党”。】
【魏忠贤和客氏被凌迟戮尸,其党羽或处死,或削籍,或充军,从而实现了拨乱反正。】
【时人评论此举“不动声色,潜移默夺,非天纵英武,何以有此”。】
……
洪武位面。
“爹,你看,四弟的子孙确实也不错啊,拨乱反正,还杀了魏忠贤这个阉宦。”
看到这里,朱标不禁由衷的赞叹道:“作为一个亡国之君,有担当,有骨气,确实英武不凡。”
“呵!”
朱元璋不屑的冷笑一声。
“那又怎么样?最后不还是吊死了?”
“咱看啊,这个崇祯皇帝跟他祖宗老四一样,是个大逆不道,虚伪狡诈之徒。”
朱元璋可没朱标那么好脾气。
他现在对朱棣以及后世子孙有极大的偏见。
朱标苦笑一声,也毫无办法,只能摇摇头。
……
永乐位面。
“这小子干的不错啊,可惜了。”
朱棣不禁感慨一句。
他太清楚一个初登大宝的皇帝,能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清除前朝权势滔天的阉宦,究竟有多难。
看似简单,却凶险万分。
多少王朝灭亡都是因为宦官权力过大。
比如秦朝末年的赵高,汉末时期的十常侍,唐末时期的宦官之祸,都是因为这些人能轻易掌控皇帝而最终亡国。
按照天幕所说,在明朝末年,魏忠贤的权势绝不比赵高、十常侍这些人差,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
崇祯位面。
当看到魏忠贤伏诛,世人对自己的评价后,朱由检不禁欣慰一笑。
“看来,朕没做错啊。铲除魏忠贤,乃天下人心所向。”
他很庆幸自己当机立断,干了这件大事。
“皇爷英明神武,定能中兴我大明啊。”王承恩也在一旁称赞道。
朱由检抬起头,看着逐渐亮起的【光武皇帝】天幕画面,好奇道:“不知道光武皇帝会怎么处置魏忠贤?”
“因奴婢所见,必然与皇爷一样,以雷霆手段迅速铲除魏忠贤这个奸贼。”王承恩自信道。
“倒也是。”
朱由检点点头。
他觉得或许处理的手段不一样,但铲除魏忠贤的结局肯定不会变。
……
苍穹之上,【明光武帝崇祯】的光幕再次亮起。
一时间。
大明各个历史时空的人们纷纷打起精神。
亡国之君崇祯皇帝的故事固然可悲可叹,但人们更希望看到挽狂澜于既倒的明光武帝,又会是一种怎样的传奇人生?
将一个破败不堪的帝国,从灭亡的边缘生生拉了回来,并且重回巅峰。
从古至今,也唯有东汉开国皇帝汉光武帝刘秀做到过。
那么这位明光武帝崇祯又是怎么做到的呢?
太多人想要知道了。
洪武位面。
“快,百官都给咱准备好,一字一句都不能落,不然咱砍了你们。”
朱元璋急忙下达命令。
奉天殿内的百官群臣早已严阵以待,纷纷持笔等待着天幕上的画面开启。
……
永乐位面。
“老大、老二、老三,都给老头子我瞪大眼睛,好好看,好好学,看看咱们的子孙是怎么创造奇迹的。”
见惯了风霜的朱棣,在看到光武皇帝那块天幕亮起的时候,心情也不由得紧张起来。
明朝末年的情况,他通过天幕也了解一些。
天灾人祸,内忧外患。
在这种情况下,想要让大明重回巅峰,难度不亚于让一个风烛残年的老人,重新回到壮年时期。
哪怕是他朱棣面临这样的局面,也只能说是勉强维持,但想要做到光武皇帝的程度,完全不可能。
朱棣也想知道,自己的这个子孙,究竟做了什么事情,能创造这样的奇迹。
“放心吧,爹,早就准备好了。”
朱高煦罕见的拿出纸笔,准备开始记录。
朱高炽、朱高燧、朱瞻基以及大殿上的文臣百官,也都开始研磨铺纸。
……
大明其他朝代的皇帝们,也都在做相同的举动,时刻准备记录这位明光武皇帝传奇的一生。
【万历三十八年十二月二十四日,崇祯皇帝朱由检诞生于北平,紫禁城,慈庆宫,乃当时皇太子朱常洛第五子。】
【他的出生似乎与宫里的其他皇子并没有什么不同。】
【要说有一点与众不同的地方,那就是格外的安静。】
【从出生起,朱由检就不怎么哭,也不怎么说话,总是用乌溜溜的大眼睛观察着四周。】
【明亮的眼神中,有着与他年龄不相符的认识,让人感觉似乎他能看透世间一切真相。】
【时间一点一滴过去,朱由检过着与其他皇子皇孙相似的生活,在母亲的呵护下渐渐成长。】
【五岁那年,父亲朱常洛驾临慈庆宫,因其被万历皇帝责罚,而迁怒于朱由检母妃刘氏。】
【天寒地冻,刘氏孤零零的跪在宫门前,来来往往的宫女太监,眼神和嘴角都流露出难以掩饰的蔑视。】
崇祯位面。
“母亲……”
当朱由检看到这幅画面时,早已泪流满面。
他永远不会忘记那一天。
母亲在慈庆宫被父亲辱骂责罚。
当夜。
母亲便吊死在了慈庆宫的门框上。
朱由检知道,杀死母亲的并不是一次简单的辱骂责罚,是因此而被本宫宫女和太监瞧不起。
一个堂堂太子嫔妃,在自己的宫殿颜面扫地,每一个宫女和太监都在背后嘲笑她,轻视她,侮辱她。
任何一个有尊严的大家闺秀,都绝不会容许这样的事情发生。
因此,她用最惨烈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抗议。
朱由检心中悔恨。
如果当时自己能勇敢一点,能做些什么,或许母亲就不会死了。
“皇爷,这不是你的错,当时你只是个五岁的孩子,又能做得了什么呢?”
王承恩心疼朱由检,连忙劝慰道。
“唉。”
朱由检叹了口气,苦笑道:“朕知道,只是想起来,心中难过而已。”
……
天幕上。
画面继续播放。
【天色渐晚,大雪倾盆,刘氏单薄的身躯已然冻僵,可丈夫朱常洛却始终不见身影。】
【刘氏咬着发紫的嘴唇,心中已冰凉绝望,她作为太子嫔妃所有的尊严,在今日亲手被心爱的丈夫撕的粉碎。】
【她对这个世间已经没有什么好留恋的了。】
【哒哒哒……】
【忽然,一阵踩着积雪的脚步声响起。】
【一个粉雕玉琢的孩童面容,出现在刘氏的面前。】
【“娘,儿来迟了。”没有丝毫犹豫,小朱由检脱下自己华丽的绒袍,披在刘氏的胸前。】
【“检儿,天冷,快回宫,这是娘的事,与你无关。”刘氏眼中含着泪和笑。】
【小朱由检却摇摇头,奶里奶气的说道:“为人子者,见母受辱而不救,非人子之道,与禽兽何异?”】
【说罢,扑通一声跪在刘氏前面,试图用小小身躯为母亲挡住风雪。】
【他刚毅的眼神,令来来往往的太监宫女侧目。】
【他们从这个年仅五岁的皇孙眼中,感受到一股强大的力量,让人不敢轻视他们母子。】
【“请父皇饶恕母亲。”不知过了多久,殿内依旧没有动静,小朱由检忽然朝着殿内高声大喊。】
【可惜,紧闭的殿门并没有打开,也没有人理会他的请求。】
【“检儿,罢了。”刘氏心疼儿子,轻声劝道:“你父皇是不会出来的。”】
【“娘,谁说我是喊给父皇听的?”小朱由检回头咧嘴一笑,继续重复刚刚的呼喊。】
【一遍两遍,百遍千遍……】
【直至他为母求父的事,传遍整个皇宫,也传到了万历皇帝朱翊钧的耳中。】
【“圣旨到,请太子接旨!”深夜,慈庆宫内走进来几个太监。】
【殿门终于开了。】
【朱常洛急急忙忙跪地接旨。】
【“朕闻孙儿由检冒雪为母求父,孝心甚佳,太子何以忍心坐视不理,以伤皇家骨肉亲情?愿尔好自为之,钦此!”】
【“儿臣遵旨。”朱常洛愣住了。】
【他搞不懂只是惩罚自己的嫔妃,怎么还惊动了父皇。】
【但事已至此,他也不敢违背圣旨,便看着朱由检母子说道:“你们进去吧。”】
【“谢父亲。”小朱由检面容淡然,跟朱常洛道了声谢,便搀扶起刘氏,自顾自的往大殿走去。】
【“这臭小子!”朱常洛愤愤然一挥衣袖,离开了慈庆宫。】
【慈庆宫内,刘氏抱着小朱由检,哄他入睡。】
【“检儿,你是如何让陛下过来救我们娘俩的?”刘氏怎么也想不通,这点小事怎么惊动的万历皇帝。】
【小朱由检笑着说道:“娘,你不懂,想要成大事,就要团结大多数,统一思想战线。”】
【“我大明以孝治天下,孝道是国之根本,皇爷爷不会袖手旁观。”】
【“就算皇爷爷不管,天底下读圣贤书的士大夫们也不会不管。”】
【“我只要用孝道去拉拢这些人,就足以对付父皇。”】
【“这叫做屠!龙!术!”】
……
轰!
五岁的小朱由检并不知道,他的这一番话,却在大明各个历史时空引起了惊涛骇浪!
洪武位面。
“好一个屠龙术!此子小小年纪,心思竟可怕至此,若非我朱家子孙,此子断不可留啊!”
朱元璋额头渗出细密的汗珠。
小朱由检简短的几句话,吓得这位洪武大帝竟然寒毛倒竖。
屠龙术!
何为龙?
皇帝者,真龙天子也!
屠龙,便是屠帝!
便是杀他!
此等大逆不道的言论,要是放在朱元璋的洪武一朝,九族坟头上的草都三尺高了。
仅仅三个字,便足以惊天动地。
更可怕者,小朱由检可不是简单的说大话,而是有理论有实践。
仅仅一件“替母解围”的小事,就利用孝道这个华夏文明根基,抢占了道德高地,逼着当朝皇帝还有士大夫们,全都站在他那一边。
哪怕朱常洛是当今太子,面对这样强大的力量,也不敢有半点反抗。
屠龙术,恐怖如斯!
“传咱的旨意,从今日起,有人妄议屠龙术者,立斩无赦!”
朱元璋脸色铁青,眼中流露出丝丝寒意。
他绝不能让任何人理解屠龙术的真正含义。
否则的话。
大明根基动摇,江山不保!
同一时刻。
北平。
当听到天幕中所说屠龙术之时,一向城府极深的姚广孝大惊失色。
“世上竟有如此通透之子,当真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啊。”
他转身回屋,开始闭关参悟。
……
永乐位面。
“团结大多数,统一思想战线。”
永乐大帝朱棣心中惊跳不已。
这句话的力量有多恐怖,别人或许不太清楚,但对于他这个造反打天下的皇帝来说,可太了解了。
就这么说吧。
只要能深刻领悟这句话,造反起义,改朝换代,那就是分分钟的事。
当年朱棣自己来说。
他当年造反,为什么能成功?
就是因为朱允炆削藩太甚,引起众怒,朱棣就是团结这些人,用“清君侧”这个名义,统一思想战线,最终夺得了皇位。
不止朱棣,历朝历代造反起兵者,基本上都是这个套路。
秦末时期,大泽乡起义,陈胜吴广喊出的口号就是“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将无数有相同思想的人团结在一起,点燃了推翻秦朝统治的第一把火。
东汉末年,张角喊出“苍天已死,黄天当立”的口号,再次统一大多数人的思想,将这些人团结在一起,竖起推翻大汉王朝的第一面旗帜。
哪怕朱元璋起兵的时候,同样喊出“驱除鞑虏,恢复华夏”的口号,统一大多数人的思想战线,最终建立大明帝国。
历朝历代起兵造反成功的开国皇帝,基本上都是这个套路。
只是历史上还没有人能将这个模式凝聚成一种思想。
而年仅五岁的小朱由检却做到了!
他仅仅只用了一句话,简短的几个字,就总结出了华夏千余年来大一统王朝背后的真相!
可怕!
此子太可怕了!
“老三,传旨,即日起,但有传论屠龙术者,杀无赦。”
朱棣眼神冰冷。
此术太过可怕,他绝不能心慈手软,否则大明危矣。
“我知道了,爹。”朱高燧重重点头。
……
而此刻。
其他各个大明历史时空全都乱套了。
屠龙术的理念之可怕,远远超乎想象。
各个朝代的大明皇帝们,全都因为这句话,而感到深深的恐惧。
作为帝国的最高统治者,他们被百官万民奉为真龙天子。
而天幕中一个年仅五岁的孩童,却无遮无拦的教每一个人如何使用屠龙术!
这好比给的大明每一个人一柄尖刀,不知什么时候,刀口就会对准他们这些皇帝的脖子。
一瞬间。
这个时空的大明皇帝危机感直接拉满。
连嘉靖、万历这样经年不上朝的皇帝,也都开始破天荒的亲自理政,不敢再有丝毫懈怠,生怕百姓们掌握屠龙术,挥刀屠向他们。
……
崇祯位面。
“屠龙术……”
“团结大多数,统一思想战线……”
朱由检反复念叨着这句话,看着天幕愣愣出神。
他的脑海中仿佛有一丝灵光,似乎只要抓住,就能找到复兴大明的方法。
可奈何天赋有限,无论怎么努力,他都无法找到那丝灵光。
况且,【光武皇帝】天幕中,小朱由检在母亲被责罚后的表现,也让他心烦意乱。
当年那个雪夜的情景,依然历历在目。
母亲刘氏跪在雪地里的时候,他其实就躲在不远处。
但当时的他并没有像天幕中的小朱由检一样,勇敢的站出来,而是懦弱的躲在阴暗处,默默流泪。
当年的他不敢得罪父亲,还有“父亲只是一时生气”这种话来安慰自己。
可他没想到自己的懦弱,却让母亲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而反观【明光武帝】天幕中的小朱由检,不仅勇敢的站出来保护母亲,还利用所谓的屠龙术,逼得父亲不得不妥协低头。
两个人同样是五岁的年纪,可表现却天差地别。
“怎么会这样?”
朱由检有气无力的坐在龙椅上。
他心里很失落。
最开始的时候,他还觉得自己可能会成为天幕中的明光武帝,中兴大明,为万世所传颂。
可看到真正的明光武帝小时候的经历,他才发现自己差的有点太远了。
人家五岁的时候,不仅保住了母亲的性命,还知道运用不亚于任何一个千古帝王的手段。
而他呢?
只知道躲在阴暗处,默默哭泣流泪,眼睁睁的看着母亲吊死在慈庆宫的门框上。
“皇爷,你可千万别灰心。”
王承恩急忙宽慰道:“虽然天幕里的小皇爷天资聪颖,但皇爷您也是做了相同的事情啊。”
“铲除魏忠贤一党,也是天下臣民所愿,皇爷也是在团结大多数人。”
心灰意冷的朱由检不禁眼前一亮。
是啊。
朕也是在团结大多数,统一思想战线啊。
朕登基之前,天下臣民苦阉党久矣,是朕不负众望,铲除了魏忠贤。
这跟光武皇帝小时候说的屠龙术没有区别啊。
看来,朕果然有成为光武皇帝的潜质。
心念及此。
朱由检又恢复了信心。
……
【慈庆宫风波过后,小朱由检的生活又恢复了平静。】
【母亲刘氏不仅没有因为此事而颜面扫地,慈庆宫里的太监宫女反而更加敬重她。】
【只是因为此事,父亲朱常洛对待朱由检更加冷淡,甚至不许他进皇家学堂读书。】
……
洪武位面。
“朱常洛这个孙子眼睛真是瞎了,儿子明明是一条雏龙,不知好好培养,竟还胡搞瞎搞,咱怎么会有这样的子孙?”
“老四呢?什么时候到应天府?”
朱元璋背着手,气得他来回走动。
天幕中的小朱由检表现出来的孝心和勇气,以及思想的深度,早已超越许多先辈。
单从屠龙术这一理念思想来看,就连他朱元璋都自愧不如。
这样一个完美的帝国接班人,居然被忽视,甚至还罢免了他念书的资格。
这不是把一条雏龙当猪养吗?
久而久之还不得养废了?
朱元璋没法见到朱常洛,只能找他祖宗朱棣撒气了。
“重八,你之前不还说老四的子孙都是狼子野心吗?”
马皇后淡定的喝着茶,冷不丁的问道。
朱标站一旁笑而不语。
朱元璋老脸一红,辩解道:“一码归一码。”
“老四谋朝篡位是他的错,跟咱的子孙朱由检没关系。”
……
【小朱由检对此事并没有太多反应,而是一如既往的淡然。】
【一日,朱常洛听闻朱由检主动求见,以为此子想要服软,便允其觐见。】
【“何事?”东宫书房,朱常洛手捧书卷,并未抬头。】
【他在等着小朱由检主动认错,这样他便可以拿出父亲的名头,大肆训斥教导一番。】
【“父亲,当日慈云宫之事,是我胡闹妄为,还请父亲原谅。”小朱由检不卑不亢,脸色淡然。】
【朱常洛心中一笑,这正是他想要的结果。】
【说到底,朱由检毕竟只是个娃娃,怎么可能斗得过他这个当了几十年的皇太子?】
【“嗯,你能明白便好。”朱常洛放下书卷,酝酿好情绪,准备大肆训斥一番这个让他丢了颜面的儿子。】
【“父亲教训的对,孩儿也确实不是读书的材料,从今日开始,孩儿便不读书了。”】
【朱常洛刚一张嘴,还没来得及训斥,就被朱由检说的话打的措手不及。】
【“你,你说什么?”朱常洛又问了一遍。】
【“孩儿确实不配读书,今日前来,是想请父亲许我学医,悬壶济世。”】
【朱常洛愣了半晌,气的直哆嗦,指着殿门说道:“你给孤滚,你想学什么就学什么,从今日起,孤也不再管你。”】
【一个堂堂皇子,不知道发奋读书,竟然想去学医,朱常洛感觉自己的脸都要被丢尽了。】
【他将来可是要当皇帝的啊!】
【自己的儿子,将来的王爷,竟然要去当大夫,这要传出去,还不笑掉世人的大牙?】
【“多谢父亲。”小朱由检倒是淡定,行了一礼之后,便神色从容的离开了。】
【“逆子,逆子啊!”朱常洛看着小朱由检离开的背影,气的破口大骂。】
……
洪武位面。
“学医?”
当朱元璋看到未来的光武帝竟然要立志学医时,也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小子葫芦里到底卖的什么药?不想着读书上进也就罢了,竟然要学这种下九流的东西?”
别看朱元璋非常恨朝廷官员,但他骨子里还是有根深蒂固的小农思想,始终认为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
很多富贵人家的子弟,就算不去读书,也不可能去学这些东西。
朱由检堂堂皇子,竟然要学医,简直就是给他们老朱家脸上抹黑。
“或许,这个孩子有自己独特的想法,否则怎么可能会成为后来的光武皇帝?”朱标替朱由检解释道。
“呵呵!”
朱元璋笑了一声,满不在乎的说道:“说不定这小子就是运气好。”
反正他是不相信,一个不学无术的人,最后能中兴大明。
说不定就是单纯的撞了大运。
……
永乐位面。
“学医?这是一个中兴大明的皇帝该有的志向吗?”
朱棣脸色很不好看。
他对朱由检的志向也感到非常不满。
大殿上的群臣百官以及朱高炽、朱高燧、朱高煦、朱瞻基等人,也都皱着眉头,眼中充满失望。
在他们的认知中,一个肩负大明中兴重任的天命之子,应该从小便要更加勤勉读书,刻苦努力,而不是去学一些旁门左道。
有些人甚至觉得天幕搞错了,这个立志悬壶济世的小朱由检,完全没有以天下为己任的远大抱负。
嘉靖位面。
“学医?那还不如修仙问道。”
嘉靖皇帝朱厚熜将一颗满是铜汞的仙丹塞到嘴里,面部表情瞬间愉悦了不少。
他睁开眼睛,像个得道高人似的说道:“傻小子,还是太年轻,不像他祖爷爷我,早已超脱凡人之境。”
一旁伺候的吕方笑道:“主子乃是大罗仙体,早已百毒不侵,自然不需要人间大夫医治。”
“小殿下的道行还没修炼到家呢,等他长大了,自然明白主子修仙得道的厉害。”
“说不定,小殿下能成光武皇帝,就是托了主子修仙的洪福呢。”
吕方的马屁拍的非常到位,朱厚熜露出满意的笑容。
……
正德位面。
“咳咳咳!”
正德皇帝朱厚照躺在病榻上,已经奄奄一息。
“学医也没什么不好啊。”
朱厚照不像其他的明朝皇帝,对小朱由检的志向感到失望,反而心里面有些羡慕。
连续两次意外落水后。
身强体健,正值壮年的朱厚照身体一下子就垮掉了。
刚开始的时候,他并没有意识到问题的严重。
直到宫里的御医多次治疗后,他的身体非但没有好转,反而每况愈下。
长时间卧病在床,让他有一种直觉,宫里的御医或许不是真心治他的病。
可他自己又不通医术,只能任由那些御医给他开药服用。
……
崇祯位面。
“学医?这有何用?”
朱由检也满脸不解:“现在这个时候,不正是应该努力读圣贤书的时候吗?”
他记得自己小的时候,三岁识千字,五岁背唐诗,七岁便可熟读四书五经。
而【光武帝】里面的小朱由检,在这一方面,跟他的差距可不是一般的大。
“皇爷,奴婢觉得您比天幕里的小殿下厉害多了,说不定皇爷您以后的成就要比这个光武帝还要大呢。”
王承恩自豪的说道。
他从小便是朱由检的贴身太监,非常了解自己的主子。
不仅勤奋好学,而且天资聪颖,学识非常渊博,各种名著典籍信手拈来。
王承恩虽然忠心耿耿,但是资质非常平庸,在他眼里,谁念书念得好,谁就厉害。
在这一方面,没有人能比得过他的主子朱由检。
“过了,过了。朕将来能有和他一样的成就,也就死而无憾了。”
朱由检挥挥手,谦逊的说道。
可嘴角自信的笑容就暴露了他心里的期待和自信。
说不定。
朕还真比这个光武帝做的更好。
至少我读书比他多,自然懂得比他多。
……
【自小朱由检离开东宫后,太子朱常洛当真履行了他的诺言,再也没有管过小朱由检,也没再去过慈庆宫,仿佛这对母子对他来说已经完全不存在了。】
【但小朱由检并没因此而放弃,反而以朱常洛的许可为由,在民间招揽了一位名医,并拜其为师。】
【这位名医名叫张景岳,医术极为高超,后世被人称为“仲景之后,千古一人”,在明朝是与神医李时珍并驾齐驱的存在,只是不被当时世人所知。】
【见小朱由检真情如此,张景岳诚惶诚恐,发下誓言,愿将平生所学,倾囊相授。】
【从那一日起,慈庆宫便多了一对有趣的师徒。】
【张景岳乃当世奇人,不仅医术高超,亦旁通象数、星纬、堪舆、律吕等学问。】
【小朱由检在学医之余,也会向张景岳学习这些知识。】
【张景岳本打算用十年时间,让小朱由检出师。】
【可他没想到的是,小朱由检悟性逆天,仅仅两年的功夫,便将他平生所学全部融会贯通,甚至青出于蓝。】
【九岁那年,张景岳自知已无东西可教,便主动告辞,要离开慈庆宫,回民间悬壶济世。】
【小朱由检挽留不成,只能亲自相送。】
【慈庆宫门口。】
【张景岳向小朱由检深深行了一礼:“殿下,天下无不散的宴席,就送到这里吧。”】
【“恩师,请受学生一拜。”小朱由检恭敬回礼。】
【“殿下万万不必如此。”张景岳受宠若惊,感慨万千的说道:“在殿下天资聪颖,悟性奇高,仅两年时间,便将在下平生所学融会贯通,当真让人叹为观止。”】
【“有此悟性天赋,在下相信,假以时日,殿下必能冲天而起,翱翔九天,不受任何人的约束。”】
【小朱由检淡淡一笑:“恩师谬赞。”】
【张景岳沉默片刻,再次开口道:“殿下,在下有一个问题,憋在心里两年了,可否请殿下如实相告?”】
【“恩师请讲。”小朱由检点头。】
【“当初,在下问殿下志向所在,殿下回曰悬壶济世,此话当真?”张景岳问道。】
【“当然。”】
【小朱由检顿了顿,摇摇头,笑道:“不是。”】
【“哈哈哈。”张景岳爽朗一笑,这个答案他早就已经猜到了。】
【“那殿下学医,是否有救大明之志?”】
【“学医救不了大明。”小朱由检摇摇头:“但能救我自己。”】
【“殿下,此话何意?”张景岳不解。】
【小朱由检正色道:“恩师乃世外高人,自然不懂朝堂权斗,波云诡谲。”】
【“这世上,没有永远的皇帝,也没有永远的臣子,只有永远的利益。”】
【“我将来所做之事,将会碰触大部分人的利益,为阻止我,他们会无所不用其极,说不定,某一日,御医的几方药服下,我就会莫名其妙的病了,再过不久,可能就会暴毙而亡。”】
【张景岳大惊失色:“殿下的意思是说,有人敢毒杀皇子?这怎么可能?”】
【“毒杀皇子?”小朱由检笑了。】
【“恩师何故如此谨慎?”】
【“何止是皇子,就算是太子储君、后宫嫔妃甚至是皇帝,只要挡了他们的路,照杀不误。”】
【嘶!】
【听到这里,张景岳早已冷汗直流,此等言论简直是骇人听闻。】
【毒杀太子和皇帝,这世上真有如此丧心病狂之人吗?】
此刻。
当看到天幕中小朱由检与张景岳的对话后,大明各个历史时空的御医,全都炸了。
“这这这!血口喷人啊!”
“污蔑,纯属污蔑。”
“老夫当了一辈子的御医,从来都是兢兢业业,忠心耿耿。”
“陛下,臣冤枉!”
大明各朝各代的御医们,求生欲全部拉满,纷纷为自己辩解。
御医,是一个很容易被历史忽略,但却对历史进程至关重要的职业。
他们掌握着皇帝、太子、后宫嫔妃的健康和生命。
一旦他们被渗透了,想要拿捏皇帝的性命,是轻而易举的事。
只是历朝历代很少有人会注意到这个群体。
而现在,御医的危害却被天幕中的小朱由检,用最直接了当的方式,血淋淋的揭露了出来。
大明各个历史时空的皇帝,全都不由自主的将目光放在了他们身上。
……
洪武位面。
“毒杀皇帝,还有太子和嫔妃?”
朱元璋微微眯起眼睛,眼神中流露出凛冽的寒意。
在他生命中最重要的人只有三个。
一个是太子朱标,另一个是发妻马皇后,最后一个就是他自己。
而有这么一群人,却能轻易掌握妻儿还有他自己的性命,就可以做到毫无痕迹的抹杀他们。
这对于生性多疑的朱元璋来说,绝对算得上是一个巨大的威胁。
这么多年,他一直都将精力放在帝国上面,从来没想过御医会出现问题。
可看到小朱由检和张景岳的对话,他越来越觉得御医对皇帝的威胁实在太大。
但问题是御医这个群体还不能没有,否则自己或者宫里其他人身体出了毛病,谁又能医治?
必须要用,还要提防,这跟朝廷大臣们的性质相似,却又不一样。
毕竟朝廷百官所做的事情,朱元璋也好,朱标也罢,他们也都非常了解。
一旦有官员在某些地方耍一些小手段,他们立刻就能发现,并且快速处理。
可御医就不一样了。
如果他们在治病的时候动什么手脚,朱元璋看不出来,朱标更看不出来。
因为他们从未接触过医药之类的事情,只能听之任之。
这不就相当于把自己的命交到别人的手中吗?
“陛下冤枉啊,我等纵然死上一百回,也不敢起丝毫害陛下和龙子龙孙的心思啊。”
“还请陛下明察。”
“臣等若是有此心思,愿天打雷劈,九族尽灭!”
一众御医跪在地上,早已涕泪横流。
他们心里苦啊。
好端端的,却天降大祸。
别的朝代不好说。
但在洪武一朝,只要朱元璋对你有一丝丝的疑心,那就是必死无疑。
“哼,谁知道你们有没有这个心思?”
朱元璋冷笑一声:“咱又不懂医理,万一哪天像天幕那个娃娃说的,你们被别人收买了,给咱服什么毒药,那咱怎么死的都不知道。”
轰!
此话一出,一众御医全都吓得魂飞魄散,拼命求饶,头都要磕破了。
“重八,你又何苦如此?”
马皇后语重心长地劝说道:“这些御医都不容易,他们为皇家看病,本就压力很大,一不小心就是人头落地,怎会不尽心尽力?”
朱标也连忙开口道:“是啊,爹。”
“这些御医给他们天大的胆子,他们也不敢谋害我们啊。”
“由检那孩子心思太重,行事谨慎的有点太过了,咱们可不能受他的影响。”
看到马皇后和朱标求情,御医们心里总算松了口气。
“就算他们没这个心思,多敲打敲打也没错,省得他们以后万一昏了头,给咱下错了药。”
朱元璋冷声道。
……
永乐年间。
同样一大群御医跪在皇宫大殿上哭诉。
“陛下,臣等冤枉啊。”
“老夫之心,可昭日月!”
“陛下可不能听信天幕上那个小孩子的胡言啊。”
“是啊,陛下。”
御医们都快吓疯了。
这事要是不好好解决,以后皇宫里一旦有皇子或者嫔妃去世,所有人都会觉得是他们御医故意毒害死的。
要命啊!
“胡言不胡言不好说,但那孩子的逻辑却没错。”
朱棣脸色冰冷的说道:“你们在药里面多掺一味药,或者少加一味药,如果你们彼此不说,谁又能知道呢?”
“这……”
御医们全都哑然。
这种事情确实没办法证明。
除非医术非常高超,能闻出药的配方,否则像普通人,完全无法辨别。
“爷爷,我不同意天幕上那孩子的说法。”
朱瞻基忽然站出来,自信满满的说道:“人的命,天注定,跟御医关系不大。”
“我相信只要每日强身健体,活到七老八十都不成问题。”
“就比如说我吧,我吃得好,睡得好,骑马射箭,活力无穷,就算没有御医,少说也能活到七十岁。”
太子朱高炽向来仁慈,此刻当然也要为御医们说话。
“爹,您孙子说的没错。”
“生老病死,人之常情,御医也只是尽力而为,不能因为怕他们下毒,咱们以后就不看病了吧?”
“天幕上的孩子想的实在太多,我倒是觉得有点杞人忧天了。”
朝廷大臣们也都纷纷点头称是。
只为了一个小儿天马行空的想法,就要处置大明的皇家御医,实在有点太儿戏了。
总不能那孩子说什么事情,朝廷内外就要引起轩然大波吧?
堂堂永乐盛世,怎么能让一个小儿言论所左右?
“希望你们能好自为之吧。”
见满朝文武,还有太子皇孙全都在替御医说话,朱棣也不好再追究什么,只是警告了一句。
……
大明其他的历史时空,也有无数人在为御医求情。
大部分人都觉得那个小朱由检是危言耸听,做人做事太过谨慎小心。
结果就是这些朝代跟洪武和永乐两朝差不多,全都只是警告一番,便就此作罢。
大明各代的皇帝们也都没办法。
他们自己又不是大夫,有病了不靠御医,还能靠谁?
只能说以后多加留心。
事实上。
天幕中的张景岳与大多数人一样,都认为小朱由检有点太谨慎了。
【张景岳愣了半晌,不敢相信的问道:“殿下,此话是否有点危言耸听?”】
【“毒杀皇帝、皇子,那可是诛灭九族的大罪,真有人敢这样做吗?”】
【“当然。”小朱由检毫不犹豫的点点头,说道:“单单洪武一朝,便有皇后、皇孙、太子接连暴毙,难道不就是证据吗?”】
【“还有,洪熙帝朱高炽继位仅五个月便暴毙而亡,年仅四十八岁。”】
【“宣德皇帝朱瞻基在位仅十年,连他爹洪熙皇帝都不如,三十八岁便英年早逝。”】
【“正德皇帝朱厚照正值壮年,勇武不凡,两次落水后,在御医的诊治下,竟虚弱如七旬老人,最终三十一岁暴毙而亡,连个传承的子嗣都没留下。”】
【“嘉靖皇帝朱厚熜倒是活得挺久,可他儿子却一个个不正常离奇死亡,御医全都束手无策,吓得嘉靖爷不得不做出二龙不相见的决定,这才保住最后一个子嗣。”】
【“恩师不会以为这些皇帝、皇子、皇孙全都是身体抱恙,正常死亡吧?”】
【“这……”张景岳越听越心惊,不知道该说些什么。】
……
心惊胆战的何止张景岳?
当小朱由检将这些皇帝寿命曝光后,大明各个历史时空的人们全都疯了。
洪武位面。
“什么?他说什么?”
朱元璋眼睛血红,死死盯着天幕。
小朱由检的话在他耳畔久久回荡。
皇后、皇孙、太子接连暴毙!
马皇后、朱标、朱雄英,这可是他生命中最重要的三个人。
难道他们全都会死?
一想到这里,朱元璋顿时手脚冰凉,站都站不稳了。
马皇后和朱标也全都愣住了。
他们竟然会暴毙而死?
“都是你们!肯定全部都是你们这些御医搞得鬼。”
朱元璋像一头发怒的狮子,冲着差不多已经吓尿的御医们一阵咆哮。
“来人,把他们全部都拉下去,凌迟处死,诛灭九族!”
御医们人都傻了。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这下真的跳进黄河都洗不清了。
如果说只有一人暴毙而亡,那还可以解释。
但对朱元璋最重要的三个人,其中两个还是帝国二代三代的接班人全部死亡,这要说是巧合,鬼都不相信。
更别说一向多疑的朱元璋了。
但无论如何,御医们还是要拼命求饶。
就算不为了自己,也要为了自己的九族。
“陛下饶命啊,臣冤枉!”
“天地良心,臣怎么敢做出这种事情?”
“陛下饶命,陛下饶命啊。”
所有御医全都拼了命的磕头。
这可是生死关头啊。
但早已暴怒的朱元璋哪里管得了这些。
马皇后还好,朱标和朱雄英可是帝国的接班人。
如果他们全部接连死亡,那么朱元璋这一辈子所有的辛苦和努力,基本上也都付诸东流了。
虽然现在这些事情还没有发生,但天幕显示的是未来之事,那就意味着小朱由检所说一定是真的。
或许不久的将来,马皇后、朱雄英、朱标就会被人害死了。
朱元璋不管他们是怎么死的,都必须要用最严厉、狠辣的手段,震慑那些企图伤害他家人的歹徒。
唯一的方法便是杀!
杀的人头滚滚,血流成河!
“传朕旨意,在民间遍访神医,为咱妹子、儿子和孙子看病。”
朱元璋心疼的看着朱标,说道:“标儿啊,咱错了,咱以后不会再让你这么劳累了,你可千万要保重好身体。”
“还有还有,从今日开始,咱得立一个规矩,所有皇子皇孙必须学习医理。”
“那些天杀的御医,谁知道他们肚子里都藏的什么心思?”
看着朱元璋心急如焚的模样,朱标也只能苦笑点头。
只是那些御医他是真救不了了。
若是只事关他一人还好,关键连自己母亲和儿子也都暴毙而亡,这可就不能再心慈手软了。
“怪不得那孩子如此谨慎小心,原来有这些原因。”马皇后感慨的看着天幕。
此刻。
除了朱元璋之外,朝野上下也全都乱了。
凉国公府。
蓝玉、常茂、傅友德、冯胜等一众淮西勋贵心态都崩了。
“什么?太子殿下会暴毙而亡?”
“怪不得后面的皇帝全都是燕王的子孙,原来太子殿下暴毙了。”
“这可不行啊,咱们淮西勋贵和太子殿下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绝不能让太子殿下任何差错啊。”
“对对对,我立刻派人遍访名医,给太子殿下看病。”
“我也去。”
“还有我。”
一众淮西勋贵火急火燎的离开国公府,开始疯狂寻找民间的名医。
他们把身家性命全都赌在了朱标的身上。
朱标如果死了,以朱元璋的多疑和手段,绝不会留他们这些功高震主的武将活下去。
救朱标就是救他们自己啊!
北平。
燕王府。
“大哥竟然会暴毙而亡?”朱棣看着天幕,张大嘴巴,心中震惊的无以复加。
之前,他还想不通为何大明后世的皇帝都是自己的子孙。
但现在,他好像有点明白了。
朱标和朱雄英是大明二代和三代接班人,如果他们两个全部死亡,那么朱元璋就会面临一个皇位传无可传的局面。
朱元璋也只能在其他的皇子中选择接班人。
在所有皇子中能对朱棣产生威胁的,只有他二哥秦王和三哥晋王。
而这两个人都有污点,不堪大任。
而朱棣呢?
他不仅是嫡出的皇子,而且在所有藩王当中战功最多,表现最好。
更重要的是,朱棣成为太子,可以很好地压制淮西勋贵那些骄兵悍将。
于情于理,朱元璋怎么选都会把皇位传给他。
这就是真相!
“哈哈哈,王妃,你看到了没有?我不是谋朝篡位,是大哥还有雄英不幸离世,爹这才把皇位传给了我。”
“真相大白了啊!”
朱棣忘情的大笑。
虽然他听到马皇后,朱标、朱雄英会死亡的消息很难过,但是一想到自己以后会名正言顺的成为皇帝,就抑制不住心中的喜悦了。
说老实话,没有哪一个皇子不想当皇帝,朱棣也不例外。
只是有老爹朱元璋,大哥朱标还有侄儿朱雄英在,他实在不敢有这个念头。
那如果他们都不幸死了,那其他人就都是酒囊饭袋,完全不是他的对手。
“圣旨到,奉陛下命,押燕王一家回京!”
正当朱棣忘情大笑的时候,锦衣卫忽然闯进王府。